一、LDO简介
1.1工作原理
LDO 的结构是一个微型的片上系统,它由电流主通道的、具有极低在线导通电阻 RDS(ON) 的MOSFET、肖特基二极管、取样电阻、分压电阻、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精密基准源、差分放大器、延迟器、POK MOSFET 等专用晶体管电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而成的。
LDO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负反馈调整输出电流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即 Voltage Control 获取 Vref 的电压跟内部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流源,即调整 RDS 的大小。
LDO 是一个步降型的 DC/DC 转换器因此 Vin >Vout。
1.2 LDO的构成
在下图的结构中,电容
是为了给输入的基准电压信号提供交流信号部分泄放回路。
这个过程也叫:过滤、耦合。
1.3 LDO的符号
常用的 LDO 中,以3、4、5 Pin为多。
封装则种类繁多,从一毫米平方的大小,到 TO-220 封装都有,主要取决于 LDO 的输出功率及器件本身的功耗。
1.4 LDO Pin 脚及相关功能
-
INPUT 电源输入端
-
OUTPUT 电源输出端
-
GND 接地端
-
EN 使能端,以开关LDO
-
BP 旁路电容端。以降低噪声,提高 LDO 的 PSRR
-
FP ADJ LDO反馈取样端
1.5 LDO常用参数简介
(1)
:Input Voltage
(2)
:Output Voltage
(3)Output Voltage Accuracy
(4)
:Maximum Output Current
(5)
:Current Limit
(6)
:Ground Pin Current
(7)
:Dropout Voltage 电压差,压差越大效率越小。
(8)
:Line Regulation
(9)
:Load Regulation
(10)
:Output Voltage Noise
(11)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12)
:Shutdown Supply Current
二、LDO应用相关
2.1周边器件的选择
-
周边器件有:
电容的选择:数值大小影响做噪和响应速度 ,ESR(电容串联等效电阻,越小纹波越小) 影响电源系统的稳定性
-
电阻的选择:数值大小影响输出电压的准确性
2.2布线对性能的影响
下图原理图中虚线是电流的回流路径。在布线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一点接地
在原理图(上)中,电容分别接地,还经过了电阻,滤波效果不是最佳;
在原理图(下)中,电容全部直接一点接入地下,滤波效果最佳。
这就是单点接地,教育完成了闭环。
(2)去耦支路,尽可能短。
前后两头都尽量的短。从芯片出来尽量短,回流到地也尽量短。
(3)大电流线,尽可能短
(4)做好散热设计
原理图
下图是 PCB 示意图,较好的LDO PCB设计实例---1点接地。
图1的PCB布线较好,图2的较差。
PCB
2.3电容的选择
(1)典型 LDO 均需增加外部输入和输出电容器。
(2)部分 LDO 尚需 Reference-Noise Bypass 电容及补偿电容。
(3)常选用:
-
陶瓷电容
优点:低价,低ESR,小尺寸;
不足:失效模式为短路。 -
铝电解
优点:可自愈,低价;
不足:体积大,老化率高。 -
钽电容
优点:体积小,等效并联电阻高;
不足:自燃,有极性。 -
薄膜电容,宜作补偿电容用
优点:温度稳定性好;
不足:较贵,体积大。
2.4外部电路对LDO工作的影响
(1)输入端
电源内阻不宜过大(压降)
引线不宜过长过细
(2)输出端
不适当的负载(如大电容、过大负载、非线性负载等)
不适当的连接(如并联输出)
(3)BP端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
值
2.5案例
SOT23封装的 LDO 的实际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
= 5V ,
=1.8V
故可知:
热功率
2.6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的优缺点
2.6.1 LDO的特点
(1)优点
-
非常低的输入输出电压差
-
非常小的内部损耗
-
很小的温度漂移
-
很高的输出电压稳定度
-
很好的负载和线性调整率
-
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
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
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缺点
-
输入输出压差大时,转换效率低
2.6.2开关电源的特点:
(1)优点
-
转化效率高。
-
功率转化密度高。
(2)缺点
-
开关噪声高,对开关噪声高的电路不太合适。
-
输出纹波电压较高。
-
电压调整率等性能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