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实验目标
(1)测温范围0~100℃,分辨率0.1,精度0.2摄氏度(DS18B20或类似传感器无法达到指标)。
(2)根据所选用的传感器设计合适的测量电路。
(3)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方案
材料方面:选取1/3B的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与阻值线性关系较好,且精度能够达到本方案要求。一般的ntc,ptc热敏电阻线性程度不好,且精度达不到要求,或测量范围达不到要求;热电偶范围一般能达到要求,但精度不够,故不选择作为该方案的传感器。注:pt100电流不能超过1mA,否则可能或引起自热,导致偏差。
电路方面:采用桥式电路,电桥的作用就是让初始输出电压不会太大(具体为什么会这样,我暂时没搜到资料)。设计电路所采取均为千分之一的电阻,因为误差过大可能会导致不满足hx720差分信号输入的要求。运放起到的是电压跟随器的作用,因为电路中的电阻会和hx720差分输入前的电阻并联,导致错误。pt100需采用三线制,二线制在温度场不极端的情况下与三线制差不多,而在高温环境下,线电阻的影响不可忽略,故采用三线制接法。
hx720需要注意的点:输入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为 128,当使用内置的稳压管时,对应的满额度差分输入信号幅值为±13mV。输入共模电压范围0.9<(INP+INN)/2<2。hx720adc采集分辨率需小于温度变化0.1后电压变化值。经算后hx720分辨率为Vref/2^24<3*10e-6V。故采用hx720。HX720数据采集更精细的讲解可以看看这个文章。
实验推导
1、hx720是电压测量AD转换芯片,所以最终所需要的关系式为T=F(V)。
2、关于V的测量,根据电路图可得出公式
3、将R1、R3、R4、R5看作常数,RT看为X,V+,V-看作Y,可得下式
4、又因为pt100,温度与阻值可近似为线性比例关系T=kR(t)+c;代入(2)式可得T=F(V)。
将该式在matlab中画出T在0到100℃的图像可知该范围近似为线性的。
5、在excel中拟合出(1)式的曲线和误差曲线,看有何关联
蓝线为理想情况,橙线为误差情况。 从图像中可得出即使在误差最大使的曲线也只是从理想的曲线平移获得。减掉常数误差可得下图:
两线拟合后,拟合曲线基本重合。可以软件减掉一个常数也就是将误差曲线平移得到校正后的曲线。
代码
代码跟电子称的很像,在hx720的官方例程稍微改改就能用。
实验结果
因为知道该测量方法T与V是呈线性关系,故取两恒温点或温度几乎不变的点(沸点,室温点,加冰块温度不降的点),拟合出曲线与温度计在温度变化不快的情况下相差在0.1℃内。
恒温场自检:检测测量装置是否满足恒温场,下图为温度计在实验装置杯子上下左右中的位置时,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可从测量数据的结果看该装置并不是恒温场,我测量时将温度计与pt100的测量端绑在了一起,故位置差,深度差并不大,故拟合的曲线接近正确。但现实情况不会将温度计与金属绑在一起测温度,pt100测量温度也不会跟金属绑在一起测量。所以需要分析挨个放进实验装置的情况(实验装置:一个大锅放里面放一个杯子(下面垫瓷砖),放在杯子里,杯子上面封个东西,防止对流)。因为可用实验材料不能实现恒温场,故仍存在误差。
实验误差及分析
1、实验最后拟合的函数和真实曲线y=kx+b,k与拟合的曲线还需乘以一个系数,在理想曲线中,每隔十℃,电压差0.3mv,而实际测得每隔10℃,电压差0.4mv。具体原因还没找到为什么。
2、实验室器材有限,没有恒温场,0℃和100℃都难以达到,标定存在问题。
总结
问题找到会更新,如果有不足之处,多多指正。
问题解决:拟合时因为是线性关系,没有恒温场,时取室温稳定时的点和水的沸点稳定时的点,如果有冰的情况下可以取零点(但零点挺难达到的,冰水混合物的条件有点难,可能标定温度计达不到零点,或者冰不够冰都有可能)。取两到三个点即可。可以用两个点拟合一条曲线,用第三个点检测是否准确。如果把所有值全记录拟合反而会有误差,导致大部分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