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

拓扑

  •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节点和链接的排列方式。
  • 网络节点是可以发送、接收、存储或转发数据的设备。
  • 网络链接连接节点,可以是有线链接或无线链接。

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网络拓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行,但可扩展性差,如果主干电缆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环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以环形连接,每个节点与相邻的两个节点连接。这种拓扑结构实时性强,但可扩展性差,如果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树型拓扑结构:节点以树状结构连接,具有层次性。这种拓扑结构可扩展性强,但维护困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网状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相互连接。这种拓扑结构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但成本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星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集中器或交换机上。这种拓扑结构管理方便,可扩展性强,但集中器或交换机的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础知识

  1. MAC地址: 是用于识别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它是一个由12个十六进制数字(0-9,A-F)组成的地址,通常以冒号或连字符分隔,00:1A:2B:3C:4D:5E。
    • MAC地址是网络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网络适配器等)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每个设备。在网络通信中,MAC地址起到类似于“物理地址”的作用,确保数据从发送方正确地传输到接收方。
  2.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 是一种用于协调多个设备在共享媒体上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协议。这种协议通常用于以太网(Ethernet)等局域网技术中。以下是CSMA/CD的基本原理:
    • 载波侦听: 在发送数据之前,设备首先监听共享媒体上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它检查媒体上是否存在“载波”(指示数据传输)。

    • 多点访问: 如果媒体空闲,设备将开始发送数据。多个设备都可以共享同一媒体,并有权访问它。

    • 冲突检测: 设备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不断监听媒体,以确保没有发生碰撞。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时尝试发送数据,导致数据在媒体上混合。

    • 碰撞处理: 如果设备检测到了碰撞,它会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执行一种算法来处理碰撞。通常,设备将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间隔,然后重新尝试发送。

  • CSMA/CD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体的传输延迟和碰撞检测时间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太网速度的提高和采用全双工通信的方式,CSMA/CD在现代网络中已经不再广泛使用。
  1. 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内部传输数据帧。它是一种数据链路层设备,通常用于替代早期的集线器以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性能。以下是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1. 转发数据帧: 交换机能够在局域网内部转发数据帧。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具有智能的数据帧转发能力,可以根据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来决定将数据帧发送到哪个端口。

    2. 学习功能: 交换机能够学习网络中各个设备的MAC地址,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一个表格中。当交换机收到数据帧时,它会查看目标MAC地址,并根据学习到的信息决定将数据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3. 单播、广播和多播: 交换机支持单播(向一个设备发送数据)、广播(向所有设备发送数据)和多播(向特定组的设备发送数据)通信。

    4. 提高网络性能: 与集线器相比,交换机在传输数据时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碰撞率。这是因为交换机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端口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将数据广播到整个网络。

    5. 虚拟局域网(VLAN)支持: 一些高级交换机支持VLAN技术,允许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络,提高网络的管理和安全性。

    6. 全双工通信: 交换机支持全双工通信,允许设备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会发生碰撞。

    总体而言,交换机在局域网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提高了网络性能和效率。它是现代网络中常见的基础设备,用于连接各种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设备。
    基本工作原理:
    1. 数据帧转发:
    -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帧数据时,它会检查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

    • 交换机会查询自己的MAC地址表,查看目标MAC地址是否已经在表中。
    • 如果目标MAC地址在表中,交换机会确定将数据帧转发到哪个端口,以确保只有目标设备接收到数据。
    • 如果目标MAC地址不在表中,交换机将通过广播方式将数据帧发送到所有端口,同时学习新设备的MAC地址。
    1. MAC地址的学习:
    •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帧数据时,它会学习源MAC地址,即发送数据帧的设备的MAC地址。
    • 交换机将源MAC地址和接收到该地址的端口映射存储在MAC地址表中。
    • 这样,交换机可以记住网络中每个设备的位置,以便将来的数据帧转发。
    1. MAC地址表的维护:
    •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动态的,会随着网络中设备的通信而更新。
    • 如果交换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某个设备的数据帧,它可能会从表中删除该设备的记录。
    • 这有助于确保MAC地址表中的信息与网络中实际的设备通信保持同步。
    1. 冲突避免:
    • 由于交换机支持全双工通信,它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端口上发送和接收数据,从而避免了碰撞。
    • 每个端口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网络的效率。
  2. 广播与洪泛:广播和洪泛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向多个设备发送数据的通信方式,但它们在实现上有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1. 发送到所有设备: 无论是广播还是洪泛,都是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而不是特定的目标设备。

      2. 适用于特定场景: 广播和洪泛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有用,例如在局域网中查找某个设备或进行网络发现。

    • 不同点:

      1. 目的性质:

        • 广播: 是一种有目标的通信方式,数据帧被发送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设备,但仍有特定的目标地址,以确保只有目标设备接收并处理数据。
        • 洪泛: 是一种无目标的通信方式,数据被简单地广泛传播到所有设备,而无需考虑特定的目标地址。
      2. 网络负担:

        • 广播: 由于有目标地址,网络设备可以选择性地接收数据,减轻了网络负担。只有目标设备会处理数据,其他设备可以忽略。
        • 洪泛: 由于数据被发送到所有设备,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会接收和处理数据,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问题。
      3. 效率:

        • 广播: 相对较高效,因为只有目标设备会处理数据。
        • 洪泛: 不够高效,因为所有设备都接收数据,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重复数据传输。
      4. 用途:

        • 广播: 通常用于一对多的通信场景,例如 ARP(地址解析协议)请求,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等。
        • 洪泛: 通常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网络发现、故障检测等。
    • 总体而言,广播和洪泛都有各自适用的场景,选择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通信需求和网络设计。在实际网络中,通常会谨慎使用洪泛以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负担。

  3. 广播域与洪泛域:广播域和洪泛域是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它们影响着广播和洪泛的传播范围。

    1. 广播域:

      • 广播域是指在一个网络中,广播消息可以传播到的范围。广播是一种网络通信方式,其中一个设备向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设备发送消息。广播通常以广播帧的形式发送,目的是使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并处理消息。

      • 在网络中,广播域通常由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的边界确定。路由器和交换机通常是广播域的边界,因为它们可以隔离不同的子网,限制广播消息传播的范围。每个子网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广播域,广播消息不会跨越子网传播。

    2. 洪泛域:

      • 洪泛域是指在一个网络中,洪泛操作所影响的范围。洪泛是一种网络通信方式,其中数据帧被广泛地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而不考虑目标地址。这通常发生在交换机网络中,当交换机无法确定数据帧的正确转发端口时,会执行洪泛操作。

      • 在交换机网络中,每个交换机端口都处于同一洪泛域。如果一个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但无法确定正确的转发端口(例如,因为目标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它将通过所有端口广泛传播数据帧,执行洪泛操作。

    3. 关系:

      • 广播域和洪泛域的概念之间有一定联系,因为在一个广播域内,广播消息可以在整个广播域中的所有设备中传播,而在一个洪泛域内,洪泛操作也会涉及整个洪泛域内的设备。

      • 通常,一个广播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洪泛域,但不是所有广播域都涉及洪泛操作。

    总体而言,广播域和洪泛域是在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概念,特别是在构建大型网络时,对网络流量和资源的控制至关重要。

  4. ARP协议:一种用于将网络层地址(通常是IP地址)映射到链路层地址(通常是MAC地址)的协议。它是在IPv4网络中广泛使用的协议,用于在局域网内部解析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ARP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ARP请求: 当一台设备知道目标设备的IP地址但不知道其MAC地址时,它会在局域网内广播一个ARP请求帧。该ARP请求包含源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目标设备的IP地址。

    2. ARP响应: 目标设备收到ARP请求后,会回应一个ARP响应帧。该ARP响应包含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

    3. ARP缓存表: 发送ARP请求的设备会将收到的ARP响应中的目标设备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关系存储在本地的ARP缓存表中,以便将来快速查找。

    4. 缓存持续性: ARP缓存表中的映射关系有一定的持续时间,通常称为“寿命”或“过期时间”。一旦过期,设备将需要重新执行ARP请求来获取最新的映射关系。

    ARP在解析IP地址到MAC地址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设备能够在局域网内正确地进行通信。它是一个无状态协议,每个ARP请求和响应都是单独的,不包含状态信息。由于ARP消息是广播的,它只在局域网内生效,而不跨越路由器。

  5. 路由器: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它通过查找目标地址和选择最佳路径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以下是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 路由表:

      路由器维护着一个路由表,其中包含了与其相邻的网络以及如何到达这些网络的信息。每一条路由表项通常包括目标网络的地址、下一跳的地址(到达目标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和出口接口(从哪个物理接口发送数据)。

    2. 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来决定如何将数据包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这通常涉及到根据目标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最佳路径。
      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3. 数据包转发: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并使用路由表来确定最佳的转发路径。
      路由器会将数据包发送到合适的出口接口,进入下一跳网络。如果目标网络就在路由器所在的网络中,它会直接将数据包传递给目标设备。

    4. 网络地址转换:

      有时,路由器可能执行NAT,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公共IP地址。这有助于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并允许多个内部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

    5. 路由器间通信:

      当数据包需要跨越多个路由器到达目标网络时,每个路由器都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进行转发,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网络。

    6. 动态路由协议:

      路由器之间通过动态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从而更新各自的路由表。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BGP(边界网关协议)等。

  • 34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