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床垫设计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设计人体压力分布测量系统,根据测量要求和传感器的特性选择合适类型的传感器,根据人的体重和对输出信号的要求,设计传感器的参数并选择传感器型号。并对电路的转换、滤波以及放大进行相应的设计,并通过数值的转换,实现信号的输出。设计单片机程序,由于输出电压和压力分布成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将电压转换为压力的数值并显示。
(2)对智能床垫睡眠检测系统进行相应的设计,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在该系统的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的设计,一是对信号进行处理,二是对生理信息进行显示,三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四是信号进行传输,五是对睡眠信号进行收集这五个模块。对于信号处理模块而言,主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对于睡眠信号采集模块而言,主要保证信号手机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对于信号传输模块而言,主要保证低耗能,便捷性以及远程监控的特点。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本系统的主要结构如图8所示。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电路,模拟开关以及单片机部分。对于软件部分而言,其主要包括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计算以及控制开关等,实现压力数值的传递和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8 系统的结构

信号选通电路的设计

传感器列阵输出的64路电压信号如果每一路都搭配A/D转换芯片,同时进行转换的话,一方面耗费的芯片太多,浪费资源,另一方面电路会很臃肿,实现起来较为困难。为了用一个A/D转换芯片实现多路电压信号的依次转换,需要用多路模拟开关实现信号的选通和切换,依次进入A/D转换电路。
模拟开关是一种三稳态电路,它输出端的状态是由输入端和选通端共同决定的。当选通端是满足选通要求时,输出端额输入端状态相同,当选通端不满足选通要求时,不管输入端状态如何,输出端都处于高阻态。
模拟开关通常有以下性能指标:
①通道数量。一般而言,模拟开关具有较多的通道数量,对信号的传输的精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系统开关的切换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具有较多的通道时,电容以及电流随着通道数量的增加而加大。
②泄漏电流。当系统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此时系统的电阻数值为∞大,此时,系统的电流为0安培,反之亦然。因此,若电阻较高时,应对泄露电流进行相应的考虑,通常而言,泄露电流越小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也就越有利。
③导通电阻。开关导通时的电阻会使传输精度降低,鉴于此,应确保导通电阻具有一致性,减小系统的误差。
④开关速度。在该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开关速度,能够保证系统信号能够及时进行转换,提高系统的精准度。
根据上述对模拟开关的通道数量、泄露电流、导通电阻以及开关速度等相关性能的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在该系统中,选择cd4051作为模拟开关进行设计。对于cd4051模拟开关而言,其主要包括八个独立控制开关,对于每一个开关而言,主要包括输出端、输入端以及选通端。选通端决定着开关的状态,当其处于高电平状态时,代表着开关处于开通的状态,反之亦然。同时,对于cd4051模拟开关而言,其开关通道的选择主要依靠A、B、C共同决定的。
其真值表如表2所示,其中选通端为低电平时导通。
输入状态 选通的通路
选通端(INH) A B C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6”
0 1 1 0 “7”
0 1 1 1 “8”
1 × × × 均不导通
表 2 CD4051真值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0 CD4051管脚图

本系统选择CD4051的原因如下:
①断开电阻超过,导通电阻小于100,接近于理想开关。.
②对于cd4051模拟开关而言,其主要具有八个通道,便于信号的传送。
③切换速度快,一般在左右.
因为一片CD4051只能选通8路信号,而系统中一共有64路信号,所以需要两级共9片CD4051来控制全部信号的选通,这也可以减小泄漏电流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其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级八片CD4051的64号输入端用于一次输入64个传感器的信号,其INH端始终为0。第一级CD4051的八个输出端作为第二级CD4051输入端,最终只输出一路电压信号,而两级共9片CS4051的A、B、C的控制端均由单片机进行控制。

图 11 CD4051的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C89C52简介及功能

本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
作为一种非常小型的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选择。其典型的特点有具备简单易操作的可编程系统,在设计实现上成本可控,同时还能保证高密度性的能够比较轻松同各种产品相兼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单芯片上的FLASH,由于拥有八位处理器,及能够轻松在程序存储器上编程的特性,才使得其成为多数嵌入式系统中常选的单片机类型。如果将其功能进行归类,即为八字节的存储技术、二百五十六字节的缓存、三十二位的输入输出设备、同时计算时候应用两个数据指针、具备高效完整的十六位计数器、完成看门狗定时功能,另外还兼具高效的全双工模式等。同时,在使用中能够具备两种自由切换的节电形态,方便实现骤降为零赫兹的逻辑功能。如果没有程序需要运作,中央处理器就可以切换到不工作状态,那么随即其他的部件,包括缓存、计时器、各种并行串口都将慢慢回归到停止工作的状态中。如果出现切断电源对内容部设备进行保护,那么缓存的数据仍然被保留,不被删除,同时振动器即设置为被停工状态,单片机将停下所有相关的活动,如果需要的时候,可以再次被复位,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其中,八位控制器能够在存储器上进行八字结尾的编程活动,高效方便。
STC80C52管脚图如图所示。
管脚说明如下:
VCC(40引脚):电源电压
VSS(20引脚):接地
P0口:该端口具有总线有八位处理的高电阻特性,能够实现双向切换。在在这个端口位,能够实现八位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每位为四十毫安的高位输入电流。若该端口被调动为“1”位时候,将会启动上拉高电阻。若需要对外部数据进行读取或者运算操作时候,该端口又会切回低度的八位复用位。这些都是用到了其上拉电阻的特性。在完成flash编程工作时候,该端口又能进行各种指令的输入接受工作;需要进行校验操作之时,外部立即会启动上拉电阻,又能够将字节数据进行输出梳理。
P1口:具有内部拥有上拉电阻的八位处理效果的双方向输入输出工作位,该端口的输出缓冲器此时能够调用四位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位。同理,内部上拉电阻能够借此机会进入高端口位,然后进行输入端的功能中。另外,进行输入操作时候,被外部拉低的端口位,又进行输出电流的操作。
除了以上的情况外,还有P1.0和P1.2进行定时及计数功能的操作,以此来启用P1.1/T2EX。
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 T2,即为时钟输出的计时器,能够进行各种外部数据的统计
P1.1 T2EX,具备信号重载及方向控制的特性。
P1.5 MOSI(在线系统编程用)
P1.6 MISO(在线系统编程用)
P1.7 SCK(在线系统编程用)
P2口:该端口是一个双向信号端口,以八位的计算能力,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来满足不同的输入输出端口的信号处理需要。在输出时,缓冲器能够调动四个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位。当该端口切换为“1”时,内部上拉电阻开始起作用,切换为输入处理端口。由此,引发外部位成为低电位,内部电流江湖输出。当外部存储器开始被启动,或者内部需要访问获取外部存储数据时候,该端口将会将高位地址推出。在这种操作中,该端口将启用上拉电阻对外发送信号。在进行八位地址为总线获取外存数据之时,该端口又会启用锁存器的信号。由于AS编程需要进行校验工作,该端口位能通过高八位来实现控制信号的处理。
P3口:该端口正好具备上拉电阻效果的八位双向信号处理特点,该端口的输出信号能够被缓冲器及时捕获同时促发四个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位。若该端口被写入“1”,器件内部的上拉电阻能够将此端口提升,专门用作输入信号而使用。此过程被调用时,外部的引脚却正好相反被拉低,于是就能将电流引出到外部。该端口是作为其STC89C52的另类功能而使用的,见下表。在进行AS编程及校验之时,该端口也能获取相关的控制信息。
P3口引脚 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端口)
P3.1 TXD(串行输出端口)
P3.2 (外中断0)
P3.3 (外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复位输入RST处理。若振荡器能够正常运转时,有RST的引脚处产生2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此时便是单片机的复位操作。
ALE/PROG操作。发生在若外部有访问存储器的情况下,地址琐的存在,使得脉冲输出信号位于锁存地址为的低位字节上。通常来看,地址琐能够用时钟震荡频率中的六分之一来进行固定脉冲信号的输出,由此来说可以进行外部的定时操作处理。但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若外部需要对存储器数据进行访问操作之时,会越过地址琐脉冲信号。在对存储器进行编程操作的同时,引脚还能够将编程的脉冲信号进行转输入。若特别需要的话,能够将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八型单元主机的D0处,进行地址琐信号的禁令处理。这个位置后面,将地址琐存信号激活,就必须通过内数据及外数据传递信号指令,才能实现。另外,这个引脚位将会被拉高,那么单片机在执行外部程序之时,将地址琐禁止位设为无效。
PSEN允许存储输出操作。这个操作主要要从外部存储器的选信号,若STC89C52能够从外部程序中获取相关指令,那么在机器周期内只有两次程序存储允许输出为有效信号,将会产生两个输出脉冲。这个时间内,若要对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访问,就胡错过两个允许存储输出操作信号。
EA/VPP及外部访问允许指令。当EA为零时,此时整个单片机仅能够进行外存的访问。也就是说,主要完成对外存中的内容进行读或者取,此操作能执行的区位为0000H~FFFFH,编程程序的内存处不会发挥效用。当EA为1时,单片机访问内存器。在PC不大于内存储器的地址上位值之时,单片机会读取内存的程序,但是PC大于内存地址位的上位值,那么会变化为读取外存中的程序内容。
XTAL1:振荡器反向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出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3 STC89C52管脚图

研究内容

结合不同的研究可知,现如今主要的脉率获取技术有3种:运用红色晶体管测量、结合反射式红外测量、压电陶瓷芯片测量。运用红色晶体管方法,主要是结合人体在心脏的跳动中,各种半透明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产生如果血液流入到半透明组织,则会使得透明度减小;流出半透明组织,则会使得半透明效果出现。经过观测,像人体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能够有较为显著的反应。由此而言,如果将红外发光二极管对着人体这些部位进行照射,只要时间足够,另外一边的红外光电管就能测量到人体组织的透明度大小,同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因为,此类信号的频度同机体的脉搏波动率之前会有正向关系,因而将其整理为脉冲形式进行显示,即能够及时测度脉搏的震动的频度。结合反射式红外测量,就是运用目前常常出现的传感器,以此来获取信号。由于其信号接收及发射,都位于手指的一边,因此对于承认个体的差异变得不重要了,只是在获取红外信号之时,还有很多问题不容易处理。压电陶瓷芯片测量法,运用该方法进行跳动脉搏信号的采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颈部或者手腕处取到,只要将该测量装置放置于这些地方,再通过转换将信号进行整理变化为脉冲,就能及时测度出脉搏的次数。如果脉搏搏动,这种信号便会出现,也容易被测量,此方式过去一直被使用,能够很好的将这种信号观察并显示出来。
本文便是根据单片机的特性,尝试进行光电传感器的脉搏测量的研发工作,该方式主要是应用了光电传感设备,能够快速将感受到的红外光变化为光电信号,随后进行信号加工处理,使其被放大或者变形,以此能够产生符合脉搏搏动的电信号,最后由单片机进行加工处理,使具备图形显示特性,然后就可以在显示器上以可视化图形显现出来,此时就能获知脉搏搏动频率的数值。同时加入了温度传感器,并使单片机能够对异常的温度和脉搏发出报警。

系统基本方案

按照题目要求,需要对系统模块进行划分,而要令不同模块充分发挥处各自的功能,就必须设计相应方案并验证这些方案,此处,系统模块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脉搏传感器部分
作为脉搏检测系统的其中一个部分,脉搏传感器可以对一些非电量物理量例如切脉压力等进行转换,令其变成电量,如此测量起来更加方便。通常脉搏传感器的四方面能够对脉搏测量精度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四方面首先是安装方式;其次是抗干扰能力;接着是灵敏度;最后是精度,所以对于此次设计而言,选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将以往的脉搏测量仪和光电脉搏传感器进行比较后发现,后者的特征为:
第一,其有效的测量范围是每分钟不低于五十次,不超过一百九十九次。
第二,维修便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容易磨损,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抗干扰能力。
第三,结构并不复杂,体积并不大,性价比较高。
第四,具有较高精度,测量效率也很高,可以重复使用。
第五, 测试的适用电压为5V-9V的直流电压。
第六,测量时为体外测量,不会令机体受创。

(2)单片机选择
本文选择的是由INTEL企业生产的51单片机,这类单片机作为通用型单片机,其开发起来十分容易,而且也不需要花费太高成本,此外,它的结构也并不复杂,其位处理能力十分强大。此次设计中,单片机的任务是测量脉搏波动频率同时将这一频率显示出来,这一任务51单片机能够胜任,同时笔者对它的熟悉度也较高,因此此次设计选择的信息处理中心是单片机。
(3)放大滤波电路部分
由于人体脉搏信号并没有较高的频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信号不多,同时还会接收到噪声,所以此时可以通过一阶有源低通滤波来放大脉搏信号。
(4)整形电路部分
在对脉搏进行测量时,必须计算脉搏个数,当通过单片机展开计数操作时,因为传感器传输的脉冲波形并不规则,会对单片机的计数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其波形进行转化,令其变成规则的矩形波。此次设计中是通过在施密特触发器来实现转化目的的。
(5)显示部分
此设计只需要显示测试时间和测试的脉搏数即可,这些都是数字,所以此次设计选择了液晶显示作为显示部分。通过对这一显示模块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它不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也不会产生多少功耗,同时它也并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编程也并不复杂。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器件和设备等因素,确定如下方案:
1.采用STC89C52但骗子作为控制器,对输入、显示、信号的处理进行控制。
2. 通过LCD1602来对脉搏数进行显示,通过蜂鸣器来完成报警工作。
3. 放大滤波部分用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4. 通过施密特触发器来实现转化目的。
5. 由于光电脉搏传感器不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且结构也并不复杂,因此此次设计选择它来作为传感器部分。
6. 防水温度传感器DB18B20检测当前体温
7. 蓝牙无线数据传输
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21硬件框图

总结与展望

这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针对51单片机的具体应用,其中更多地着墨于对该类型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介绍,尤其是规模体积最小的种类。通过这个系统分别对体温、压力与脉搏进行测试,通过传感器把相应的信号信息进行接收、放大和过滤,然后在单片机的外部进行中断的截取,按照单片机的识别语言进行计算与转换,最后展现在LCD1602显示屏当中。而且单片机的功能多样,除了上面提及的计算功能,还包括定时中断与外部中断等。因此,不但可以把测试的结果进行显示,而且能与上位机通讯并且把数据传输到手持设备
在这次准备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课题的选择机会,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传感器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睡眠检测领域的发展状况。这个研究过程让我真正把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虽然刚开始在使用Multisim和Proteus等仿真软件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不断克服也对这些软件与电路设计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再一次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不易。
这次研究的方向与系统虽然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受限于实验时间以及个人学术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展开全面的具体研究,实验过程也存在较多缺陷,例如,程序设置较为冗杂、液晶显示不完善、仿真软件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此外,这个系统也没有针对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功能较为单一。但是我们相信时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使这类应用范围和主体更加广泛,使日常生活更加快捷和便利。
在制作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以下内容是总结的感受与体会:(1)这次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匆忙,而且也没有提前做好规划,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提前准备的环节也不可或缺。(2)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了解到脉搏测量仪具有极其庞大的市场,使用范围与主体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级。(3)这次毕设不仅使我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也为我全面了解软硬件设计与模块功用提供了学习机会。(4)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坚持所带来的力量,可以说这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5)由于在研究时我收到来自同学与导师的指导,使我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巨大作用,相比于一个人孤军奋战,还不如群策群力共同发挥作用,后者必定会收获到更好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