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python之第八讲 冒泡排序

当我们谈到学习编程的入门之路时,Python往往是许多人的首选语言。它的简洁性和易读性使其成为初学者学习编程的理想选择。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Python中的冒泡排序算法,这是一种简单但非常重要的排序算法,适合用来加深对Python基础语法和算法思维的理解。

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比较每对相邻的项,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进行交换。遍历列表的工作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的项,也就是列表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算法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 从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交换它们。

  2. 重复遍历列表。 对整个列表重复以上步骤,每次遍历都会将未排序部分的最大元素“冒泡”到最后。

  3. 直到排序完成。 当某次遍历中没有发生任何交换时,说明列表已经排序完成。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

现在让我们通过Python代码来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 in range(n):
        # 最后i个元素已经排好序,不需要再比较
        for j in range(0, n - i - 1):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
            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return arr

ls = [1,2,5,7,3,6,9]


print(bubble_sort(ls))

# 输出:
# [1, 2, 3, 5, 6, 7, 9]

示例和解释

让我们使用一个示例来说明冒泡排序是如何工作的。假设我们有一个未排序的列表 [64, 34, 25, 12, 22, 11, 90]。按照冒泡排序的步骤:

  • 第一次遍历: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最大的元素 90 被移到最后。
  • 第二次遍历:继续比较并交换,64 和 34 之间的顺序被修正。
  •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都按照升序排列。

总结

冒泡排序虽然简单,但在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Python编程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我们对算法优化的思考。Python的简洁和直观使得这个过程更为清晰和有趣。希望通过这篇博客,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冒泡排序算法及其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勤加练习,一定会在Python编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