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架构规范
-
模块化设计
-
使用 子系统(Subsystem) 对功能进行分层封装,避免将所有逻辑堆积在顶层。
-
对复杂功能使用 引用模型(Model Reference) 或 库(Library) 进行复用。
-
保持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单一,避免“上帝模块”。
-
-
命名规范
-
模块命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名称(如
Speed_Controller
),避免默认名称(如Gain1
)。 -
信号线命名:直接标注信号含义(如
Engine_Torque
),避免匿名信号。 -
接口明确:输入/输出端口名称需与功能匹配(如
In_Voltage
,Out_PWM
)。
-
-
信号流清晰化
-
信号流向从左到右,避免交叉和回环。
-
使用 虚拟总线(Virtual Bus) 或 结构体(Struct) 组织复杂信号。
-
二、信号与子系统规范
-
数据类型
-
显式定义信号数据类型(如
uint8
,single
,boolean
),避免隐式类型转换。 -
使用 Data Type Conversion 模块处理类型转换,禁用
Inherit
模式。
-
-
采样率一致性
-
同一子系统内保持固定采样率,避免混合采样率导致仿真错误。
-
多速率系统需明确标注采样时间(如
Ts=0.01s
)。
-
-
全局变量限制
-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如
Simulink.Signal
),优先通过输入端口传递参数。 -
必须使用全局变量时,需在模型说明文档中明确标注。
-
三、参数与配置规范
-
参数集中管理
-
使用 MATLAB 工作区变量 或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统一管理参数。
-
禁止在模块中直接填写数值(如
Gain=10
),改用变量名(如Kp
)。
-
-
常量与可调参数分离
-
固定参数定义为
Const
,可调参数定义为Tunable
。 -
使用
Parameter
对象封装可调参数。
-
-
模型版本控制
-
使用
Simulink Project
管理模型文件,并与 Git/SVN 集成。 -
每次修改需添加注释(如修改时间、作者、变更内容)。
-
四、验证与测试规范
-
模型静态检查
-
使用
Simulink Check
或Model Advisor
检查模型合规性(如 MAAB 规范)。 -
确保无警告(Warning)和错误(Error)。
-
-
仿真测试
-
对关键路径设计 测试用例(Test Case),覆盖正常和异常场景。
-
使用
Test Harness
或Simulink Test
自动化测试流程。
-
-
模型覆盖率
-
通过 Model Coverage 确保逻辑分支、状态迁移等覆盖率达标(建议 ≥90%)。
-
对关键模块进行 MIL(Model-in-the-Loop)、SIL(Software-in-the-Loop)测试。
-
五、代码生成规范
-
代码可读性
-
启用
Auto-generated comments
,确保生成的代码可追溯至模型模块。 -
使用有意义的标识符(如
PWM_DutyCycle
而非rtb_PWM
)。
-
-
代码优化
-
启用
Code Efficiency
选项(如移除冗余代码、函数复用)。 -
禁用未使用的功能(如
Support complex numbers
)。
-
-
符合行业标准
-
生成代码需通过 MISRA C 检查(适用于汽车电子)。
-
对安全关键系统启用 ISO 26262 或 DO-178C 认证模式。
-
六、文档与注释规范
-
模型注释
-
在子系统内添加文本注释,说明功能、算法公式或设计依据。
-
使用
Model Info
模块标注版本、作者和修改历史。
-
-
接口文档
-
生成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 (ICD)
,明确输入/输出信号定义和范围。 -
使用
Report Generator
自动导出模型文档。
-
七、工具与标准参考
-
工具链
-
静态检查:Simulink Check, PolySpace.
-
测试框架:Simulink Test, Test Manager.
-
代码生成:Embedded Coder, TargetLink.
-
-
行业标准
-
MAAB Guidelines(MathWorks 汽车咨询委员会规范)
-
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
-
DO-178C(航空航天软件认证)
-
总结
遵循 Simulink 建模规范可显著提升模型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团队协作效率。建议结合具体项目需求选择适用的规范,并通过自动化工具(如 Model Advisor)持续检查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