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验六:聚类

系列文章目录

  1. 机器学习实验一:线性回归
  2. 机器学习实验二:决策树模型
  3. 机器学习实验三:支持向量机模型
  4. 机器学习实验四:贝叶斯分类器
  5. 机器学习实验五:集成学习
  6. 机器学习实验六:聚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聚类的基本思想;
(2)掌握 K-means 算法,编程实现 K-means;
(3)掌握使用 K-Means 算法对鸢尾花三分类数据集进行聚类操作。

二、实验原理

1.聚类思想

聚类(Clustering)是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是把物理对象或抽象对
象的集合分组为由彼此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聚类试图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若干个通常是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对
应一个簇。与分类的不同在于,聚类所要求的划分的类别是未知,类别个数也是
未知的。聚类的目标为簇内相似度尽可能高,簇间相似度尽可能低。

2.K 均值聚类算法 K-Means

K-means 是一种常用的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算法,其认为两个目标的距离越
近,相似度越大。其算法流程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实验内容

使用 Python 读取鸢尾花三分类数据集并训练最佳的 K-Means 模型,随后使
用生成的模型将数据进行聚类,并根据使用聚类纯度、兰德系数和 F1 值评测聚
类效果。
由于本次为聚类任务,因此使用聚类相关的混淆矩阵和评价指标。
聚类任务中的混淆矩阵与普通混淆矩阵的意义有一定区别,如下表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TP 为两个同类样本在同一簇的数量;FP 为两个非同类样本在同一簇
的数量;TN 为两个非同类样本分别在两个簇的数量;FN 为两个同类样本分别在
两个簇的数量。
评价指标选择为聚类纯度 Purity、兰德系数 Rand Index(RI)、F1 度量值,
计算公式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时,可以直接调用 sklearn 库中的 pair_confusion_matrix()获得
混淆矩阵,随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实验步骤

1.训练 K-Means 模型

根据数据,我们已知鸢尾花分3类,因此我们这里的聚类数k=3。利用sklearn
的 KMeans()方法训练 K-Means 模型,并将结果用散点图表示,实现代码如下:

#训练 KMeans 模型
estimator = KMeans(n_clusters=3)
estimator.fit(X) #聚类
#绘制结果散点图
x0 = X[label_pred == 0]
x1 = X[label_pred == 1]
x2 = X[label_pred == 2]
plt.scatter(x0[:, 0], x0[:, 1], c = "red", marker='o', label='label0') 
plt.scatter(x1[:, 0], x1[:, 1], c = "green", marker='*', label='label1') 
plt.scatter(x2[:, 0], x2[:, 1], c = "blue", marker='+', label='label2') 
plt.xlabel('petal length') 
plt.ylabel('petal width') 
plt.legend(loc=2) 
plt.show() 


2. 计算聚类纯度、兰德系数和 F1 值,评测聚类效果

使用 sklearn.metrics 库中提供的 pair_confusion_matrix()方法求得当前
聚类的混淆矩阵,随后利用聚类纯度、兰德系数和 F1 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当
前聚类效果的相应指标值。
以下为该部分代码:

#聚类纯度
def accuracy(labels_true, labels_pred):
 clusters = np.unique(labels_pred)
 labels_true = np.reshape(labels_true, (-1, 1))
 labels_pred = np.reshape(labels_pred, (-1, 1))
 count = []
 for c in clusters:
 idx = np.where(labels_pred == c)[0]
 labels_tmp = labels_true[idx, :].reshape(-1)
 count.append(np.bincount(labels_tmp).max())
 return np.sum(count) / labels_true.shape[0]
#兰德系数、F1 值
def get_rand_index_and_f_measure(labels_true, labels_pred, beta=1.):
 (tn, fp), (fn, tp) = pair_confusion_matrix(labels_true, labels_pred)
 ri = (tp + tn) / (tp + tn + fp + fn)
 p, r = tp / (tp + fp), tp / (tp + fn)
 f_beta = 2*p*r/(p+r)
 return ri, f_beta
#输出结果
purity = accuracy(y, y_pred)
ri, f_beta = get_rand_index_and_f_measure(y, y_pred, beta=1.)
print(f"聚类纯度:{purity}\n 兰德系数:{ri}\nF1 值:{f_beta}")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机器学习实验六:聚类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agic17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