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赖于线程调度的同步机制

不依赖于线程调度的同步机制

不依赖于线程调度的同步机制,包括提升IRQL、互锁操作、无锁操作、无锁的单链表和自旋锁。这些机制用于IRQL较高(大于等于DISPATCH_LEVEL)的情形。

提升IRQL实现数据同步

每个处理器都有一个IRQL属性,即KPCR数据结构的Irql 域,它表示该处理器当前的中断请求级别。一个基本规则是,当处理器在某个IRQL上运行时,它只能被更高级别的中断打断。

在单处理器系统上,提升IRQL就可以确保对资源的独占访问。在多处理器系统上,还需互锁操作或自旋锁等互斥访问机制来配合。

互锁操作

函数

描述

InterlockedIncrement

InterlockedDecrement

对LONG变量加(减)1,如:InterlockedIncrement(&g_iX)

(内部使用lock xadd指令)

InterlockedExchangeAdd

将一个值加到一个LONG变量,返回变量原值,使用lock xadd指令,如:int g_iX = 0;   //

InterlockedExchangeAdd(&g_iX,-2); //g_iX -= 2;

InterlockedCompareExchange

InterlockedCompareExchange( plDest,lExchange,

lComperand)。比如*plDestination==lComperand,如果相等将*plDest修改为lExchange,如果不等,则*plDest不变。返回值为*plDest原来的值。 (使用lock cmpxchag指令)

InterlockedExchange

InterlockedExchangePointer

将第1个参数所指的内存里的当前值,以原子方式替换为第2个参数指定的值。函数返回值为原始值。后面那个函数是改变一个指针本身的值。(如果xchg指令,虽不加lock。但默认为原子操作)

InterlockedOr

对一个LONG变量做逻辑或运算,使用lock or指令

InterlockedAnd

对一个LONG变量做逻辑与运算,使用lock and指令

InterlockedXor

对一个LONG变量做逻辑异或运算,使用lock xor指令

无锁的单链表实现

单链表定义:

typedef struct _SINGLE_LIST_ENTRY {

    struct _SINGLE_LIST_ENTRY *Next;

} SINGLE_LIST_ENTRY, *PSINGLE_LIST_ENTRY;

#define SLIST_ENTRY SINGLE_LIST_ENTRY

#define PSLIST_ENTRY PSINGLE_LIST_ENTRY

typedef union _SLIST_HEADER {

    ULONGLONG Alignment;

    struct {

        SLIST_ENTRY Next;

        USHORT Depth;

        USHORT Sequence;

    };

} SLIST_HEADER, *PSLIST_HEADER;

函数

描述

InitializeSListHead

创建一个空栈

InterlockedPushEntrySList

在栈顶添加一个元素

InterlockedPopentrySList

移除位于栈顶的元素并将它返回

InterlockedFlushSlist

清空栈

QueryDepthSlist

返回栈中元素的数量

自旋锁

自旋锁总是在DISPATCH_LEVEL或更高的IRQL上使用。

Windows内核实现了两个自旋锁函数KiAccquireSpinLock 和KiReleaseSpinLock.

以下是KiAccquireSpinLock的汇编代码

VOID FASTCALL KiAccquireSpinLock(IN PKSPIN_LOCK SpinLock);

cPublicFastCall KiAcquireSpinLock,1;由于FASTCALL,ecx 寄存器存放了唯一的参数SpinLock

asl10:lock bts dword ptr [ecx],0  ;测试和设置自旋锁

     jc asl20                 ;已被占用,跳转到asl20进行旋转

     fstRET  KiAcquireSpinLock ;成功获取,返回

;旋转

asl20:  test dword prt [ecx],1        ;自旋锁是否已被释放?

       Jz   asl10;                 ;是的,回到asl10,区抓取该锁

       Pause                     ;Intel X86 处理器专门提供的用于自旋锁的指令

       Jmp asl20

fstENDP KiAcquireSpinLock

 

以下是KiReleaseSpinLock的汇编代码

VOID FASTCALL KiReleaseSpinLock(IN PKSPIN_LOCK SpinLock);

cPublicFastCall KiReleaseSpinLock ,1  ;由于FASTCALL,ecx 寄存器存放了唯一的参数SpinLock

lock and byte ptr [ecx],0  ;仅仅一条原子指令

fstRET  KiReleaseSpinLock  ;返回

fstENDP  KiReleaseSpinLock

Windows 内核提供的自旋锁函数

函数

说明

KeInitializeSpinLock

初始化一个自旋锁,将自旋锁赋0

KeAcquireSpinLockAtDpcLevel

在DISPATCH_LEVEL上获取一个自旋锁

KeReleaseSpinLockFromDpcLevel

释放一个自旋锁

KeAcquireSpinLockRaiseToSynch

先将IRQL提升至SYNCH_LEVEL,在获取自旋锁

KeAcquireSpinLock

提升IRQL至DISPATCH_LEVEL,获取自旋锁,返回原IRQL

KeReleaseSpinLock

释放自旋锁,并恢复IRQL

KeTestSpinLock

检测自旋锁的状态,若已占用,返回0,否则返回1

KeTryToAcquireSpinLockAtDpcLevel

试图获取自旋锁,若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KeAcquireSpinLockForDpc

根据情况提升IRQL至DISPATCH_LEVEL,并获取自旋锁

KeReleaseSpinLockForDpc

释放自旋锁,然后根据情况降低IRQL至原值

KeTryToAcquireSpinLock

试图获取自旋锁,若成功,则IRQL提升至DISPATCH_LEVEL,并返回1,否则返回0

每个进程,每个线程都有一个自旋锁。

使用自旋锁时,需注意三点:

1.任何一段代码,其抓住自旋锁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可能会验证影响多处理器的性能。

2.若内核代码持有了一个自旋锁,则它既不能引发页面错误,也不能调度线程,否则系统会崩溃

3.用户程序不能使用自旋锁,因为它们运行在PASSIVE_LEVEL 上。

Windows的执行体层实现了额外的自旋锁操作,它们利用cmpxchg 指令来完成一次对状态值的原子操作。

Windows执行体的自旋锁函数

函数

说明

ExAcquireSpinLockShared

提升IRQL至DISPATCH_LEVEL,在循环中测试该锁是否被独占,只要未被独占,则共享计数加一,并返回原IRQL

ExReleaseSpinLockShared

通过InterlockedDecrement 将共享计数减一,并降低IRQL

ExTryAcquireSpinLockExclusive

若自旋锁已被独占,则返回FALSE。否则,利用cmpxchg 指令设置独占标志位,若成功,则等待其他共享该锁的处理器释放它。注意,自旋锁计数中包含了当前处理器

ExAcquireSpinLockExclusive

先以共享方式获得自旋锁,在调用上一个函数尝试以独占方式获取它,然后释放属于自己的共享获取

ExReleaseSpinLockExclusive

清除独占标志位,恢复IRQL

执行体自旋锁在Windows中仅被用于大页面内存池的管理。

Windows 内核实现了一种排队自旋锁。在每个处理器的KPRCB结构中都有一个LockQueue数组成员,数组中的每一项对应于一个全局排队自旋锁。

排队自旋锁的工作方式如下。如果自旋锁是空闲的,则其值为0;如果它已被一个处理器获取,则指向该处理器的KPRCB中对应于该锁的LockQueue 数组项。如果有多个处理器正在等待一个排队自旋锁,则以当前已经获取到该自旋锁的处理器的LockQueue数组项为链表头,通过KSPIN_LOCK_QUEUE的Next 成员,构成一个排队单链表,自旋锁本身的值指向最后一个插入进来的处理器的LockQueue数组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ava并发编程 背景介绍 并发历史 必要性 进程 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 线程 CPU调度的最小单位 线程的优势 (1)如果设计正确,多线程程序可以通过提高处理器资源的利用率来提升系统吞吐率 (2)建模简单:通过使用线程可以讲复杂并且异步的工作流进一步分解成一组简单并且同步的工作流,每个工作流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运行,并在特定的同步位置交互 (3)简化异步事件的处理:服务器应用程序在接受来自多个远程客户端的请求时,如果为每个连接都分配一个线程并且使用同步IO,就会降低开发难度 (4)用户界面具备更短的响应时间:现代GUI框架中大都使用一个事件分发线程(类似于中断响应函数)来替代主事件循环,当用户界面用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线程中将调用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类似于中断处理函数) 线程的风险 线程安全性:永远不发生糟糕的事情 活跃性问题:某件正确的事情迟早会发生 问题:希望正确的事情尽快发生 服务时间过长 响应不灵敏 吞吐率过低 资源消耗过高 可伸缩性较低 线程的应用场景 Timer 确保TimerTask访问的对象本身是线程安全的 Servlet和JSP Servlet本身要是线程安全的 正确协同一个Servlet访问多个Servlet共享的信息 远程方法调用(RMI) 正确协同多个对象中的共享状态 正确协同远程对象本身状态的访问 Swing和AWT 事件处理器与访问共享状态的其他代码都要采取线程安全的方式实现 框架通过在框架线程中调用应用程序代码将并发性引入应用程序,因此对线程安全的需求在整个应用程序中都需要考虑 基础知识 线程安全性 定义 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这个类始终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那么就称这个类是线程安全的 无状态对象一定是线程安全的,大多数Servlet都是无状态的 原子性 一组不可分割的操作 竞态条件 基于一种可能失效的观察结果来做出判断或执行某个计算 复合操作:执行复合操作期间,要持有锁 锁的作用 加锁机制、用锁保护状态、实现共享访问 锁的不恰当使用可能会引起程序性能下降 对象的共享使用策略 线程封闭:线程封闭的对象只能由一个线程拥有并修改 Ad-hoc线程封闭 栈封闭 ThreadLocal类 只读共享:不变对象一定是线程安全的 尽量将域声明为final类型,除非它们必须是可变的 分类 不可变对象 事实不可变对象 线程安全共享 封装有助于管理复杂度 线程安全的对象在其内部实现同步,因此多个接口可以通过公有接口来进行访问 保护对象:被保护的对象只能通过特定的锁来访问 将对象封装到线程安全对象中 由特定锁保护 保护对象的方法 对象的组合 设计线程安全的类 实例封闭 线程安全的委托 委托是创建线程安全类的最有效策略,只需要让现有的线程安全类管理所有的状态 在现有线程安全类中添加功能 将同步策略文档化 基础构建模块 同步容器类 分类 Vector Hashtable 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 将状态封装起来,对每个公有方法都进行同步 存在的问题 复合操作 修正方式 客户端加锁 迭代器 并发容器 ConcurrentHashMap 用于替代同步且基于散列的Map CopyOnWriteArrayList 用于在遍历操作为主要操作的情况下替代同步的List Queue ConcurrentLinkedQueue *BlockingQueue 提供了可阻塞的put和take方法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中断的处理策略 传递InterruptedException 恢复中断,让更高层的代码处理 PriorityQueue(非并发) ConcurrentSkipListMap 替代同步的SortedMap ConcurrentSkipListSet 替代同步的SortedSet Java 5 Java 6 同步工具类 闭锁 *应用场景 (1)确保某个计算在其需要的所有资源都被初始化后才能继续执行 (2)确保某个服务在其所依赖的所有其他服务都已经启动之后才启动 (3)等待知道某个操作的所有参与者都就绪再继续执行 CountDownLatch:可以使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一组事件发生 FutureTask *应用场景 (1)用作异步任务使用,且可以使用get方法获取任务的结果 (2)用于表示一些时间较长的计算 状态 等待运行 正在运行 运行完成 使用Callable对象实例化FutureTask类 信号量(Semaphore) 用来控制同时访问某个特定资源的操作数量,或者同时执行某个指定操作的数量 管理者一组虚拟的许可。acquire获得许可(相当于P操作),release释放许可(相当于V操作) 应用场景 (1)二值信号量可用作互斥体(mutex) (2)实现资源池,例如数据库连接池 (3)使用信号量将任何一种容器变成有界阻塞容器 栅栏 能够阻塞一组线程直到某个事件发生 栅栏和闭锁的区别 所有线程必须同时到达栅栏位置,才能继续执行 闭锁用于等待事件,而栅栏用于等待线程 栅栏可以重用 形式 CyclicBarrier 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参与线程反复地在栅栏位置汇集 应用场景在并行迭代算法中非常有用 Exchanger 这是一种两方栅栏,各方在栅栏位置上交换数据。 应用场景:当两方执行不对称的操作(读和取) 线程池 任务与执行策略之间的隐形耦合 线程饥饿死锁 运行时间较长的任务 设置线程池的大小 配置ThreadPoolExecutor 构造参数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大小,当线程数= corePoolSize的时候,会把runnable放入workQueue中 如果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maximumPoolSize,那么线程池会抛出异常,告诉调用者“我不能再接受任务了” keepAliveTime 保持存活时间,当线程数大于corePoolSize的空闲线程能保持的最大时间。 workQueue 保存任务的阻塞队列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 corePoolSize,那么将这个任务放入队列。如果这时候队列满了,而且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 maximumPoolSize,那么还是要创建线程运行这个任务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 handler 拒绝策略 unit 是一个枚举,表示 keepAliveTime 的单位(有NANOSECONDS, MICROSECONDS, MILLISECONDS, SECONDS, MINUTES, HOURS, DAYS,7个可选值 线程的创建与销毁 管理队列任务 饱和策略 AbortPolicy DiscardPolicy DiscardOldestPolicy CallerRunsPolicy 线程工厂 在调用构造函数后再定制ThreadPoolExecutor 扩展 ThreadPoolExecutor afterExecute(Runnable r, Throwable t) beforeExecute(Thread t, Runnable r) terminated 递归算法的并行化 构建并发应用程序 任务执行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 清晰的任务边界以及明确的任务执行策略 任务边界 大多数服务器以独立的客户请求为界 在每个请求中还可以发现可并行的部分 任务执行策略 在什么(What)线程中执行任务? 任务按照什么(What)顺序执行(FIFO、LIFO、优先级)? 有多少个(How Many)任务能并发执行? 在队列中有多少个(How Many)任务在等待执行? 如果系统由于过载而需要拒绝一个任务,那么应该选择哪一个(Which)任务?另外,如何(How)通知应用程序有任务被拒绝? 在执行一个任务之前或之后,应该进行什么(What)动作? 使用Exector框架 线程池 newFixedThreadPool(固定长度的线程池) newCachedThreadPool(不限规模的线程池) newSingleThreadPool(单线线程池) newScheduledThreadPool(带延迟/定时的固定长度线程池) 具体如何使用可以查看JDK文档 找出可利用的并行性 某些应用程序中存在比较明显的任务边界,而在其他一些程序中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揭示出粒度更细的并行性 任务的取消和关闭 任务取消 停止基于线程的服务 处理非正常的线程终止 JVM关闭 线程池的定制化使用 任务和执行策略之间的隐性耦合 线程池的大小 配置ThreadPoolExecutor(自定义的线程池) 此处需要注意系统默认提供的线程池是如何配置的 扩展ThreadPoolExector GUI应用程序探讨 活跃度(Liveness)、性能、测试 避免活跃性危险 死锁 锁顺序死锁 资源死锁 动态的锁顺序死锁 开放调用 在协作对象之间发生的死锁 死锁的避免与诊断 支持定时的显示锁 通过线程转储信息来分析死锁 其他活跃性危险 饥饿 要避免使用线程优先级,因为这会增加平台依赖性,并可能导致活跃性问题。在大多数并发应用程序中,都可以使用默认的线程优先级。 糟糕的响应性 如果由其他线程完成的工作都是后台任务,那么应该降低它们的优先级,从而提高前台程序的响应性。 活锁 要解决这种活锁问题,需要在重试机制中引入随机性(randomness)。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让它们分别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 性能与可伸缩性 概念 运行速度(服务时间、延时) 处理能力(吞吐量、计算容量) 可伸缩性:当增加计算资源时,程序的处理能力变强 如何提升可伸缩性 Java并发程序中的串行,主要来自独占的资源锁 优化策略 缩
JAVA相关基础知识 1、面向对象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1.抽象: 抽象就是忽略一个主题中与当前目标无关的那些方面,以便更充分地注意与当前目标有关的方面。抽象并不打算了解全部问题,而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暂时不用部分细节。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抽象,二是数据抽象。 2.继承: 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鼓励类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对象的一个新类可以从现有的类中派生,这个过程称为类继承。新类继承了原始类的特性,新类称为原始类的派生类(子类),而原始类称为新类的基类(父类)。派生类可以从它的基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实例变量,并且类可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 3.封装: 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界面。面向对象计算始于这个基本概念,即现实世界可以被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装的对象,这些对象通过一个受保护的接口访问其他对象。 4. 多态性: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多态性包括参数化多态性和包含多态性。多态性语言具有灵活、抽象、行为共享、代码共享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应用程序函数同名问题。 2、String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吗?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int、char、long、float、double、boolean和short。 java.lang.String类是final类型的,因此不可以继承这个类、不能修改这个类。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空间,我们应该用StringBuffer类 3、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Java 提供两种不同的类型: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或内置类型)。Int是java的原始数据类型,Integer是java为int提供的封装类。Java为每个原始类型提供了封装类。 原始类型封装类 booleanBoolean charCharacter byteByte shortShort intInteger longLong floatFloat doubleDouble 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的行为完全不同,并且它们具有不同的语义。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用法,它们包括:大小和速度问题,这种类型以哪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存储,当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用作某个类的实例数据时所指定的缺省值。对象引用实例变量的缺省值为 null,而原始类型实例变量的缺省值与它们的类型有关。 4、String 和StringBuffer的区别 JAVA平台提供了两个类:String和StringBuffer,它们可以储存和操作字符串,即包含多个字符的字符数据。这个String类提供了数值不可改变的字符串。而这个StringBuffer类提供的字符串进行修改。当你知道字符数据要改变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StringBuffer。典型地,你可以使用StringBuffers来动态构造字符数据。 5、运行时异常与一般异常有何异同? 异常表示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状态,运行时异常表示虚拟机的通常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是一种常见运行错误。java编译器要求方法必须声明抛出可能发生的非运行时异常,但是并不要求必须声明抛出未被捕获的运行时异常。 6、说出Servlet的生命周期,并说出Servlet和CGI的区别。 Servlet被服务器实例化后,容器运行其init方法,请求到达时运行其service方法,service方法自动派遣运行与请求对应的doXXX方法(doGet,doPost)等,当服务器决定将实例销毁的时候调用其destroy方法。 与cgi的区别在于servlet处于服务器进程中,它通过多线程方式运行其service方法,一个实例可以服务于多个请求,并且其实例一般不会销毁,而CGI对每个请求都产生新的进程,服务完成后就销毁,所以效率上低于servlet。 7、说出ArrayList,Vector, LinkedList的存储性能和特性 ArrayList和Vector都是使用数组方式存储数据,此数组元素数大于实际存储的数据以便增加和插入元素,它们都允许直接按序号索引元素,但是插入元素要涉及数组元素移动等内存操作,所以索引数据快而插入数据慢,Vector由于使用了synchronized方法(线程安全),通常性能上较ArrayList差,而LinkedList使用双向链表实现存储,按序号索引数据需要进行前向或后向遍历,但是插入数据时只需要记录本项的前后项即可,所以插入速度较快。 8、EJB是基于哪些技术实现的?并说出SessionBean和EntityBean的区别,StatefulBean和StatelessBean的区别。 EJB包括Session Bean、Entity Bean、Message Driven Bea
CLR.via.C#.(中文第3版)(自制详细书签)Part2 CLR via C#(第3版) Jeffrey Richter 著 周靖 译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页数:800 介绍 享有全球盛誉的编程专家Jeffrey Richter,这位与Microsoft .NET开发团队合作长达8年时间的资深顾问,在本书中和读者分享他编程生涯中积累的所有丰富经验和心得,他的独到、睿智的见解,他的远见卓识,为开发人员构建健壮、可靠和具有良好响应能力的应用程序与组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LR via C#(第3版) 》针对.NET Framework 4.0和多核编程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修订,是帮助读者深入探索和掌握公共语言运行时、C#和.NET开发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任何一种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Silverlight、ASP.NET、Windows Prensentation Foundation、Web服务和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良师益友。 本书涵括以下主题: · 构建、部署应用程序、组件和共享程序集,并对它们进行版本管理 · 理解基元类型、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行为,从而最高效地定义和使用它们 · 使用泛型和接口来定义可重用的算法 · 高效使用特定的CLR类型——委托、枚举、定制attribute、数组和字符串 · 理解垃圾回收器是如何管理内存资源的 · 使用线程池、任务、取消、计时器和异步I/O操作来设计响应性强、稳定性高和伸缩性大的解决方案 · 借助于异常处理来进行状态管理 · 使用CLR寄宿、AppDomain、程序集加载、反射和C#的dynamic类型来构造具有动态扩展能力的应用程序 本书作者作者Jeffrey Richter,.NET和Windows编程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和权威,以著述清楚明了,行文流水,言简意赅著称,在国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他的著作之一《Windows核心编程(第5版)》屡获殊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在国内因年销量过万而获得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2009年度全行业畅销书品种”称号。 目录 第1章 CLR的执行模型 1.1 将源代码编译成托管模块 1.2 将托管模块合并成程序集 1.3 加载公共语言运行时 1.4 执行程序集的代码 1.4.1 IL和验证 1.4.2 不安全的代码 1.5 本地代码生成器:NGen.exe 1.6 Framework类库 1.7 通用类型系统 1.8 公共语言规范 1.9 与非托管代码的互操作性 第2章 生成、打包、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及类型 2.1 .NET Framework部署目标 2.2 将类型生成到模块中 2.2.1 响应文件 2.3 元数据概述 2.4 将模块合并成程序集 2.4.1 使用Visual Studio IDE将程序集添加到项目中 2.4.2 使用程序集链接器 2.4.3 为程序集添加资源文件 2.5 程序集版本资源信息 2.5.1 版本号 2.6 语言文化 2.7 简单应用程序部署(私有部署的程序集) 2.8 简单管理控制(配置) 第3章 共享程序集和强命名程序集 3.1 两种程序集,两种部署 3.2 为程序集分配强名称 3.3 全局程序集缓存 3.4 在生成的程序集中引用一个强命名程序集 3.5 强命名程序集能防范篡改 3.6 延迟签名 3.7 私有部署强命名程序集 3.8 “运行时”如何解析类型引用 3.9 高级管理控制(配置) 3.9.1 发布者策略控制 第4章 类 型 基 础 4.1 所有类型都从System.Object派生 4.2 类型转换 4.2.1 使用C#的is和as操作符来转型 4.3 命名空间和程序集 4.4 运行时的相互联系 第5章 基元类型、引用类型和值类型 5.1 编程语言的基元类型 5.1.1 checked和unchecked基元类型操作 5.2 引用类型和值类型 5.3 值类型的装箱和拆箱 5.3.1 使用接口更改已装箱值类型中的字段(以及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 5.3.2 对象相等性和同一性 5.4 对象哈希码 5.5 dynamic基元类型 第6章 类型和成员基础 6.1 类型的各种成员 6.2 类型的可见性 6.2.1 友元程序集 6.3 成员的可访问性 6.4 静态类 6.5 分部类、结构和接口 6.6 组件、多态和版本控制 6.6.1 CLR如何调用虚方法、属性和事件 6.6.2 合理使用类型的可见性和成员的可访问性 6.6.3 对类型进行版本控制时的虚方法的处理 第7章 常量和字段 7.1 常量 7.2 字段 第8章 方法 8.1 实例构造器和类(引用类型) 8.2 实例构造器和结构(值类型) 8.3 类型构造器 8.3.1 类型构造器的性能 8.4 操作符重载方法 8.4.1 操作符和编程语言互操作性 8.5 转换操作符方法 8.6 扩展方法 8.6.1 规则和原则 8.6.2 用扩展方法扩展各种类型 8.6.3 ExtensionAttribute 8.7 分部方法 8.7.1 规则和原则 第9章 参 数 9.1 可选参数和命名参数 9.1.1 规则和原则 9.1.2 DefaultParameterValueAttribute和OptionalAttribute 9.2 隐式类型的局部变量 9.3 以传引用的方式向方法传递参数 9.4 向方法传递可变数量的参数 9.5 参数和返回类型的指导原则 9.6 常量性 第10章 属性 10.1 无参属性 10.1.1 自动实现的属性 10.1.2 合理定义属性 10.1.3 对象和集合初始化器 10.1.4 匿名类型 10.1.5 System.Tuple类型 10.2 有参属性 10.3 调用属性访问器方法时的性能 10.4 属性访问器的可访问性 10.5 泛型属性访问器方法 第11章 事件 11.1 设计要公开事件的类型 11.1.1 第一步:定义类型来容纳所有需要发送给事件通知接收者的附加信息 11.1.2 第二步:定义事件成员 11.1.3 第三步:定义负责引发事件的方法来通知事件的登记对象 11.1.4 第四步:定义方法将输入转化为期望事件 11.2 编译器如何实现事件 11.3 设计侦听事件的类型 11.4 显式实现事件 第12章 泛型 12.1 Framework类库中的泛型 12.2 Wintellect的Power Collections库 12.3 泛型基础结构 12.3.1 开放和封闭类型 12.3.2 泛型类型和继承 12.3.3 泛型类型同一性 12.3.4 代码爆炸 12.4 泛型接口 12.5 泛型委托 12.6 委托和接口的逆变和协变泛型类型实参 12.7 泛型方法 12.7.1 泛型方法和类型推断 12.8 泛型和其他成员 12.9 可验证性和约束 12.9.1 主要约束 12.9.2 次要约束 12.9.3 构造器约束 12.9.4 其他可验证性问题 第13章 接口 13.1 类和接口继承 13.2 定义接口 13.3 继承接口 13.4 关于调用接口方法的更多探讨 13.5 隐式和显式接口方法实现(幕后发生的事情) 13.6 泛型接口 13.7 泛型和接口约束 13.8 实现多个具有相同方法名和签名的接口 13.9 用显式接口方法实现来增强编译时类型安全性 13.10 谨慎使用显式接口方法实现 13.11 设计:基类还是接口? 第14章 字符、字符串和文本处理 14.1 字符 14.2 System.String类型 14.2.1 构造字符串 14.2.2 字符串是不可变的 14.2.3 比较字符串 14.2.4 字符串留用 14.2.5 字符串池 14.2.6 检查字符串中的字符和文本元素 14.2.7 其他字符串操作 14.3 高效率构造字符串 14.3.1 构造StringBuilder对象 14.3.2 StringBuilder的成员 14.4 获取对象的字符串表示:ToString 14.4.1 指定具体的格式和语言文化 14.4.2 将多个对象格式成一个字符串 14.4.3 提供定制格式化器 14.5 解析字符串来获取对象:Parse 14.6 编码:字符和字节的相互转换 14.6.1 字符和字节流的编码和解码 14.6.2 Base-64字符串编码和解码 14.7 安全字符串 第15章 枚举类型和位标志 15.1 枚举类型 15.2 位标志 15.3 向枚举类型添加方法 第16章 数组 16.1 初始化数组元素 16.2 数组转型 16.3 所有数组都隐式派生自System.Array 16.4 所有数组都隐式实现IEnumerable,Icollection和IList 16.5 数组的传递和返回 16.6 创建下限非0的数组 16.7 数组的访问性能 16.8 不安全的数组访问和固定大小的数组 第17章 委托 17.1 初识委托 17.2 用委托回调静态方法 17.3 用委托回调实例方法 17.4 委托揭秘 17.5 用委托回调许多方法(委托链) 17.5.1 C#对委托链的支持 17.5.2 取得对委托链调用的更多控制 17.6 委托定义太多啦(泛型委托) 17.7 C#为委托提供的简化语法 17.7.1 简化语法1:不需要构造委托对象 17.7.2 简化语法2:不需要定义回调方法 17.7.3 简化语法3:局部变量不需要手动包装到类中即可传给回调方法 17.8 委托和反射 第18章 定制attribute 18.1 使用定制attribute 18.2 定义自己的attribute类 18.3 attribute的构造器和字段/属性的数据类型 18.4 检测定制attribute 18.5 两个attribute实例的相互匹配 18.6 检测定制attribute时不创建从Attribute派生的对象 18.7 条件attribute类 第19章 可空值类型 19.1 C#对可空值类型的支持 19.2 C#的空接合操作符 19.3 CLR对可空值类型的特殊支持 19.3.1 可空值类型的装箱 19.3.2 可空值类型的拆箱 19.3.3 通过可空值类型调用GetType 19.3.4 通过可空值类型调用接口方法 第20章 异常和状态管理 20.1 定义“异常” 20.2 异常处理机制 20.2.1 try块 20.2.2 catch块 20.2.3 finally块 20.3 System.Exception类 20.4 FCL定义的异常类 20.5 抛出异常 20.6 定义自己的异常类 20.7 用可靠性换取开发效率 20.8 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 20.8.1 善用finally块 20.8.2 不要什么都捕捉 20.8.3 得体地从异常中恢复 20.8.4 发生不可恢复的异常时回滚部分完成的操作——维持状态 20.8.5 隐藏实现细节来维系契约 20.9 未处理的异常 20.10 对异常进行调试 20.11 异常处理的性能问题 20.12 约束执行区域(CER) 20.13 代码契约 第21章 自动内存管理(垃圾回收) 21.1 理解垃圾回收平台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1 从托管堆分配资源 21.2 垃圾回收算法 21.3 垃圾回收与调试 21.4 使用终结操作来释放本地资源 21.4.1 使用CriticalFinalizerObject类型确保终结 21.4.2 SafeHandle类型及其派生类型 21.4.3 使用SafeHandle类型与非托管代码进行互操作 21.5 对托管资源使用终结操作 21.6 什么会导致调用Finalize方法 21.7 终结揭秘 21.8 Dispose模式:强制对象清理资源 21.9 使用实现了Dispose模式的类型 21.10 C#的using语句 21.11 一个有趣的依赖性问题 21.12 手动监视和控制对象的生存期 21.13 对象复活 21.14 代 21.15 用于本地资源的其他垃圾回收功能 21.16 预测需求大量内存的操作能否成功 21.17 编程控制垃圾回收器 21.18 线程劫持 21.19 垃圾回收模式 21.20 大对象 21.21 监视垃圾回收 第22章 CLR寄宿和AppDomain 22.1 CLR寄宿 22.2 AppDomain 22.2.1 跨越AppDomain边界访问对象 22.3 卸载AppDomain 22.4 监视AppDomain 22.5 AppDomain FirstChance异常通知 22.6 宿主如何使用AppDomain 22.6.1 可执行应用程序 22.6.2 Microsoft Silverlight富Internet应用程序 22.6.3 Microsoft ASP.NET Web窗体和XML Web服务应用程序 22.6.4 Microsoft SQL Server 22.6.5 更多的用法只局限于你自己的想象力 22.7 高级宿主控制 22.7.1 使用托管代码管理CLR 22.7.2 编写健壮的宿主应用程序 22.7.3 宿主如何拿回它的线程 第23章 程序集加载和反射 23.1 程序集加载 23.2 使用反射构建动态可扩展应用程序 23.3 反射的性能 23.3.1 发现程序集中定义的类型 23.3.2 类型对象的准确含义 23.3.3 构建Exception派生类型的一个层次结构 23.3.4 构造类型的实例 23.4 设计支持加载项的应用程序 23.5 使用反射发现类型的成员 23.5.1 发现类型成员 23.5.2 BindingFlags:筛选返回的成员种类 23.5.3 发现类型的接口 23.5.4 调用类型的成员 23.5.5 一次绑定、多次调用 23.5.6 使用绑定句柄来减少进程的内存耗用 第24章 运行时序列化 24.1 序列化/反序列化快速入门 24.2 使类型可序列化 24.3 控制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24.4 格式化器如何序列化类型实例 24.5 控制序列化/反序列化的数据 24.5.1 如何在基类没有实现ISerializable的前提下定义一个实现它的类型 24.6 流上下文 24.7 将类型序列化为不同的类型以及将对象反序列化为不同的对象 24.8 序列化代理 24.8.1 代理选择器链 24.9 反序列化对象时重写程序集和/或类型 第25章 线程基础 25.1 Windows为什么要支持线程 25.2 线程开销 25.3 停止疯狂 25.4 CPU发展趋势 25.5 NUMA架构的机器 25.6 CLR线程和Windows线程 25.7 使用专用线程执行异步的计算限制操作 25.8 使用线程的理由 25.9 线调度和优先级 25.10 前台线程和后台线程 25.11 继续学习 第26章 计算限制的异步操作 26.1 CLR线程池基础 26.2 执行简单的计算限制操作 26.3 执行上下文 26.4 协作式取消 26.5 任务 26.5.1 等待任务完成并获取它的结果 26.5.2 取消任务 26.5.3 一个任务完成时自动启动一个新任务 26.5.4 任务可以启动子任务 26.5.5 任务内部揭秘 26.5.6 任务工厂 26.5.7 任务调度器 26.6 Parallel的静态For,ForEach和Invoke方法 26.7 并行语言集成查询(PLINQ) 26.8 执行定时计算限制操作 26.8.1 太多的计时器,太少的时间 26.9 线程池如何管理线程 26.9.1 设置线程池限制 26.9.2 如何管理工作者线程 26.10 缓存线和伪共享 第27章 I/O限制的异步操作 27.1 Windows如何执行I/O操作 27.2 CLR的异步编程模型(APM) 27.3 AsyncEnumerator类 27.4 APM和异常 27.5 应用程序及其线程处理模型 27.6 异步实现服务器 27.7 APM和计算限制操作 27.8 APM的注意事项 27.8.1 在没有线程池的前提下使用APM 27.8.2 总是调用EndXxx方法,而且只调用一次 27.8.3 调用EndXxx方法时总是使用相同的对象 27.8.4 为BeginXxx和EndXxx方法使用ref,out和params实参 27.8.5 不能取消异步I/O限制操作 27.8.6 内存消耗 27.8.7 有的I/O操作必须同步完成 27.8.8 FileStream特有的问题 27.9 I/O请求优先级 27.10 将IAsyncResult APM转换为Task 27.11 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 27.11.1 将EAP转换为Task 27.11.2 APM和EAP的对比 27.12 编程模型的泥沼 第28章 基元线同步构造 28.1 类库和线程安全 28.2 基元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构造 28.3 用户模式构造 28.3.1 易失构造 28.3.2 互锁构造 28.3.3 实现简单的Spin Lock 28.3.4 Interlocked Anything模式 28.4 内核模式构造 28.4.1 Event构造 28.4.2 Semaphore构造 28.4.3 Mutex构造 28.4.4 在一个内核构造可用时调用一个方法 第29章 混合线同步构造 29.1 一个简单的混合锁 29.2 自旋、线程所有权和递归 29.3 混合构造的大杂烩 29.3.1 ManualResetEventSlim和SemaphoreSlim类 29.3.2 Monitor类和同步块 29.3.3 ReaderWriterLockSlim类 29.3.4 OneManyLock类 29.3.5 CountdownEvent类 29.3.6 Barrier类 29.3.7 线同步构造小结 29.4 著名的双检锁技术 29.5 条件变量模式 29.6 用集合防止占有锁太长的时间 29.7 并发集合类
CLR.via.C#.(中文第3版)(自制详细书签) CLR via C#(第3版) Jeffrey Richter 著 周靖 译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页数:800 介绍 享有全球盛誉的编程专家Jeffrey Richter,这位与Microsoft .NET开发团队合作长达8年时间的资深顾问,在本书中和读者分享他编程生涯中积累的所有丰富经验和心得,他的独到、睿智的见解,他的远见卓识,为开发人员构建健壮、可靠和具有良好响应能力的应用程序与组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LR via C#(第3版) 》针对.NET Framework 4.0和多核编程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修订,是帮助读者深入探索和掌握公共语言运行时、C#和.NET开发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任何一种应用程序(如Microsoft Silverlight、ASP.NET、Windows Prensentation Foundation、Web服务和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良师益友。 本书涵括以下主题: · 构建、部署应用程序、组件和共享程序集,并对它们进行版本管理 · 理解基元类型、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行为,从而最高效地定义和使用它们 · 使用泛型和接口来定义可重用的算法 · 高效使用特定的CLR类型——委托、枚举、定制attribute、数组和字符串 · 理解垃圾回收器是如何管理内存资源的 · 使用线程池、任务、取消、计时器和异步I/O操作来设计响应性强、稳定性高和伸缩性大的解决方案 · 借助于异常处理来进行状态管理 · 使用CLR寄宿、AppDomain、程序集加载、反射和C#的dynamic类型来构造具有动态扩展能力的应用程序 本书作者作者Jeffrey Richter,.NET和Windows编程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和权威,以著述清楚明了,行文流水,言简意赅著称,在国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他的著作之一《Windows核心编程(第5版)》屡获殊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在国内因年销量过万而获得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2009年度全行业畅销书品种”称号。 目录 第1章 CLR的执行模型 1.1 将源代码编译成托管模块 1.2 将托管模块合并成程序集 1.3 加载公共语言运行时 1.4 执行程序集的代码 1.4.1 IL和验证 1.4.2 不安全的代码 1.5 本地代码生成器:NGen.exe 1.6 Framework类库 1.7 通用类型系统 1.8 公共语言规范 1.9 与非托管代码的互操作性 第2章 生成、打包、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及类型 2.1 .NET Framework部署目标 2.2 将类型生成到模块中 2.2.1 响应文件 2.3 元数据概述 2.4 将模块合并成程序集 2.4.1 使用Visual Studio IDE将程序集添加到项目中 2.4.2 使用程序集链接器 2.4.3 为程序集添加资源文件 2.5 程序集版本资源信息 2.5.1 版本号 2.6 语言文化 2.7 简单应用程序部署(私有部署的程序集) 2.8 简单管理控制(配置) 第3章 共享程序集和强命名程序集 3.1 两种程序集,两种部署 3.2 为程序集分配强名称 3.3 全局程序集缓存 3.4 在生成的程序集中引用一个强命名程序集 3.5 强命名程序集能防范篡改 3.6 延迟签名 3.7 私有部署强命名程序集 3.8 “运行时”如何解析类型引用 3.9 高级管理控制(配置) 3.9.1 发布者策略控制 第4章 类 型 基 础 4.1 所有类型都从System.Object派生 4.2 类型转换 4.2.1 使用C#的is和as操作符来转型 4.3 命名空间和程序集 4.4 运行时的相互联系 第5章 基元类型、引用类型和值类型 5.1 编程语言的基元类型 5.1.1 checked和unchecked基元类型操作 5.2 引用类型和值类型 5.3 值类型的装箱和拆箱 5.3.1 使用接口更改已装箱值类型中的字段(以及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 5.3.2 对象相等性和同一性 5.4 对象哈希码 5.5 dynamic基元类型 第6章 类型和成员基础 6.1 类型的各种成员 6.2 类型的可见性 6.2.1 友元程序集 6.3 成员的可访问性 6.4 静态类 6.5 分部类、结构和接口 6.6 组件、多态和版本控制 6.6.1 CLR如何调用虚方法、属性和事件 6.6.2 合理使用类型的可见性和成员的可访问性 6.6.3 对类型进行版本控制时的虚方法的处理 第7章 常量和字段 7.1 常量 7.2 字段 第8章 方法 8.1 实例构造器和类(引用类型) 8.2 实例构造器和结构(值类型) 8.3 类型构造器 8.3.1 类型构造器的性能 8.4 操作符重载方法 8.4.1 操作符和编程语言互操作性 8.5 转换操作符方法 8.6 扩展方法 8.6.1 规则和原则 8.6.2 用扩展方法扩展各种类型 8.6.3 ExtensionAttribute 8.7 分部方法 8.7.1 规则和原则 第9章 参 数 9.1 可选参数和命名参数 9.1.1 规则和原则 9.1.2 DefaultParameterValueAttribute和OptionalAttribute 9.2 隐式类型的局部变量 9.3 以传引用的方式向方法传递参数 9.4 向方法传递可变数量的参数 9.5 参数和返回类型的指导原则 9.6 常量性 第10章 属性 10.1 无参属性 10.1.1 自动实现的属性 10.1.2 合理定义属性 10.1.3 对象和集合初始化器 10.1.4 匿名类型 10.1.5 System.Tuple类型 10.2 有参属性 10.3 调用属性访问器方法时的性能 10.4 属性访问器的可访问性 10.5 泛型属性访问器方法 第11章 事件 11.1 设计要公开事件的类型 11.1.1 第一步:定义类型来容纳所有需要发送给事件通知接收者的附加信息 11.1.2 第二步:定义事件成员 11.1.3 第三步:定义负责引发事件的方法来通知事件的登记对象 11.1.4 第四步:定义方法将输入转化为期望事件 11.2 编译器如何实现事件 11.3 设计侦听事件的类型 11.4 显式实现事件 第12章 泛型 12.1 Framework类库中的泛型 12.2 Wintellect的Power Collections库 12.3 泛型基础结构 12.3.1 开放和封闭类型 12.3.2 泛型类型和继承 12.3.3 泛型类型同一性 12.3.4 代码爆炸 12.4 泛型接口 12.5 泛型委托 12.6 委托和接口的逆变和协变泛型类型实参 12.7 泛型方法 12.7.1 泛型方法和类型推断 12.8 泛型和其他成员 12.9 可验证性和约束 12.9.1 主要约束 12.9.2 次要约束 12.9.3 构造器约束 12.9.4 其他可验证性问题 第13章 接口 13.1 类和接口继承 13.2 定义接口 13.3 继承接口 13.4 关于调用接口方法的更多探讨 13.5 隐式和显式接口方法实现(幕后发生的事情) 13.6 泛型接口 13.7 泛型和接口约束 13.8 实现多个具有相同方法名和签名的接口 13.9 用显式接口方法实现来增强编译时类型安全性 13.10 谨慎使用显式接口方法实现 13.11 设计:基类还是接口? 第14章 字符、字符串和文本处理 14.1 字符 14.2 System.String类型 14.2.1 构造字符串 14.2.2 字符串是不可变的 14.2.3 比较字符串 14.2.4 字符串留用 14.2.5 字符串池 14.2.6 检查字符串中的字符和文本元素 14.2.7 其他字符串操作 14.3 高效率构造字符串 14.3.1 构造StringBuilder对象 14.3.2 StringBuilder的成员 14.4 获取对象的字符串表示:ToString 14.4.1 指定具体的格式和语言文化 14.4.2 将多个对象格式成一个字符串 14.4.3 提供定制格式化器 14.5 解析字符串来获取对象:Parse 14.6 编码:字符和字节的相互转换 14.6.1 字符和字节流的编码和解码 14.6.2 Base-64字符串编码和解码 14.7 安全字符串 第15章 枚举类型和位标志 15.1 枚举类型 15.2 位标志 15.3 向枚举类型添加方法 第16章 数组 16.1 初始化数组元素 16.2 数组转型 16.3 所有数组都隐式派生自System.Array 16.4 所有数组都隐式实现IEnumerable,Icollection和IList 16.5 数组的传递和返回 16.6 创建下限非0的数组 16.7 数组的访问性能 16.8 不安全的数组访问和固定大小的数组 第17章 委托 17.1 初识委托 17.2 用委托回调静态方法 17.3 用委托回调实例方法 17.4 委托揭秘 17.5 用委托回调许多方法(委托链) 17.5.1 C#对委托链的支持 17.5.2 取得对委托链调用的更多控制 17.6 委托定义太多啦(泛型委托) 17.7 C#为委托提供的简化语法 17.7.1 简化语法1:不需要构造委托对象 17.7.2 简化语法2:不需要定义回调方法 17.7.3 简化语法3:局部变量不需要手动包装到类中即可传给回调方法 17.8 委托和反射 第18章 定制attribute 18.1 使用定制attribute 18.2 定义自己的attribute类 18.3 attribute的构造器和字段/属性的数据类型 18.4 检测定制attribute 18.5 两个attribute实例的相互匹配 18.6 检测定制attribute时不创建从Attribute派生的对象 18.7 条件attribute类 第19章 可空值类型 19.1 C#对可空值类型的支持 19.2 C#的空接合操作符 19.3 CLR对可空值类型的特殊支持 19.3.1 可空值类型的装箱 19.3.2 可空值类型的拆箱 19.3.3 通过可空值类型调用GetType 19.3.4 通过可空值类型调用接口方法 第20章 异常和状态管理 20.1 定义“异常” 20.2 异常处理机制 20.2.1 try块 20.2.2 catch块 20.2.3 finally块 20.3 System.Exception类 20.4 FCL定义的异常类 20.5 抛出异常 20.6 定义自己的异常类 20.7 用可靠性换取开发效率 20.8 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 20.8.1 善用finally块 20.8.2 不要什么都捕捉 20.8.3 得体地从异常中恢复 20.8.4 发生不可恢复的异常时回滚部分完成的操作——维持状态 20.8.5 隐藏实现细节来维系契约 20.9 未处理的异常 20.10 对异常进行调试 20.11 异常处理的性能问题 20.12 约束执行区域(CER) 20.13 代码契约 第21章 自动内存管理(垃圾回收) 21.1 理解垃圾回收平台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1 从托管堆分配资源 21.2 垃圾回收算法 21.3 垃圾回收与调试 21.4 使用终结操作来释放本地资源 21.4.1 使用CriticalFinalizerObject类型确保终结 21.4.2 SafeHandle类型及其派生类型 21.4.3 使用SafeHandle类型与非托管代码进行互操作 21.5 对托管资源使用终结操作 21.6 什么会导致调用Finalize方法 21.7 终结揭秘 21.8 Dispose模式:强制对象清理资源 21.9 使用实现了Dispose模式的类型 21.10 C#的using语句 21.11 一个有趣的依赖性问题 21.12 手动监视和控制对象的生存期 21.13 对象复活 21.14 代 21.15 用于本地资源的其他垃圾回收功能 21.16 预测需求大量内存的操作能否成功 21.17 编程控制垃圾回收器 21.18 线程劫持 21.19 垃圾回收模式 21.20 大对象 21.21 监视垃圾回收 第22章 CLR寄宿和AppDomain 22.1 CLR寄宿 22.2 AppDomain 22.2.1 跨越AppDomain边界访问对象 22.3 卸载AppDomain 22.4 监视AppDomain 22.5 AppDomain FirstChance异常通知 22.6 宿主如何使用AppDomain 22.6.1 可执行应用程序 22.6.2 Microsoft Silverlight富Internet应用程序 22.6.3 Microsoft ASP.NET Web窗体和XML Web服务应用程序 22.6.4 Microsoft SQL Server 22.6.5 更多的用法只局限于你自己的想象力 22.7 高级宿主控制 22.7.1 使用托管代码管理CLR 22.7.2 编写健壮的宿主应用程序 22.7.3 宿主如何拿回它的线程 第23章 程序集加载和反射 23.1 程序集加载 23.2 使用反射构建动态可扩展应用程序 23.3 反射的性能 23.3.1 发现程序集中定义的类型 23.3.2 类型对象的准确含义 23.3.3 构建Exception派生类型的一个层次结构 23.3.4 构造类型的实例 23.4 设计支持加载项的应用程序 23.5 使用反射发现类型的成员 23.5.1 发现类型成员 23.5.2 BindingFlags:筛选返回的成员种类 23.5.3 发现类型的接口 23.5.4 调用类型的成员 23.5.5 一次绑定、多次调用 23.5.6 使用绑定句柄来减少进程的内存耗用 第24章 运行时序列化 24.1 序列化/反序列化快速入门 24.2 使类型可序列化 24.3 控制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24.4 格式化器如何序列化类型实例 24.5 控制序列化/反序列化的数据 24.5.1 如何在基类没有实现ISerializable的前提下定义一个实现它的类型 24.6 流上下文 24.7 将类型序列化为不同的类型以及将对象反序列化为不同的对象 24.8 序列化代理 24.8.1 代理选择器链 24.9 反序列化对象时重写程序集和/或类型 第25章 线程基础 25.1 Windows为什么要支持线程 25.2 线程开销 25.3 停止疯狂 25.4 CPU发展趋势 25.5 NUMA架构的机器 25.6 CLR线程和Windows线程 25.7 使用专用线程执行异步的计算限制操作 25.8 使用线程的理由 25.9 线调度和优先级 25.10 前台线程和后台线程 25.11 继续学习 第26章 计算限制的异步操作 26.1 CLR线程池基础 26.2 执行简单的计算限制操作 26.3 执行上下文 26.4 协作式取消 26.5 任务 26.5.1 等待任务完成并获取它的结果 26.5.2 取消任务 26.5.3 一个任务完成时自动启动一个新任务 26.5.4 任务可以启动子任务 26.5.5 任务内部揭秘 26.5.6 任务工厂 26.5.7 任务调度器 26.6 Parallel的静态For,ForEach和Invoke方法 26.7 并行语言集成查询(PLINQ) 26.8 执行定时计算限制操作 26.8.1 太多的计时器,太少的时间 26.9 线程池如何管理线程 26.9.1 设置线程池限制 26.9.2 如何管理工作者线程 26.10 缓存线和伪共享 第27章 I/O限制的异步操作 27.1 Windows如何执行I/O操作 27.2 CLR的异步编程模型(APM) 27.3 AsyncEnumerator类 27.4 APM和异常 27.5 应用程序及其线程处理模型 27.6 异步实现服务器 27.7 APM和计算限制操作 27.8 APM的注意事项 27.8.1 在没有线程池的前提下使用APM 27.8.2 总是调用EndXxx方法,而且只调用一次 27.8.3 调用EndXxx方法时总是使用相同的对象 27.8.4 为BeginXxx和EndXxx方法使用ref,out和params实参 27.8.5 不能取消异步I/O限制操作 27.8.6 内存消耗 27.8.7 有的I/O操作必须同步完成 27.8.8 FileStream特有的问题 27.9 I/O请求优先级 27.10 将IAsyncResult APM转换为Task 27.11 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 27.11.1 将EAP转换为Task 27.11.2 APM和EAP的对比 27.12 编程模型的泥沼 第28章 基元线同步构造 28.1 类库和线程安全 28.2 基元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构造 28.3 用户模式构造 28.3.1 易失构造 28.3.2 互锁构造 28.3.3 实现简单的Spin Lock 28.3.4 Interlocked Anything模式 28.4 内核模式构造 28.4.1 Event构造 28.4.2 Semaphore构造 28.4.3 Mutex构造 28.4.4 在一个内核构造可用时调用一个方法 第29章 混合线同步构造 29.1 一个简单的混合锁 29.2 自旋、线程所有权和递归 29.3 混合构造的大杂烩 29.3.1 ManualResetEventSlim和SemaphoreSlim类 29.3.2 Monitor类和同步块 29.3.3 ReaderWriterLockSlim类 29.3.4 OneManyLock类 29.3.5 CountdownEvent类 29.3.6 Barrier类 29.3.7 线同步构造小结 29.4 著名的双检锁技术 29.5 条件变量模式 29.6 用集合防止占有锁太长的时间 29.7 并发集合类
orchid是一个构建于强大的boost库基础上的C 库,类似于python下的gevent/eventlet,为用户提供基于协程的并发模型。 协程,顾名思义,协作式程序,其思想是,一系列互相依赖的协程间依次使用CPU,每次只有一个协程工作,而其他协程处于休眠状态。协程在控制离开时暂停执行,当控制再次进入时只能从离开的位置继续执行。 协程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程序组件,不仅被python、lua、ruby等脚本语言广泛采用,而且被新一代面向多核的编程语言如golang rust-lang等采用作为并发的基本单位。 协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用户空间线程,与传统的抢占式线程相比,有2个主要的优点: 与线程不同,协程是自己主动让出CPU,并交付他期望的下一个协程运行,而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系统调度打断。因此协程的使用更加清晰易懂,并且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锁机制。 与线程相比,协程的切换由程序控制,发生在用户空间而非内核空间,因此切换的代价非常的小。 green化 术语“green化”来自于python下著名的协程库greenlet,指改造IO对象以能和协程配合。某种意义上,协程与线程的关系类似与线程与进程的关系,多个协程会在同一个线程的上下文之中运行。因此,当出现IO操作的时候,为了能够与协程相互配合,只阻塞当前协程而非整个线程,需要将io对象“green化”。目前orchid提供的green化的io对象包括: tcp socket(还不支持udp) descriptor(目前仅支持非文件类型文件描述符,如管道和标准输入/输出,文件类型的支持会在以后版本添加) timer (定时器) signal (信号) chan:协程间通信 chan这个概念引用自golang的chan。每个协程是一个独立的执行单元,为了能够方便协程之间的通信/同步,orchid提供了chan这种机制。chan本质上是一个阻塞消息队列,后面我们将看到,chan不仅可以用于同一个调度器上的协程之间的通信,而且可以用于不同调度器上的协程之间的通信。 多核 建议使用的scheduler per cpu的的模型来支持多核的机器,即为每个CPU核心分配一个调度器,有多少核心就创建多少个调度器。不同调度器的协程之间也可以通过chan来通信。协程应该被创建在哪个调度器里由用户自己决定。 进一步信息请阅读doc目录下tutorial。如果您发现任何bug或者有任何改进意见,请联系ioriiod0@gmail.com 标签:orchid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