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异常

第57条:只针对异常的情况才使用异常


对于“状态测试方法”和“可识别的返回值”这两种做法,有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你在两者之中做出选择。如果对象将在缺少外部同步的情况下被并发访问,

或者可被外界改变状态,使用可被识别的返回值可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调用“状态测试”方法和调用对应的“状态相关”方法的时间间隔之中,对象的

状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单独的“状态测试”方法必须重复“状态相关”方法的工作,从性能的角度考虑,就应该使用可被识别的返回值。如果所有

其他方面都是等同的,那么“状态测试”方法则略优于可被识别的返回值。它提供了更好的可读性,对于使用不当的情形,可能更加易于检测和改正:如果

忘了去调用状态测试方法,状态相关的方法就会抛出异常,使这个Bug变得很明显;如果忘了去检查可识别的返回值,这个Bug就很难会被发现。

异常是为了在异常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不要将它们用于普通的控制流,也不要编写迫使它们这么做的API。


第58条:对可恢复的情况使用受检异常,对编程错误使用运行时异常


Java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三种可抛出结构(throwable):受检的异常(checked  exception)、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和错误(error)。

在决定使用受检的异常或是未受检的异常时,主要的原则是:如果期望调用者能够适当地恢复,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使用受检的异常。通过抛出受检的异常,

强迫调用者在一个catch子句中处理该异常,或者将它传播出去。因此,方法中声明要抛出的每个受检的异常,都是对API用户的一种潜在指示:与异常相关联

的条件是调用这个方法的一种可能的结果。

用运行时异常来表明编程错误。大多数的运行时异常都表示前提违例(precondition violation)。所谓前提违例是指API的客户没有遵守API规范建立的约定。

你实现的所有未受检的抛出结构都应该是RuntimeException的子类(直接的或者间接的)。


第59条:避免不必要地使用受检的异常


受检的异常是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一项很好的特性。与返回代码不同,它们强迫程序员处理异常的条件,大大增强了可靠性。也就是说,过分使用受检的

异常会使API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如果方法抛出一个或者多个受检的异常,调用该方法的代码就必须在一个或者多个catch块中处理这些异常,或者它

必须声明它抛出这些异常,并让它们传播出去。无论哪种方法,都给程序员增添了不可忽视的负担。


第60条:优先使用标准的异常


最常见的可重用异常: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非null的参数值不正确

IllegalStateException                        对于方法调用而言,对象状态不合适

NullPointerException                        在禁止使用null的情况下参数值为null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下标参数值越界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在禁止并发修改的情况下,检测到对象的并发修改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对象不支持用户请求的方法


第61条:抛出与抽象相对应的异常


更高层的实现应该捕获底层的异常,同时抛出可以按照高层抽象进行解释的异常。这种做法被称为异常转译(exception translation)

尽管异常转译与不加选择地从低层传递异常的做法相比有所改进,但是它也不能被滥用。

如果不能阻止或者处理来自更低层的异常,一般的做法是使用异常转译,除非低层方法碰巧可以保证它抛出的所有异常对高层也合适

才可以将异常从低层传播到高层。异常链对高层和低层都提供了最佳的功能:它允许抛出适当的高层异常,同时又能捕获底层的原因

进行失败分析。


第62条:每个方法抛出的异常都要有文档


始终要单独地声明受检的异常,并且利用Javadoc的@throws标记,准确地记录下抛出每个异常的条件。

使用Javadoc的@throws标签记录下一个方法可能抛出的每个未受检异常,但是不要使用throws关键字未受检的异常包含在方法的声明中。

如果一个类中的许多方法处于同样的原因而抛出同一个异常,在该类的文档注释中对这个异常建立文档,这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为每个方法

单独建立文档。

要为你编写的每个方法所能抛出的每个异常建立文档。对于未受检和受检的异常,以及对于抽象的和具体的方法也都一样。要为每个受检异常

提供单独的throws子句,不要为未受检的异常提供throws子句。如果没有为可以抛出的异常建立文档,其他人就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有效地

使用你的类和接口。


第63条:在细节消息中包含能捕获失败的信息


为了捕获失败,异常的细节信息应该包含所有“对该异常有贡献”的参数和域的值。


第64条:努力使失败保持原子性


当对象抛出异常之后,通常我们期望这个对象仍然保持在一种定义良好的可用状态之中,即使失败是发生在执行某个操作的过程中间。对于受检的异常

而言,这尤为重要,因为调用者期望能从这种异常中进行恢复。一般而言,失败的方法调用应该使对象保持在被调用之前的状态。具有这种属性的方法

被称为具有失败原子性。

对于在可变对象上执行操作的方法,获得失败原子性最常见的办法是,在执行操作之前检查参数的有效性。这可以使得在对象的状态被修改之前,先

抛出适当的异常。

一种类似的获得失败原子性的办法是,调整计算处理过程的顺序,使得任何可能会失败的计算部分都在对象状态被修改之前发生。如果对参数的检查只有

执行了部分计算之后才能进行,这种办法实际上就是上一种办法的自然扩展。

第三种获得失败原子性的办法远远没有那么常用,做法是编写一段恢复代码(recovery code),由它来拦截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失败,以及使对象回滚到操作

开始之前的状态上。这种办法主要用于永久性的数据结构。

最后一种获得失败原子性的办法是,在对象的一份临时拷贝上执行操作,当操作完成之后再用临时拷贝中的结果代替对象的内容。如果数据保存在临时的数据

结构中,计算过程会更加迅速,使用这种办法就是件很自然的事。


第65条:不要忽略异常


不管异常代表了可预见的异常条件,还是编程错误,用空的catch块忽略它,将会导致程序在遇到错误的情况下悄然地执行下去。然后,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点上,

当程序不能再容忍与错误源明显相关的问题时,它就会失败。正确地处理异常能够彻底挽回失败。只要将异常传播给外界,至少会导致程序迅速地失败,从而

保留了有助于调试该失败条件的信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