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写作235/1000天
在一次科技峰会上,马云被问到如何在亿万观众面前侃侃而谈,他笑着说:“你不需要为别人而说,你要为自己而讲。”
可许多人却因害怕别人的评价,选择沉默,即使心中有万千思绪,嘴上却不敢开口
这种“怯场恐惧”像一道无形的墙,困住了无数人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轻松自在地在公众面前表达,而有些人却每到关键时刻手心冒汗、语无伦次?
是什么挡住了你的声音呢?
如何从“怯场”跨越到“自在”呢
一、打破心理壁垒:理解自信的来源
-
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自信的背后,是经验与认知的叠加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实践与认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自信源于对自身能力的信任,这种信任又是一次次的尝试和总结的结果
最高级的做法,其实就是无条件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没有理由
实在要找个理由,那就是自信可以让自己表现得更好,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好,那就必须相信自己,没别的了
-
聚焦内在目标,而非外在评价
许多人因“害怕出丑”而无法表达自如其实应该改变视角,把发言看作一次分享,而非考核
放下思想的负担,好不好自己说的算,而不是别人的评价
建立自我评价系统
-
觉察潜意识,突破“隐藏剧本”
内心深处的负面信念往往主导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够好,那么再多的技巧都难以根治问题
可以多做冥想和正念训练,这能够帮助你察觉并重塑自信的信念
二、公众表达的策略与实践
-
“三步法”打造表达框架:
在公众场合表达时,明确结构是让人信服的关键-
开头抓住注意力: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或用悬念引导
-
中间传递信息:用清晰的逻辑逐步展开内容
-
结尾强化记忆:总结重点并提出行动号召
-
-
模拟压力情境,进行演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逼真的模拟”是提升表现的重要手段。可以尝试:-
镜子练习: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姿态
-
录音或录像:回顾自己的表现,优化语言和非语言表达
-
小范围练习:先从熟人圈子开始,逐渐扩大听众规模
-
-
身体语言,提升说服力
TED演讲导师指出,自信的肢体语言能放大你的声音:-
站姿挺拔,眼神交流
-
适度手势,增强表达效果
-
三、战胜怯场的心态修炼
-
分散注意力,聚焦外界
许多人在公众场合表达时会放大自己的焦虑
试着将注意力转向“观众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可能的失误”
-
适度紧张,让表现更出色
紧张并非敌人,它是能量的象征。《孙子兵法》中提到,战斗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恰当的“紧张度”。利用深呼吸调节情绪,让焦虑成为动力 -
小胜利累积大信心
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建立起来。尝试在日常小场合发言,从一次成功的表达中收获信心
四、终极修炼:与自己和解
自信不仅仅是表达技巧,更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心之力,胜于技之巧。”
通过冥想、正念训练和自我对话,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感受内心的力量
只有真正相信自己,你的声音才能自然而然地充满力量
从小处着手,专注于每一次发言的“意义”,而非“结果”
你害怕失败的每一秒,都是在浪费赢得掌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