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ange()函数的理解及代码解释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内置函数Range()的三种创建方法:单参数、双参数和三参数。Range()函数用于生成整数序列,序列范围是左闭右开,并可根据需要设置起始点、结束点和步长。通过代码验证展示了不同参数下Range()函数的使用效果,同时展示了如何利用'in'或'not in'判断整数是否在序列中。此外,还强调了Range()对象在内存占用上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Range()函数理解

Range()函数是python中的一个内置函数,和intput(),print()类似。它的作用是按照某种规则来创建一个整数序列对象,共有三种创建方法,本文将会讲解这三种方法以及使用相关的代码解释。

(二)单参数创建

单参数创建格式:range(stop);创建一个从0-stop之间的整数序列,步长为1。

对于这种创建方法,有几项注意事项:

1)这个整数序列范围实际上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左闭右开区间,即[0,stop),取不到stop这个整数。例如stop=10,则为[0,10)。用range(10)的话,结果应该为整数序列[0,1,2,3,4,5,6,7,8,9]

2)单参数创建,默认起始点为0,从0开始,到10结束(取不到10)

代码验证:(list()函数是列出对象序列的含义)

结果:

(二)双参数创建

双参数创建格式:range(start,stop);创建一个从start-stop之间的整数序列,步长为1。同理,范围是[start,stop)。用range(1,10)的话,结果应该为整数序列[1,2,3,4,5,6,7,8,9]

代码验证:

 

结果:

 

(三)三参数创建

三参数创建格式:range(start,stop,step);创建一个从start-stop之间的整数序列,步长为step。同理,范围是[start,stop),只是步长变化了,不是默认的1,为设置的step。用range(2,10,2)的话,结果应该为整数序列[2,4,6,8]。

代码验证:

结果:

(四)补充内容

利用”in或not in“判断指定的整数是否存在于序列中

代码验证:

 

结果:

 

(五)Range()函数的优势及代码验证

range函数的优点:不管range对象表示的序列有多长,所有range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是相同的,因为仅仅需要存储,start,stop,step,只有用到ranged对象时,才会计算序列中的相关元素。

代码验证:(sys.getsizeof()是用于求对象的存储空间大小)

结果为:

 注:部分参考于马士兵老师python视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