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简介
由于CSDN创作没有收益,以后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尧字节,英文名字为TSparks,欢迎大家关注,还有CSDN的兄弟,转发著名出处,不要把别人辛苦些的,拿来当原创!
在AI中,智能体(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所处环境,并基于感知信息自主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实体。这个实体可以是软件程序,如聊天机器人;也可以是物理实体,如智能机器人。它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
说人话就是:像人类一样自动感知环境,独立完成任务,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
本次要从零开始利用coze平台,制作一个能够自动根据输入的书名和提示信息,生成一篇读书摘要的文章,并且自动配置好图。如果只是写篇读书摘要,现在几乎任何一个AI都能够生成,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极少有AI还能自动配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这个智能体的存在的价值。更大的意义是可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智能体,抛砖引玉,开拓下思路。
准备工作:
-
准备好一个注册好的飞书账号,作用是用于存放最终我们生成的文章;
-
请在Coze 网址
https://www.coze.cn/
上完成注册,注册简单,不再赘述; -
其他有电脑有手就行了:)。
二 智能体编制步骤
在Coze平台上,智能体的编制有很多种方式,这次是采用工作流的方式。
整个编制智能体的过程类似scratch拖拽式编程,整体难度非常低。Coze 把一个个功能模块做成一个个节点,比如条件判断、循环、代码执行、大模型等,把一些外部功能,比如去豆瓣搜书啊、搜索图片啊这些做成一个个插件,同样可以作为整个智能体的节点,接着做的就是连线了,所连的线即执行的流程,类似编程里面的过程式编程,然后设置好输入和输出变量,将整个数据流在我们的拼接的工作流中串起来就可以了。
先看下编制好的工作流,有个直观的了解,仅仅使用9个节点即可以完成这个智能体的开发,可以说是非常简单方便。
2.1 工作流创建
首先在浏览器登录:https://www.coze.cn/
平台,然后在工作空间创建工作流,如下:
填写基本信息创建工作流,这没什么好说的,记得工作流名字起个英文即可,我用的是拼音:)。
2.2 配置工作流
像程序员开始写程序前,需要有个整体的实现思路,同样我们也需要先有个思路,我的想法是通过用户输入书名、提示信息和飞书文件夹的token(创建文件鉴权需要),然后先给大模型生成读书摘要,另外通过书名我们到豆瓣上去查询这本书的图片信息,作为我们图片之一,光有一个图片挺单调的,我们另外需要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图片,最后生成一篇markdown格式的文章存入飞书中。
有了思路那就开搞:
-
配置开始节点 开始节点可以配置输入多个变量,这里面配置三个:
-
feishu_folder,飞书文件夹的token;
-
bookname ,我们要写摘要的书名;
-
prompt即提示词,对写的摘要的要求;
-
配置豆瓣查询插件 添加插件的步骤如下,点击插件后,再选择
输入"豆瓣”进行插件搜索,再接着点击添加,将插件引入到我们的工作流中:
接着我们要配置豆瓣搜书插件的输入值,这个插件的book_name参数,直接取自我们的输入里面的bookname,这个输入框点击后,能选择我们所有节点的参数,很强大,如下图,后面类似的操作不再赘述。
-
配置DeepSeek-R1大模型 用这个大模型来帮我们生成书籍的摘要内容,也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大模型可以直接添加,不用在插件地方点击。
引入工作流的大模型可以进行改名,便于我们在引入变量的时候好识别,这个大模型就叫摘要生成大模型吧。
大模型选择DeekSeek-R1,配置好参数,如下图,系统提示词比较多,我直接给出来,不想动手的朋友可以直接复制,如果改了变量名,记得要将系统提示词花括号内的变量名改下。 系统提示词:
你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超级大佬,非常善于总结,写读书摘要类的爆火文章,篇篇爆火。
用户提示词:
现在根据{{bookname}}这个书名,结合用户的提示词{{input}},来写一篇即将破十万点击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摘要读后感,要求将书中的内容进行精炼总结,且能以风趣的口吻来完成不低于800字的读后感,以markdown格式输出
写作大模型
为了等待模型执行完毕,我们可以加个变量聚合节点,目的是为了等待两个分支执行完毕,我不知道理解对不对哈,应该是没大问题的。
-
添加聚合变量节点 选择一个变量聚合节点,加入到工作量,如下图方式点击:
变量聚合节点比较简单,把前面需要配置的节点输出总结下,配置如下,注意book_image来自豆瓣查书的输出,这个后面我们插入我们摘要的地方要用。
-
文字配图节点 对于一篇关于读书摘要总结,如果能多配置两张图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增加个节点,这个节点那主要完成以文字生成图的功能,如下图,值得说的是现在插件市场变化挺快的,插件经常改名字,有时候以前用过的插件,再找就找不到了,可以在节点位置点击查看详情,就了解到了这个插件具体内容。
添加文字配图节点
将我们生成的摘要作为输入的文本,让其自动生成图片,具体如下图:
插件详情查看方法
-
将图片插入到文章中节点 我们现在有了,我们输入的书名的图片信息(豆瓣查的),还有就是一篇markdown格式的摘要,以及以这个摘要生成的配图,是时候需要将这几个内容组合起来了。如何组合那,我也不知道,不过AI知道,让它来帮我们组合吧,所以我们再次创建一个大模型节点(其实这里面也可以通过代码来实现,不过不够灵活)。 这次引入的模型直接用默认的即可,不用DeekSeek-R1模型,然后将输入变量汇聚, 再写上系统提示词: ··· 你是个善于配图的高级文章编辑,善于将图片插入到文章的合适为止,且只做事不废话 ··· 和用户提示词:
现在有一篇关于{{bookname}},这本书的摘要{{content}},还有书的封面图{{bookimage}}, 以及内容生成的图片{{textimage}},请将这两个图插入markdown格式的摘要中{{content}},输出markdown格式的配图后的文章,不要输出多余内容,只插图,不更改原来的文章内容。
组合大模型
-
文章标题生成节点 文章的标题很重要,所以我们可以再加个大模型,让他根据我们的文章内容,给文章起个好的标题,如下图。 输出变量名我们可以改下成titleName,图中我未改。
8.飞书文章生成 文章准备好了,标题准备好了,下一步就是生成飞书的文章,可以调用飞书的一个插件,首次调用会在飞书上提示安装扣子,且要进行点击授权,这个步骤我就不写了。 另外需要在飞书的云盘里面创建一个文件夹,比如叫公众号文章,如下图:
点击这个文件夹,在浏览器里面会有个url地址,取folder后面的内容,如下图,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参数:feishu_folder 需要保密。
按照下图的顺序点击,来获取飞书创建文章的插件,引入到我们的工作流中:
创建文档输入配置:
-
文章内容来自组合大模型的输入;
-
文章标题来自起名大模型的输出;
-
folder_token来自我们开始的输入
-
将生成文档url给结束节点 飞书文档生成后,将url发送给结束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使用的时候,直接点这个url来查看文章了。
三 测试智能体
3.1 基本测试
点击试运行,输入相关参数,就可以运行了,工作流运行到哪个节点,哪个地方的线就会变成动态的虚线,非常直观,运行过的节点,还可以查看输入和输出,便于我们直观的看到结果,对于我们调试来说帮助很大,类似编程里面每个函数的输入和输出都给你了。 试运行参数配置如下,我们可以勾选,保存这个数据为测试集,便于下次直接测试。
如下图:
工作流运行到的位置展示:
很可惜这次运行失败,主要是生成图的地方有问题,我们看到具体的报错信息,500错误,估计服务器有问题。
连续运行两次均失败了,也许用的人太多,更换个插件吧,这正是我们测试的必要;
3.2 替换插件再次运行
为新增加的图片生成插件配置:
再次运行成功,可以看到左上角有运行的时间,每个节点下面都显示运行成功,还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试运行最后的输出结果:
让我们来看看最终生成文章的效果图:
文中也给出了配图:
3.3 改进文章
这篇生成的文章基本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但是有几个问题:
-
标题问题,直接给出了多个标题,我们只需要一个标题;
-
图片插入文章的每个段落。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给标题命名大模型点提示,让它只生成一个标题; 第二个问题,也是给组合模型一点提示,让它将图片只插入一个位置。 第一个提示语改造:
现在有一篇关于{{bookname}},这本书的摘要{{content}},还有书的封面图{{bookimage}}, 以及内容生成的图片{{textimage}},请将这两个图插入markdown格式的摘要中{{content}},输出markdown格式的配图后的文章,每张图片只插入一次,不要输出多余内容,只插图,不更改原来的文章内容。
第二个提示语改造:
请根据文章内容{{content}},给文章起个名字,要求吸引眼球而且比较精炼,直接输出你觉得最好的标题,不要多个标题
再次运行看看效果,标题正常了
文中也有一张配图:
至此我们的目标基本完成,如果需要发布,点击右上角的发布即可。
四 总结
我们一起,见证了一个智能体的诞生,说是智能体是夸张点的说法,如果这个智能体在设置好参数后,比如设置好一堆书名,每天生成一篇摘要文章,然后自动帮我们发到各个自媒体平台上去,才算真正的智能体,现在还是半自动。但是仍然是有意义的,将互联网的各个能力组合起来,自动干些事情,想想就觉得前景远大,以后这些发布后的智能体,可以免费或收费使用,然后Coze再做提成,这又是一门好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