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的起源和发展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或post-humanism)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对人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传统人性观念的批判与重构。以下是对后人类主义的详细解读:

一、定义与起源

  • 定义:后人类主义是对人文主义之后或超越了人文主义的一种理论或思潮。它有两种主要的解释方向,一是强调在人文主义之后的批判与反思(post-humanism),二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未来形态的探索(posthuman-ism)。
  • 起源:后人类主义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科学家和学者以大脑科学、神经药理学、生物克隆技术、基因修复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等的新发展为基础,提出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实验性探索活动。

二、主要观点与理论

  1. 批判与解构
    • 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后人类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进行了解构,试图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等关于人的神话。它认为人的概念是近代以来的人为建构,缺乏足够的合法性基础。
    • 对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拒斥:后人类主义者援引福柯等人的观点,认为并没有普遍的人性或是先验性的人之本质来定义人的存在,人的建构伴随着对诸多人类及非人类他者的压制。同时,他们拒斥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非人类存在之间的平等性。
  2. 重构与建构
    • 新型人类主体性的建构:后人类主义主张用一种新型人类主体性取代人文主义对于人之主体性的界定。这种新型主体性强调人的杂糅性、共生性和动态生成性。例如,哈拉维提出的赛博格概念就是一种介于人与机器之间的阈限存在,既是人又是机器,同时既非人也非机器。
    • 世界观和伦理主张的重构:后人类主义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解构和批判,提出了一套新的世界观和伦理主张。它强调人与其他物种甚至非生命物质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人类主体同环境之间的共生性。
  3. 科技与人类的未来
    • 科技的影响:后人类主义认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存在形态和生存方式。
    • 后人类的设想:后人类主义者设想了一个由技术加工或电子化、信息化作用形成的人造人世界。这些人造人将拥有超越普通人类的体能、智能和心理素质,成为后人类时代的主体。

三、影响与争议

  • 积极影响:后人类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人类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它鼓励我们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 争议与批评:然而,后人类主义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批评。一些人担心它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导致部分人群沦为“无用阶层”。同时,也有人批评它过于乐观地看待科技的发展前景,忽视了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四、结论

后人类主义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概念。它通过对传统观念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思考人类自身的存在和未来。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和理性,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

  • 5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徐礼昭|商派软件市场负责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