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接口设计
1. UART电路设计
三线串口设计:
单线串口设计:
模拟开关/多路复用器作用过程:
ENB为逻辑控制信号,当ENB输入为1时,A1与B联通;当ENB输入为0时,A2与B联通。
TTL接口滤波退耦:
TTL防倒灌:
TTL接口ESD防护:
TTL隔离:
RS232、RS485和RS422联系与区别
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信号采用负逻辑电平、单端传输方式工作。通过一根信号线发送,一根信号线接收,加上一根地线,RS-232 可实现全双工通信。由于单端传输方式抗干扰能力差,导致RS-232标准通信距离短(小于15 米),数据传输速率低等问题。另外RS-232仅支持一对一通信,存在无法实现多个设备互联的缺点。
RS-422 由 RS-232 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 RS-232 之不足而提出的。RS-422 采用差分传输(又称平衡传输)方式,将最大传输速率提高到 10Mbps;当传输速率在100kbps 以下时,传输距离可达 1200 米。由于采用差分传输方式,RS422 需要4根信号线来实现全双工通信,两根用于发送、两根用于接收,一般会再加上一根地线。RS-422 允许在一条传输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从而实现单个设备发送,多个设备接收的功能。
为扩展应用范围,在 RS-422 基础上又制定了 RS-485 标准。RS-485同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但是RS-485只有2根信号线,由发送和接收共用,因此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RS-485 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各设备通过使能信号控制发送和接收过程。
2. RS232电路设计
2.1基本介绍:
RS232是将串口信号转换为负逻辑输出。
所以RS232的实际电平是±(3~15V)。
RS232的缺点:
3针串口设计
为什么要在RS232芯片的的TX端加上拉电阻,而RX端一般不加上拉电阻呢?
根据手册提供的芯片内部结构,RX端口有一个下拉5k的电阻,经过反向器后输出高电平,所以一搬在RX端不需要加上拉电阻;
TX的空闲的电平默认为高电平,所以加一个上拉电阻。
2.2电路设计
RS232极简设计:
优化设计:
3针RS232与RJ45设计:
9针RS232串口设计:
常规设计:
每个接口串联100Ω电阻,防止反射和过冲;每个端口并联47pF的电容增加传输时延,使信号过缓,减少毛刺。
高等级防护设计:
将串联的电阻换成可恢复保险丝;将并联电容换成TVS。
9针RS232与RJ45接口设计:
3. RS485电路设计
3.1基本介绍
为什么需要加终端电阻?
3.2电路设计
为什么要加上下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如何选择?
是否需要接上下拉取决于设备工作环境是否会导致总线压差发生变化,以及上下拉电阻阻值是否会影响压差变化。
桩线长度要求:
3.3电路设计
隔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