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物理学

目录

《初中物理》

1,牛顿第一定律

2,压强

3,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

4,做功、机械能

5,杠杆、滑轮

​6,内能

7,能量守恒定律

8,电流、电路

9,电压、电阻

10,欧姆定律

11,电功率、焦耳定律

12,家庭用电

13,电生磁、安培定则、磁生电

14,电磁波

15,能源、核能

《高中物理必修》

1,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

2,弹力、摩擦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牛顿三大定律

5,曲线运动

6,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

7,宇宙航行

8,动能、机械能

9,电荷、静电场

10,电势、电压、电容

11,电流,电阻

12,电路

13,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选修》

1,电磁感应

2,交流电

3,分子运动

4,气体、固体、液体

​5,热力学定律

6,机械振动、机械波

7,光

8,相对论

9,动量守恒

10,原子核、粒子


一,初中物理

1,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压强

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符号为p。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

液体压强:

 用液压测气压:

 压强总结:

3,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

4,做功、机械能

做功(work)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W=FS cosα  (α是力F的方向与位移S的方向的夹角)

5,杠杆、滑轮

​6,内能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

内能(internal energy)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是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总和的统计平均值。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以及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用符号c表示,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7,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8,电流、电路

9,电压、电阻

10,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Ohm's law)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1,电功率、焦耳定律

 

12,家庭用电

13,电生磁、安培定则、磁生电

 

14,电磁波

 

15,能源、核能

二,高中物理必修

1,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_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x=v_0t+1/2*at^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2ax=vt^2-v_0^2

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9.8m/s2

2,弹力、摩擦力

胡克定律:F=-kx,弹性k是常数,x是形变长度。

滑动摩擦力:F=uF_N,动摩擦因数u是常数,FN是压力。

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

类似复数的加减。

4,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于是力有了牛顿这个单位。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5,曲线运动

平抛、圆周运动 略。

向心加速度,也叫做法向加速度,是质点作曲线运动时,指向圆心(曲率中心)的加速度,与曲线切线方向垂直。

6,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

开普勒三定律:

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可以推出万有引力定律:

F=G\frac{m_1m_2}{r^2},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

7,宇宙航行

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7.9千米/秒。

第二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约为11.2千米/秒。

第三宇宙速度又称为脱离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约为16.7km/s

8,动能、机械能

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势能可以是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在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9,电荷、静电场

电荷守恒定律: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其中所有电荷的代数和永远保持不变。

元电荷:单个电子的电荷量,e=1.6 * 10^(-19) C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

静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

点电场:点电场中距离为r的位置的强度公式E=kQ/r^2

电场叠加:多个电场的矢量和

电场线:描绘各处电场强度和方向的整体形态规律。

10,电势、电压、电容

电势:在电场中,某点电荷的电势能跟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叫做这点的电势。

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地球重力场线指向球心)

电势差也叫电压。

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距离的乘积。

电容器: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电容: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

11,电流,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

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匀导体,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rho是该材料的电阻率常数。

   

超导:指导体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状态。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12,电路

串联电路: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流过每个电阻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分电流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分电阻倒数之和。

功率: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P=UI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欧姆定律: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E/(R+r)  其中电动势E=U内+U外,U内=Ir,U外=IR=E-Ir,而E和r是固定的,这个公式可以解释为什么I增大时U外减小。

13,电磁感应

电生磁:一条直的金属导线通过电流,那么在导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圆形磁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磁场方向的判定需要右手螺旋定则。

磁生电(电磁感应):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振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其粒子形态称为光子。

能量子:带电微粒的最小能量值,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电磁波频率。能量子就是光子。

三,高中物理选修

1,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互感:当一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临近的另一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自感: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周围的磁场就随着变化,并由此产生磁通量的变化,因而在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此电动势即自感电动势。

2,交流电

 扼流圈:低频扼流圈通直流,阻交流,高频扼流圈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变压器:互感的2个线圈

3,分子运动

分子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分子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内能:包括分子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以及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

4,气体、固体、液体

玻意耳定律: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体积一定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它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各向异性即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

非晶体的微观结构和一般液体很像,不具备各向异性。而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殊液体,叫液晶。

液体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5,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物体所作的功的总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在任何自然状态中,一个独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系统的熵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趋于定值。而对于完美晶体,这个定值为零。(所谓“完美晶体”是指没有任何缺陷的规则晶体)。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过程把一个物体降到绝对零度。

6,机械振动、机械波

简谐运动:一种由自身系统性质决定的周期性运动(如单摆运动和弹簧振子运动)。实际上简谐振动就是正弦振动。

回复力:使振动物体返回平衡位置并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力。

单摆周期:

共振: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波谷。只有横波有偏振现象。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有密部、疏部。

波的衍射: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

波的干涉: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相遇时发生叠加或抵消从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

多普勒效应: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惠更斯原理:球形波面上的每一点(面源)都是一个次级球面波的子波源,子波的波速与频率等于初级波的波速和频率,此后每一时刻的子波波面的包络就是该时刻总的波动的波面。

7,光

光学

8,相对论

相对论

9,动量守恒

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动量定理: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动量守恒: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0,原子核、粒子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所有亚原子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媒介子三种,而所有粒子又都有对应的反粒子,自旋相同,电荷相反。

(1)强子:所有受到强相互作用影响的亚原子粒子。

强子又分为介子(自旋为整数)和重子(自旋为半奇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重子。

(2)轻子:不受到强相互作用影响的亚原子粒子。

一共6种轻子:电子、μ子、τ粒子和与之相应的中微子。

(3)媒介子: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光子、胶子是媒介子。

夸克不是粒子,但它能组成强子,强子是夸克、反夸克、胶子组成的。一共有6种夸克,夸克无法单独存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