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 工程概况 1
1.1设计资料 1
1.2方案比选 1
1.3桥跨结构图式及尺寸拟定 3
2 荷载内力计算 6
2.1恒载内力计算 6
2.2活载内力计算 9
2.3温度作用荷载计算 15
3 预应力钢束设计 18
3.1估算预应力钢束 18
3.2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1
4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24
4.1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24
4.2 有效预应力计算 32
5 次内力计算 34
5.1徐变次内力 34
5.2收缩次内力 35
5.3预应力次内力 36
5.4支座不均匀沉降次内力 37
6 内力组合 39
6.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9
6.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41
7 截面验算 44
7.1施工阶段截面应力验算 44
7.2承载能力极限截面强度验算 46
7.3正常使用阶段截面应力验算 49
7.3验算结论 50
8 施工组织设计 51
8.1主梁分段与施工阶段的划分 51
8.2主梁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52
总结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附录 57
1 工程概况
1.1设计资料
1.1.1设计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桥梁宽度:全桥宽20m=2.5m(人行道及栏杆)+15m(净桥宽)+2.5m(人行道及栏杆);
设计洪水频率:1/300;
通航标准:通航水位2.44m,设计通航孔底宽40m,高6.5m。
1.1.2材料规格
混凝土规格见表1.1:
表1.1 混凝土规格表
混凝土标号 部位
C50 主桥箱梁
C40 主墩墩身、横梁
C30 支座垫石、承台
C25 桩基
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钢材
1)预应力钢绞线:符合美国ASTM416-98标准,270K级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弹性模量=19500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
2)普通钢筋:钢筋直径≥12mm者为HRB335钢筋,直径≤10mm者为R235钢筋。技术条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其他钢材:钢板、检测管及焊条等,均应符合相应国际规定及满足设计、施工需求。
1.1.3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1.2方案比选
本次桥梁设计从功能、安全、经济与美观的角度通过对拱桥、连续刚构和斜拉桥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佳的桥梁设计方案[1]:
1.2.1从功能方面比较
拱桥:行车平顺、通畅、安全,满足通航要求;在城市景点或旅游地区,为配合当地景观而常采用之;
连续刚构:梁保持连续,无伸缩缝,行车平顺舒适;桥下净空大,可满足通航要求;
斜拉桥:主梁在斜拉索的各点支承作用下,大大增大了其跨越能力,行车性能亦较好,可满足通航要求。
1.2.2从安全方面比较
拱桥:对地基基础要求较高,多孔连续拱桥相互影响,对整体结构不利;建筑高度较高时,对拱桥稳定不利;
连续刚构:采用墩梁固结,提高了结构的刚性;对常年温差、基础变形和日照温度较敏感;
斜拉桥:斜拉桥结构轻巧柔细,在车辆运行、地震和风力作用下,必然会引起桥梁震动,轻则影响行车,行人舒适,重则使桥梁毁坏。
1.2.3从经济方面比较
拱桥:有水平推力的拱桥,对地基基础要求较高,修建时需要有较大的墩、台和良好的地基,从而加大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造价较高;
连续刚构:无须设支座;设计技术成熟,施工简便,无须大型施工设备和工具,可充分降低施工成本;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包含着很多设计变量,不仅设计困难,而且施工也较为复杂,并且建成后养护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