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光伏发电的背景与意义 1
1.2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1
1.3国内外光伏行业的现状 3
1.3.1国内光伏现状 3
1.3.2国外光伏现状 3
1.4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4
1.5光伏发电原理 5
1.5.1光生伏特效应 5
1.5.2发电原理 5
1.5.3光伏电池 6
1.6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6
1.7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6
1.8光伏系统在建筑上的应用 7
1.9本章小结 7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报告 8
2.1项目概况 8
2.1.1地理位置 8
2.1.2气候特点 8
2.1.3搭建概况 9
2.1.4示范目标 9
2.2主要内容 11
2.2.1用电负荷情况 11
2.2.2总体设计原则 11
2.2.3并网原理 12
第三章 5KW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14
3.1电池板数量计算 14
3.2初步选择搭建地 14
3.3太阳仰角、方位角与阴影 15
3.4搭建地点附近环境的检查 15
3.5发电矩阵位置具体确定 15
3.6热斑效应的成因与防治 16
3.7光伏电池组件的具体搭建 17
3.8保护措施 18
3.9本章小结 20
第四章系统设备与模拟结果 20
4.1主要设备 21
4.1.1太阳能电池组件 21
4.1.2光伏并网逆变器 23
4.1.3双向电表 24
4.2配电系统设计 25
4.3模拟结果 28
4.4本章小结 31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2.2主要内容
2.2.1用电负荷情况
本设计光伏系统采用自发自用、用剩下的电输送到电网的形式,原则上应该上应综合尽量考虑用电负荷情况以使光伏系统所发电能能被用户负载完全消耗。
由于地处学校,所以平时用电量很大,正常能用完,但是周末和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基本不用电,此时就可以把电卖入电网。
2.2.2总体设计原则
1)整体性
我们必须要把光伏和房屋完全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设计,不然就不能把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达到资源最省。
2)美观性
我们建设电站,不仅仅是为了发电的,同时还是要给人居住使用的,所以,外观肯定要弄的漂亮一点,不然谁会乐意居住呢?只有考虑到了美观性,设计出优美的形式,才能使使用者身心愉悦。
3)技术性
仅仅考虑前两个原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考虑技术条件。没有技术的支撑,一切都如同空中楼阁。在技术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下面几点。
〇考察房屋周围的情况,能不让阴影覆盖到建造场地,就不让它覆盖到;
因为只要有一成的电池板被挡住了,整块板子就会损失一半的功率。
〇在不影响房屋的情况下,找到最佳的组件方向和倾斜角度;
太阳电池组件不同的倾角及朝向,发电量不同,一个地区会有最佳的倾角和方向能让电池板接受到最充足的光照(用Pvsyst等软件能计算),不过房子是有朝向的,安装位置也不是随意的。所以,安装的时候肯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而受到约束。
〇还要照顾到电池板的散热,要选通风情况优良的地方;
光伏电池的温升与安装位置和通风情况有关,保证太阳电池组件良好的通风,有助于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
〇按照具体情况,设计出预案,选出最合适逆变器;
按照房屋的具体情况,算出要多少板子,怎么排列,串联的板子有多少个,然后并联的又有多少个,最后分别选择合适的逆变器,降低逆变器的损耗。
〇合理设计尽量减少电缆长度
电缆长了会增大电压的损耗,粗了又会提高建设的成本,而且显得笨重。所以,必须要安排出最优的方案
4)安全性
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刮阵风就把板子吹下去,砸到人什么的,谁还敢用啊?要是风风雨雨的就坏掉了,客户肯定也不同意啊。所以,我们要设计的安全一点,各种抗性要达标,这样才能安全可靠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