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2——物理层1

一、基本概念

首先要强调指出,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大家知道,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非常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是什么。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procedure)。其实物理层规程就是物理层协议。只是在“协议”这个名词出现之前人们就先使用了“规程”这一名词。

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

  •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接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大家知道,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这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即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因此物理层还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具体的物理层协议种类较多。这是因为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例如,可以是点对点的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或广播连接),而传输媒体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如架空明线、双绞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缆,以及各种波段的无线信道等)。因此在学习物理层时,应将重点放在掌握基本概念上。

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这个例子就是两台计算机经过普通电话机的连线,再经过公用电话网进行通信。

如下图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源点(source):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从计算机的键盘输入汉字,计算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计算机使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包含调制器和解调器),用户在计算机外面看不见调制解调器。

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它把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在发送端置入的消息,还原出发送端产生的数字比特流。
  • 终点(destination):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例如,把汉字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终点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
目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网络系统。

上图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也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这里我们使用数据通信系统这个名词,主要是为了从通信的角度来介绍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一些要素,而有些数据通信系统的要素在计算机网络中可能就不去讨论它们了。

2、常用术语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message)。话音、文字、图像、视频等都是消息。**数据(data)**是运送消息的实体。

数据是使用特定方式表示的信息,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这种信息的表示可用计算机或其他机器(或人)处理或产生。**信号(signal)**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 模拟信号,或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例如在上图中,用户家中的调制解调器到电话端局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的就是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或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例如在图2-1中,用户家中的计算机到调制解调器之间或在电话网中继线上传送的就是数字信号。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而另一种代表1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1)介绍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要使用“信道(channe)”这一名词。信道和电路并不等同。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因此,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 单向通信: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 双向交替通信: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反过来。
  • 双向同时通信:又称为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单向通信只需要一条信道,而双向交替通信或双向同时通信则都需要两条信道(每个方向各一条)。显然,双向同时通信的传输效率最高。

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包含较多的低频分量,甚至有直流分量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调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仅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这类调制称为基带调制。由于这种基带调制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因此大家更愿意把这种过程称为编码(coding)。另一类调制则需要使用载波(carrier)进行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而使用载波的调制称为带通调制

2)常用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 0。
  •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而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信号波形中可以看出,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产生的信号频率比不归零制高。从自同步能力来看,不归零制不能从信号波形本身中提取信号时钟频率(这叫作没有自同步能力),而曼彻斯特编码具有自同步能力。

3)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 调幅(AM),即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0或1分别对应于无载波或有载波输出。
  • 调频(FM),即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0或1分别对应于频率 f 1 f1 f1 f 2 f2 f2
  • 调相(PM),即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例如,0或1分别对应于相位0度或180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达到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必须采用技术上更为复杂的多元制的振幅相位混合调制方法。例如,正交振幅调制OAM

4、信道的极限容量

几十年来,通信领域的学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途径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都不可能以任意高的速率进行传送。我们知道,数字通信的优点就是:虽然信号在信道上传视频讲解输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失真,但在接收端只要我们从失真的波形中能够识别出原来的信号,那么这种失真对通信质量就可视为无影响。例如,图(a)表示信号通过实际的信道传输后虽然有失真,但在接收端还可识别并恢复出原来的码元。但图(b)就不同了,这时信号的失真已很严重,在接收端无法识别码元是1还是0。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噪声干扰越大或传输媒体质量越差,在接收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概念上讲,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

  1.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 具体的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总是有限的。信号中的许多高频分量往往不能通过信道。像图 上图所示的发送信号是一种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它包含很丰富的高频分量。如果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在传输时受到衰减,那么在接收端收到的波形前沿和后沿就变得不那么陡峭了,每一个码元所占的时间界限也不再是很明确的,而是前后都拖了“尾巴”。这样,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就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晰界限。这种现象叫作码间串扰
  • 严重的码间串扰使得本来分得很清楚的一串码元变得模糊而无法识别。在带宽为(Hz)的低通信道中,若不考虑噪声影响,则码元传输的最高速率是 2(码元/秒)。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 实际的信道都是有噪声的,因此我们还必须知道信道的信噪比数值。
  1. 信噪比
  • 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由于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误判为0或0误判为1)。但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 因此,信噪比就很重要。所谓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S/N。
  • 但通常大家都是使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即:
    信噪比 ( d B ) = 10 l o g 10 ( S N ) ( d B ) 信噪比(dB)=10 log_{10}(\frac{S}{N})(dB) 信噪比(dB)=10log10(NS)(dB)
    • 例如,当 S/N=10 时,信噪比为10 dB,而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 dB。
    • 在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Shannon)推导出了著名的香农公式。香农公式指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是
    • C = W l o g 2 ( 1 + S N ) ( b i t / s ) C=Wlog_2(1+\frac{S}{N})(bit/s) C=Wlog2(1+NS)(bit/s)
    • 式中,W为信道的带宽(以Hz为单位),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
      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香农公式指出了信息传输速率的上限。香农公式的意义在于: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存在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从以上所讲的不难看出,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也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呢?这就是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假定我们的基带信号是:101011000110111010…
如果直接传送,则每一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量是1bit。现将信号中的每3个比特编为一个组,即101.011.000,110.111.010.…。3个比特共有8种不同的排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来表示这样的信号。例如,用8种不同的振幅、8种不同的频率或8种不同的相位进行调制。假定我们采用相位调制,用相位 ϕ 0 \phi0 ϕ0表示 000, ϕ 1 \phi1 ϕ1表示 001, ϕ 2 \phi2 ϕ2表示 010,…,表示 111。这样,原来的18个码元的信号就转换为由6个新的码元(即由原来的每三个bit 构成一个新的码元)组成的信号:
101011000110111010 … = Ф 5 Ф 3 Ф 0 φ 6 Ф 7 Ф 2 … 101011000110111010…=Ф5 Ф3Ф0φ6Ф7Ф2… 101011000110111010=Ф5Ф3Ф0φ6Ф7Ф2

也就是说,若以同样的速率发送码元,则同样时间所传送的信息量就提高到了3倍。设想把信号中的每8个比特编为一组,即原来的8个码元的信号转换为1个新的码元。这样,数据传输速率可提高到8倍。但是我们要注意,8个比特共有256种不同的排列。也就是说,在接收端必须能够从收到的有噪声干扰的信号中,准确地判断这是 256 种码元中的哪一个。这种解码技术难度很大,并且还必须使信噪比达到相应的数值(有时甚至无法做到)。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为了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让每一个码元表示任意多个比特。

请注意,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的意义是不同的。奈氏准则激励工程人员不断探索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使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香农公式则告诫工程人员,在有声的实际信道上,不论采用多么复杂的编码技术,都不可能突破公式(2-2)给出的信息传输速率的绝对极限。由此可看出香农公式的重要意义。

自从香农公式发表后,各种新的信号处理和调制方法不断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接近香农公式给出的传输速率极限。在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公式中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这是因为在实际信道中,信号还要受到其他一些损伤,如各种脉冲干扰和在传输中产生的失真等。这些因素在香农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并未考虑。

三、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1、介绍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型传输媒体非导引型传输媒体(这里的“导引型”的英文就是 guided,也可译为“导向传输媒体”)。

  • 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铜线或光纤)传播:
  • 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就是指自由空间,在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中电磁波的传输常称为无线传输。

下图是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

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是最古老但又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twist)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使用双绞线最多的地方就是到处都有的电话系统。

几乎所有的电话都用双绞线连接到电话交换机。这段从用户电话机到交换机的双绞线称为用户线或用户环路(subscribeloop)。通常将一定数量的这种双绞线捆成电缆,在其外面包上护套。

现在的以太网(主流的计算机局域网)基本上也是使用各种类型的双绞线电缆进行连接的。

在电话系统中使用的双绞线,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公里。如果使用较粗的导线,则传输距离也可以达到十几公里。距离太长时就要加放大器以便将衰减了的信号放大到合适的数值(对于模拟传输),或者加上中继器以便对失真了的数字信号进行整形(对于数字传输)。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就越远,但价格也越高。

当局域网问世后,人们就研究怎样把原来用于传送话音信号的双绞线用来传送计算机网络中的高速数据。在传送高速数据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双绞线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减少电缆内不同双绞线对之间的串扰,可以采用增加双绞线的绞合度以及增加电磁屏蔽的方法。于是在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双绞线,可以使用在各种不同的情况。

无屏蔽双绞线 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如图 2-6(a)所示)的价格较便宜。当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论是哪种类别的双绞线,衰减都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使用更粗的导线可以减小衰减,但却增加了导线的重量和价格。信号应当有足够大的振幅,以便在噪声干扰下能够在接收端正确地被检测出来。双绞线的最高速率还与数字信号的编码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绝缘保护套层所组成(如下图所示)。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局域网发展的初期曾广泛地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局域网领域基本上都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目前同轴电缆主要用在有线电视网的居民小区中。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目前高质量的同轴电缆的带宽已接近1GHz。

3)光缆

在通信领域里,信息的传输速率则提高得更快,从20世纪70年代的 56 kbit/s(使用铜线)提高到现在的数百Gbits(使用光纤),并且这个速率还在继续提高。因此,光纤通信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以下简称为光纤)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的。有光脉冲相当于1,而没有光脉冲相当于0。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约为 1 0 8 10^8 108MHz的量级,因此一个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目前其他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

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它们在电脉冲的作用下能产生出光脉冲。在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做成光检测器,在检测到光脉冲时可还原出电脉冲。

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8~100um(1um= 1 0 − 6 10^{-6} 106m)。

光波正是通过纤芯进行传导的。包层较纤芯有较低的折射率。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如图 2-8所示)。因此,如果入射角足够大,就会出现全反射,即光线碰到包层时就会折射回纤芯。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光也就沿着光纤传输下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画出了光波在纤芯中传输的示意图。现代的生产工艺可以制造出超低损耗的光纤即做到光线在纤芯中传输数公里而基本上没有什么衰耗。这一点乃是光纤通信得到飞速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只画了一条光线。实际上,只要从纤芯中射到纤芯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个临界角度,就可产生全反射。

因此,可以存在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就称为多模光纤(如下图(a)所示)。光脉冲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会逐渐展宽,造成失真。

因此多模光纤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

这样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如下图(b)所示)。单模光纤的纤芯很细,其直径只有几个微米,制造起来成本较高同时单模光纤的光源要使用昂贵的半导体激光器,而不能使用较便宜的发光二极管。但单模光纤的衰耗较小,在100Gbits的高速率下可传输100公里而不必采用中继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波段的中心分别位于850nm,1300nm和1550nm。后两种情况的衰减都较小。850nm波段的衰减较大,但在此波段的其他特性均较好。所有这三个波段都具有 25000~30000GHz的带宽,可见光纤的通信容量非常大。

由于光纤非常细,连包层一起的直径也不到0.2mm。因此必须将光纤做成很结实的光缆。一根光缆少则只有一根光纤,多则可包括数十至数百根光纤,再加上加强芯和填充物就可以大大提高其机械强度。必要时还可放入远供电源线。最后加上包带层和外护套,就可以使抗拉强度达到几公斤,完全可以满足工程施工的强度要求。下图为四芯光缆剖面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纤不仅具有通信容量非常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点:

  •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这在有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 体积小,重量轻。这在现有电缆管道已拥塞不堪的情况下特别有利。例如,1km长的 1000对双绞线电缆约重 8000kg,而同样长度但容量大得多的一对两芯光缆仅重100kg。但要把两根光纤精确地连接起来,需要使用专用设备。

由于生产工艺的进步,光纤的价格不断降低,因此现在已经非常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主干网络中。光纤提供了很高的带宽,而且性价比很高,在高速局域网中也使用得很多。例如,2016年问世的OM5光纤(宽带多模光纤)使用短波分复SWDM(Short WDM),可支持40 Gbits和100 Gbits 的数据传输。

最后要提一下,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还有一种是架空明线(铜线或铁线)。这是在20世纪初就已大量使用的方法–在电线杆上架设的互相绝缘的明线。架空明线安装简单,但通信质量差,受气候环境等影响较大。许多国家现在都已停止了铺设架空明线。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通信仍使用架空明线。

3、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前面介绍了三种导引型传输媒体。但是,若通信线路要通过一些高山或岛屿,有时就很难施工。即使是在城市中,挖开马路敷设电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通信距离很远时,敷设电缆既昂贵又费时。但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就可较快地实现多种通信。由于这种通信方式不使用上一节所介绍的各种导引型传输媒体,因此就将自由空间称为“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节奏变快了。人们不仅要求能够在运动中进行电话通信(即移动电话通信),而且还要求能够在运动中进行计算机数据通信(俗称上网)。因此在最近几十年无线电通信发展得特别快。

无线传输可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现在已经利用了好几个波段进行通信。紫外线和更高的波段目前还不能用于通信。

无线电微波通信在当前的数据通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 GHz(波长1m~1mm),但主要使用2GHz~40 GHz的频率范围。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由于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左右。但若采用 100m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km。微波会穿透电离层而进入宇宙空间,因此它不像短波那样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到地面上很远的地方。

在使用微波频段的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有时基站向手机发送的信号被障碍物阻挡了(如图 2-12 中的虚线所示),无法直接到达手机。但基站发出的信号可以经过多个障碍物的数次反射到达手机,如图中所示的1→2和3→4→5→6这样的两条路径。

多条路径的信号叠加后一般都会产生很大的失真,这就是所谓的多径效应,必须设法解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短波通信(即高频通信)主要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电离层的不稳定所产生的衰落现象,以及电离层反射所产生的多径效应,使得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当利用无线信道传送数字信号时,必须使误码率(即比特错误率)不大于可容许的范围,下图中的曲线是根据通信理论计算出的,我们这里只需知道有关的三个基本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于给定的调制方式和数据率,信噪比越大,误码率就越低。这个结论的得出是符合直觉的。当我们在嘈杂的餐厅用餐时,同桌的人可能听不清你说的话。提高嗓门会使说话的效果好些,但太大声说话也会影响周围顾客正常用餐。手机的情况也相似。若提高手机的发射功率,固然可以提高信噪比,但这必将缩短电池的使用时间。若增大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又会使手机携带不方便。过大的发射功率,还会干扰临近手机的正常通信,或影响人体健康可见,如何提高信噪比需要综合考虑。
  • 对于同样的信噪比,具有更高数据率的调制技术的误码率也更高。
  • 如果移动用户在进行通信时还在不断改变自己的地理位置,就会引起无线信道特性的改变,因而信噪比和误码率都会发生变化。因此,用户的移动设备的物理层应当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技术,以便在保证容许的误码率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个中继站。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微波接力”。大多
    数长途电话业务使用4GHZ~6GHz的频率范围。

微波接力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图像、数据等信息。其主要特点是:

  • 微波波段频率很高,其频段范围也很宽,因此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
  • 因为工业干扰和天电干扰的主要频谱成分比微波频率低得多,对微波通信的危害比对短波和米波(即甚高频)通信小得多,因而微波传输质量较高。

当然,微波接力通信也存在如下的一些缺点:

  • 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常称为视距LOS(Line OfSight)),不能有障碍物。有时一个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也会分成几条略有差别的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因而造成失真。
  • 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
  • 与电缆通信系统比较,微波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 对大量中继站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常用的卫星通信方法是在地球站之间利用位于约3万6千公里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对地静止通信卫星就是在太空的无人值守的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可见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缺点大体上应当和地面微波通信差不多。

卫星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同步地球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上的通信覆盖区的跨度达1万8千多公里,面积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只要在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3颗相隔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

和微波接力通信相似,卫星通信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也较小,通信比较稳定。为了避免产生干扰,卫星之间相隔如果不小于2度,那么整个赤道上空只能放置180个同步卫星。好在人们发现可以在卫星上使用不同的频段来进行通信。因此总的通信容量资源还是很大的。

卫星通信的另一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由于各地球站的天线仰角并不相同,因此不管两个地球站之间的地面距离是多少(相隔一条街或相隔上万公里),从一个地球站经卫星到另一地球站的传播时延均在 250~300ms之间。一般可取为270 ms。这和其他的通信有较大差别(请注意:这和两个地球站之间的距离没有什么关系)。对比之下,地面微波接力通信链路的传播时延一般取为 3.3 us/km。

请注意,“卫星信道的传播时延较大”并不等于“用卫星信道传送数据的时延较大”这是因为传送数据的总时延除了传播时延,还有发送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等部分。传播时延在总时延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取决于具体情况。但利用卫星信道进行交互式的网上游戏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十分偏远的地方,或在离大陆很远的海洋中,要进行通信就几乎完全要依赖于卫星通信。卫星通信还非常适合于广播通信,因为它的覆盖面很广。但从安全方面考虑,卫星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则相对较差。

通信卫星本身和发射卫星的火箭造价都较高。受电源和元器件寿命的限制,同步卫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卫星地球站的技术较复杂,价格还比较贵。这就使得卫星通信的费用较高。

除上述的同步卫星外,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已开始使用低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围绕地球旋转。目前,大功率、大容量、低轨道宽带卫星已开始在空间部署,并构成了空间高速链路。由于低轨道卫星离地球很近,因此轻便的手持通信设备都能够利用卫星进行通信。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在 2015年1月提出的“星链”(Starlink)计划。这个计划是要把约 1.2 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起,无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一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使用无线信道的计算机局域网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要使用某一段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通常必须得到本国政府有关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许可证。但是,也有一些无线电频段是可以白由使用的(只要不干扰他人在这个频段中的通信),这正好满足计算机无线局域网的需求。

红外通信、激光通信也使用非导引型媒体,可用于近距离的笔记本电脑相互传送数据。

  • 5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