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队列简史

  • 1983年,Teknekron。
    孟买26岁的工程师Vivek Ranadive设想一种软件总线,同年Teknekron诞生了。
  • 1985年,The Information Bus(TIB)。
    用于高盛,用于解决金融交易。于是发布订阅模式(PubSub)诞生了,同时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消息队列软件:Teknekron的The Information Bus(TIB)。
    由于在那个时期金融交易行业门庭若市,因此TIB迅速传播开来。它引起了电信特别是新闻机构的注意。这些行业也特别需要将信息及时发布给千变万化的客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1994年大型新闻机构路透社收购了Teknekron。
  • 1993年,IBM MQ。
    与此同时,这个迅猛发展的企业软件也引起了蓝色巨人的注意。毕竟IBM最大的几位客户都来自于金融服务行业。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IBM开始研究开发自己的消息队列软件,实际开发工作始于1990年,三年后,消息队列服务器软件IBM MQ产品系列面世。17年后,MQ系列进化成了WebSphere MQ并统治着商业消息队列平台市场。
  • 1997年,MSMQ。
    在那段时间,TIB并没有消失在路透社腹中。相反,它仍然是企业通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并且在1997年Teknekron以TIBCO的形式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再度出现。
    同年,微软也在消息通信市场崭露头角:微软消息队列MSMQ诞生。
  • 2001年,Java Message Service(JMS)ActiveMQ。
    通过这一系列的革新,消息队列(MQ)软件主要留住了大型组织机构,它们需要可靠性、解耦以及实时消息通信。为什么MQ不去寻找更大的市场呢?
    因为:供应商壁垒。因为,商业MQ供应商想要解决应用互通的问题,而不是去创建标准接口来允许不同的MQ产品互通。供应商壁垒维持着足够高的价格和利润率,并使得这些商业MQ软件对那些当今繁荣昌盛的初创公司和Web2.0公司来说遥不可及。
    结果,中小技术公司并不是唯一一个对高价格MQ供应商感到不满的。那些造就MQ产业的金融服务公司对此也激动不起来。越是大型的金融公司越不可避免地使用来自众多供应商的MQ产品,来服务企业内部的不同应用。如果应用已经订阅了TIBCO MQ消息,若突然需要消费来自IBM MQ的消息,则实现起来会非常困难。这些产品使用不同的API、不同的协议,因而毫无疑问无法联合起来组成单一的总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 Message Service(JMS)在2001年诞生了。
    JMS试图通过提供公共Java API的方式,隐藏单独MQ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实际接口,从而跨越了壁垒和解决了互通问题。从技术上讲,Java应用程序只需针对JMS API编程,选择合适的MQ驱动即可。JMS会打理好其他部分。
    问题是你在尝试使用单独标准化接口来胶合众多不同的接口。这就像是把不同类型的衣服黏在一起:缝合处终究会裂开,真想会暴露出来。使用JMS的应用程序会变得更加脆弱。我们需要新的消息通信标准化方案。
  • 2003年,ActiveMQ.
    时间回到2003年,一群开源开发者集合在一起形成了Apache Geronimo。之后,他们发现当前没有好用的使用BSD-style许可协议的消息代理器。Geronimo是由于java EE兼容性需要一个JMS实现。所以一些开发者开始讨论其可能性。拥有丰富MOMs经验甚至自己创建过一些MOMs的这些开发者开始创建下一个伟大的开源消息代理。ActiveMQ这么快开始是因为当时市场上大多数的MOMs是商业,闭源而且购买和支持昂贵。市场上的MOMs已经广泛地被使用,但是一些商业行为是买不起如此昂贵的软件。这使得创建一个开源MOMs的需求更加大。很明显,有一个市场急需一个开源的使用Apache License的MOM。最终就导致了Apache ActiveMQ的诞生。
  • 2004年,AMQP.
    2004年,救世主AMQP诞生了。AMQP从一开始就设计为开放标准,以解决众多的消息队列需求和拓扑结构问题。凭借开发,任何人都可以执行这一标准,针对标准编码的任何人都可以和任意AMQP供应商提供的MQ服务器进行交互。
  • 2006年,RabbitMQ.
    在2006年,Rabbit Technologies诞生了:其拥有着RabbitMQ的知识产权。之所以叫Rabbit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觉得,兔子是行动非常迅速的动物,而且繁殖起来也非常疯狂,把它用于分布式软件的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时机总是如此的恰到好处,就在此时,AMQP规范的第一份公开草案也公之于世了。作为一份新的规范,AMQP正快速修订。这正是Erlang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通过Erlang,RabbitMQ可以快速开发并跟上AMQP标准前进的节奏。核心开发人员Tony Garnock-Jones仅仅用了两个半月就将RabbitMQ 1.0版本开发完成了。2007年RabbitMQ 1.0版本正式面世。
  • 2011年,Kafka。
    kafka的诞生,是为了解决linkedin的数据管道问题,起初linkedin采用了ActiveMQ来进行数据交换,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那时的ActiveMQ还远远无法满足linkedin对数据传递系统的要求,经常由于各种缺陷而导致消息阻塞或者服务无法正常访问,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linkedin决定研发自己的消息传递系统,当时linkedin的首席架构师jay kreps便开始组织团队进行消息传递系统的研发。
  • 2012年,RocketMQ。
    随着 2011 年 Kafka 从 Apache 顶级项目毕业,其自研存储引擎带来的海量消息堆积,高效的持久化特性走入我们的视野。但它特殊的日志通道定位,是不能完全满足阿里巴巴高频的在线交易场景,为此团队设计并研发了新一代消息引擎 RocketMQ(内部叫 MetaQ),从最初的日志传输领域到后来阿里集团全维度在线业务的支撑,RocketMQ 被广泛用在交易,数据同步,缓存同步,IM 通讯,流计算,IoT 等场景。
    如果是应对一些高并发,高可靠以及高可用比较苛刻的场景,Apache RocketMQ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近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一些中大型规模的公司普遍部署了两套消息引擎,一套选择 Apache RocketMQ 用在交易,数据分发等核心链路上,一套选择 Apache Kafka 用在大数据等在线、离线分析链路上。毫无疑问,Kafka 目前在大数据生态建设这块,确实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 2018年,Pulsar。
    Apache Pulsar 最初诞生于雅虎,当时就是为了解决雅虎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的协调,所以多租户特性显得至关重用,Pulsar 从诞生之日起就考虑到多租户这一特性,并在后续的实现过程中,将其不断的完善。 多租户这一特性,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共享同一份数据,不用单独部署独立的系统来操作数据,很好的保证了各部门间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同时简化维护成本。
    发展历程:2012年Yahoo内部启动,2016年9月开源,2017年6月捐给Apache,2018年9月毕业成为顶级项目,目前40多家公司在生产上使用。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