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之间

据说最好的战场指挥官是二战中的德国人,其次是俄国人,然后是英国人,最差的是美国人。原因是德国人可以用最少的资源,最少的伤亡,活得最大的战果。当然美国人最差则完全是因为他们奢侈的生活,战术的没有死板而没有灵性。当然我知道很多人,特别是军事爱好者都持此类观点。当然这些人只能是爱好者,仅此而已。

围棋界曾经有一个绝顶的高手,韩国的李昌镐。在其全胜阶段,其风格朴素而平淡。一旦进入起步调,则对手最终的结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复盘也未必能知道究竟错在何处,自然也很难找到赢在哪里。战争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战争是最高的利益自觉,是最大的资源投入,是最绝对的命运选择。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自然会投入最多的资源,最大的耐心,最强的勇气,最仔细的筹划。而显然,如果可以靠资源,或者更加直接的说就是靠工程师和工人的力量,去确定最终的结果,对国内对国外都是最好的可以接受的局面。因此,这种局面塑造了美军指挥官的性格和指挥风格。

而翻过头来看德国和俄国或者英国指挥官,也完全是遵守相同的法则。也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生产系统,造就了一个什么风格的军事传统和理论,也自然会产生形态相类似的军官,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军队。而并非是德国人就天生长于布局,俄国人就长于战斗,英国人就长于阴谋。而完全是他们的生产系统,决定了他们就只能是那个样子。而德国人如果具备美国人那么大的生产能力,并且还有美国那么多的生产资源,他们的军官自然就会跟美国军官一样。当然如果德国有美国那么多咋工厂和资源,他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向外扩张的欲望了。

方法的轻重,完全应该是受某种外部环境的约束,而非我们自主的选择。或者说我们所谓的选择,其实完全是受环境限制所作的判断。当然很多细节层面的,特别是靠近代码层面的细节的实践,确实是可以跨方法,跨过程的。比如写单元测试,搞持续集成,作重构,进行持续发布,这些都是可以脱离具体的方法论系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方法的轻重完全是跟个人喜好关系不大的。也就是说,我们作什么项目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反过来,用什么样的方法,就该去作什么样的项目。干脆的说,如果你不能选择项目,就别去选择方法;而如果你可以选择项目,自然就应该选择方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