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文介绍了因特网的组成,包括边缘部分的客户服务器和对等连接方式,以及核心部分的数据交换原理。讨论了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如速率、带宽、时延和利用率,并详细解释了各种时延类型。同时,概述了网络协议的语法、语义和同步,强调了分层体系结构的优势。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因特网的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边缘部分

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 对等连接方式(P2P):本质还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不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提供方;

2. 核心部分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具体讲解在这篇博客: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

  • 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 报文交换

二、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 速率
  • 带宽
    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比特每秒,b/s;
  • 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总时延主要由发送时延决定)
名称含义
发送时延
(传输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处理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转发接口之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
  •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往返时间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往返时间与所发送的分组长度有关;
  • 利用率
    分为 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当前网络时延 = 网络空闲时时延 / (1 - 网络利用率)
    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 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 网络协议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 分层的好处

各层之间独立、灵活性好、结构上可以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 体系结构

网络的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