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电路设计,PCB设计分享及分析,可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核桃设计分享”!
想必小伙伴们第一次接触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的时候,也会和核桃一样,一头的雾水。
先来解释一下模电书中的IBQ,ICQ,UCEQ 这三个的意思
也就是三极管在静态时的B极电流,C极电流,CE电压
Q指的就是quiet(安静的)
那什么是三极管的静态和动态?
简单的说静态指的就是三极管在未加交流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动态指的就是三极管加入了交流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那静态工作点到底干嘛用的?
归根到底还是希望交流信号输入进来后,能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无论是对于正半周还是负半周从始至终都能满足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而不是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
那怎么确定这个静态工作点呢?
我们要先计算出三极管未加交流信号时的各个电压和电流,也就是
IBQ,ICQ,UCEQ。如下图所示:
接着打开三极管的手册查看输出特性曲线,我们以S8050为例,如下图所示:
那这个曲线上面各表示什么?
从上图可以看得出来,X轴表示的是UCE的值,Y轴表示IC的值,中间的则是IB的值。
那假设我们算出来的IC=80mA,IB=200uA,UCE=12V。
则我们就可以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出静态工作点了。如下图中红点所示:
很明显这个交叉点(静态工作点)就是在三极管的放大区内的,而不是在饱和区和截止区。静态工作点可以通过调整IB的大小上下浮动。
好了,今天就先写到这吧!你学废了吗?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关注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