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都是人类重新审视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米在绿色技术上都做了哪些努力吧!
01
超级小爱:每个人的生态科普助手
谈到为绿色地球尽一份力,首先就必须全面、深入地认知我们身边的环境,毕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这时候“超级小爱”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全新的超级小爱,交互模式更加贴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不仅能听会说、能看会读,各模态能力都显著提升,而且能自由切换。
这意味着,当你在户外邂逅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动物,只需唤醒超级小爱,点击拍照图标就可以让小爱帮你“向外看”;而当你在网上看到一张不认识的植物图片时,也只要在唤醒态下点击识屏图标,并在屏幕上圈选想要搜寻的内容,询问想了解的信息,超级小爱会马上给你答案。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进一步向超级小爱询问更多想知道的内容,比如“这种植物通常出现在哪里?”“我应该如何保护它的生存环境”等等,超级小爱都会充分发挥它的“超级大脑”为你解答。
02
发力绿色技术,全力迈向碳中和目标
小米也一直在探索绿色制造、AI节能等的可能性,我们深知,技术不仅是创新的驱动力,更是守护地球的重要力量。在多个领域,小米正以系统性技术能力践行生态保护承诺:
▍全场景绿色制造
在小米汽车的生产过程中,“绿色环保”是其重要的关键字。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99%的废气处理效率以及废水排放“0”重金属。同时,小米汽车工厂的屋顶光伏矩阵宛如“绿色能源捕手”。工厂屋顶布局了 16.2MW 分布式光伏电站,总面积达到 154,579 平方米,预计年均发电量约 1640 万度,年减少碳排放约 9905 吨,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当于 54 万棵树。工厂的光伏项目预计使用寿命将超过 25 年,能够长期且持续地为小米汽车制造提供可再生能源。
小米手机工厂也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了从源头减量到末端循环的完整体系,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最终,小米手机智能工厂废弃物零填埋率达到了 99.35%,获得了 TÜV 莱茵废弃物零填埋管理认证(Zero Waste to Landfill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三星最高评级。
▍软硬协同的能源管理范式
在日常生活中,“节能”是所有人首要关心的问题。在空调领域,小米创新的上出风空调配置了双排蒸发器、双排冷凝器、内机高效电机和外机大排量双转子压缩机,大幅提升了空调的能效和性能;软件方面,搭载了小米自研的灵云智控引擎,并结合Xiaomi HyperOS Connect,使空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环境变化,因需调节合适运行状态,进一步达成节能效果。
通过软硬件的深度协同,小米新一代空调依然保持了卓越的能效表现,其 APF 值(全年能源消耗效率)高达5.65,达到了行业领先的超一级能效标准。相比市面上常见的1.5匹三级能效空调,一年可节省361度电。
同时,在手机领域,小米 15 Ultra搭载了小米金沙江电池,采用10%超高含硅量的硅碳负极材料,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相同体积下,它可以存储更多电量。而且经过 1000 次有效充电循环后,小米 15 Ultra的电池容量仍能保持在 90% 以上。同时智能功耗管理,更能够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动态调整后台应用的资源分配,软硬结合造就了寿命更长、更环保的小米金沙江电池。
▍生态互联平台级节能
通过小米澎湃OS自研的跨端互联框架Xiaomi HyperConnect,小米编织了一张“绿色生活网”。众多设备之间可以高效互联,最大程度发挥硬件性能,避免了过度强调性能导致的计算和能源资源浪费。软件和服务可以应用户所需,在所有设备中选择当前最为合适的硬件。例如,当用户通过米家APP或语音指令启动“离家模式”时,系统自动关闭非必要电器(如灯光、电视),并启动低功耗安防监控(如人体传感器、智能门锁)。
▍构建产品碳足迹评估模式
除了考量到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小米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从管理体系、碳足迹核算、抵扣减排和持续对外交流四个方面出发,覆盖智能手机、汽车、大家电等多品类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助力产品绿色实践。 小米亦与独立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认证机构合作,建立了完善的智能手机产品碳足迹评估流程及方法学模型,计算方法符合《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的良 好行为准则》以及《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要求。
通过这一体系,小米能够精准计算出每款产品的碳排放,并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减排措施。例如,手机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更高效的电池材料与低能耗生产工艺,减少了整体的碳足迹。未来,小米将逐步建立包含智能手机、智能电动汽车、空调、智能电视、其他生态链产品等多品类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
03
科技助力环境保护的持续探索
除了小米已经实现的绿色举措,我们也希望持续探索科技助力环境保护的各种可能性。因此,我们也携手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将被誉为 "长江最美微笑" 的长江江豚,带进了小米武汉总部,开启了一场科技与生态保护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小米人通过趣味互动,从外观到习性全面认识江豚:它们没有背鳍,也没有长吻;习惯单独或小群体活动,依靠高频声呐在浑浊江水中探寻方向与猎物。
同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也特别来到小米,分享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路径,通过水下实时声学监测锁定江豚位置,AI 控制无人机采集影像,再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声光融合的智慧监测体系。这一创新方案大幅提升了江豚监测效率,为科学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搭建起科技与生态保护的跨界对话桥梁。一方面,将江豚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转化为技术攻关的新课题,激发小米工程师团队探索更高效的生物监测算法。另一方面,通过与科研机构的深度交流,让小米 前沿技术,不仅应用于智能生活场景,更能延伸到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监测等专业领域,探索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无限可能。
-
从绿色制造到跨设备的绿色网络,小米始终以系统性技术能力积极回应生态保护的时代课题。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绿色科技在智能制造、家庭生活和个人消费领域的应用,让每一项技术成果都成为守护地球生态的坚实力量。
我们诚挚期待,每一位小米用户都能加入这场绿色行动,共同成为绿色未来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起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努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