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表达的逻辑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这是一个全民发声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也必须表达自己,却并不是都能表达清楚。我经常碰到一种状况,就是每次在讲台或者其他公众场合长篇大论,即便之前想的很好,在表达时说着说着就乱了。看这本书是为了有效的整理思路,学会高效的表达与解决问题。
对于表达者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白我要表达什么;表达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确保对方理解的内容就是我想表达的内容。
作为信息接收者:我理解信息的过程是这样的是:接收信息;摘出要点,总结概括;将总结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理解。
无论作为哪一方,图中的金字塔结构都有利于更好的传达思想。最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领导讲话”,我们总是听了开头就知道在讲什么,笔记也很容易做。
因此在第一章内容中,为什么在表达与解决问题过程中要用金字塔结构有以下原因:
1、人脑会将接收信息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所以将信息按逻辑方法归类分组,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有利于记忆
2、逻辑分组后找出每个分组的逻辑关系,抽象概括出来,减少记忆内容
3、自上而下的进行表达,结论现行,高效传达信息。
根据以上结构,个人的思考内容是自下而上,逐步总结出来的。举例说明:
从例子中可以理解,金字塔结构是思想以三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横向。并且符合以下规则:
1、纵向:上一层次的思想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以上购买物品的例子并未体现)
组织思想的4中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