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基本概念

1. 5G NR 资源描述

5G NR协议学习--TS38.211主要参数解读

时域

frame

系统帧,和LTE一样,时间10ms,系统帧号范围 0-1023

subframe

子帧,时间是1ms,一个系统帧有10个系统子帧,0-9

每个子帧内slot的个数有子载波宽度确定

slot

14个符号,slot的类型有3种

Downlink:   用于下行传输,用D表示

Uplink:   用于上行传输,用U表示

Flexible: 可以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传输,GP或者用于预留资源。用X表示

slot format

时隙格式指示如何使用单个时隙中的每个符号。它定义哪些符号用于上行链路,哪些符号用于特定时隙内的下行链路。在LTE TDD中,如果针对DL或UL配置子帧(等同于NR中的时隙),则子帧内的所有符号应当用作DL或UL。但是在NR中,时隙内的符号可以通过以下各种方式配置。

  • 我们不需要使用时隙内的每个符号(这可以是LAA子帧中的类似概念,其中仅一部分子帧可以用于数据传输)。
  • 单个时隙可以分成多个连续符号段,可用于DL,UL或Flexible。

理论上,我们可以考虑在时隙内DL符号,UL符号,灵活符号的几乎无限数量的可能组合,但3GPP在时隙内仅允许61个预定义符号组合,如下表所示。这些预定义的符号分配称为Slot Format。(有关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这些slot格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5G | ShareTechnote)。

<38.213-Table 11.1.1-1: Slot formats for normal cyclic prefix>

UL/DL 时隙/帧配比

配置方案: 参考38.213.11.1

 – 第一层: Cell-specific RRC信令半静态配置,
    – SIB1: UL-DL-configuration-common和UL-DLconfiguration-common-Set2
    – 周期: {0.5, 0.625, 1, 1.25, 2, 2.5, 5, 10} ms, SCS dependent
 – 第二层: UE-specific RRC信令半静态配置
    – 高层信令: UL-DL-configuration-dedicated
    – 周期: {0.5, 0.625, 1, 1.25, 2, 2.5, 5, 10} ms, SCS dependent
 – 第三层: UE-group SFI信令动态配置
    – DCI format 2_0
    – 周期: {1, 2, 4, 5, 8, 10, 20}slots, SCS dependent
 – 第四层: UE-specific DCI信令动态配置
    – DCI format 0, 1
主要特点:多层嵌套配置,各层亦可配置独立
– 和LTE相比,增加UE级配置:灵活性高;
– 支持符号级动态TDD;

不同帧配比方案的对比和应用

标准总共提供4种配置方案

配置方案特点和资源配置优先级
cell-specific RRC 信令

特点: 小区级  + 静态或者半静态资源

优先级最高,cell-specific配置的D,U的部分,其他配置不能修改

UE-specific RRC 信令

特点: UE级  + 静态或者半静态资源

优先级较高,可以对cell-specific配置的X部分,进行修改,UE-specific确定为D或U的部分,SFI和DCI不能修改

SFI

特点: UE或UE-group级 + 周期性(1- 20 slots)动态配置

资源配置优先级较低,可以对Cell-specific/UE-specific配置的X部分进行进一步配置

DCI

特点: UE级 + Slot级动态配置

资源配置优先级:低,可以对Cell-specifig/UE-specific/SFI配置的X部分进一步配置

Mini-slot

TBD

Self-contained

TBD

ofdm

14个符号构成一个slot,时间上的单位。

2. 5G NR 频域描述

2.1 子载波SCS

应用场景

- NR支持业务类型: eMBB, URLLC, mMTC

- NR支持的频段: C-band, mmWave等

- NR支持的移动速率: up to 500km/h

业务区别:

- URLLC业务(低时延):较大SCS

- 低频段(大覆盖):较小的SCS

- 高频段(大宽带, 相噪): 较大的SCS

- 超高速移动: 较大的SCS

设计原则

以LTE的15khz为基础, 按照2的次幂方进行扩展,得到一系列Scalable的SCS

SCS对性能影响

覆盖:SCS越小->符号长度/CP越长, 覆盖越好

移动性: SCS越大->多普勒频移影响越小,性能越好

时延: SCS越大->符号长度越短,时延越小

相噪: SCS越大->相噪影响越小,性能越好

SCS的配置

3GPP规范对SCS的使用做了配置,可以通过表格查找

channelSCS配置方案
SS/PBCH

Sub6G:  15K/30K

Above6G: 120k/240k

38.104 Table 5.4.3.3-1

不需要UE去盲检,比如中国电信的n78就是30khz

RMSI

Msg2/4 (PDSCH)

Sub6G:  15K/30K

Above6G: 60k/120k

MIB配置

Msg1 (PRACH)

Msg3 (PUSCH)

长格式PRACH: 1.25k, 5k

短格式PRACH  (15,30,60,120)khz

Sub6G:  15K/30K

Above6G: 60k/120k

RMSI配置

PDSCH/PDCCH

CSI-RS

Sub1G: 15/30khz

1G-6G: 15/30/60khz

Above6G: 60/120k

RRC信令
PUSCH/PUCCH/SRS

Sub1G: 15/30khz

1G-6G: 15/30/60khz

Above6G: 60/120k

RRC信令

RE

一个符号的时间,一个子载波,资源的最小单位,刚好承载一个OFDM符号。

PRB

1RB = 12子载波

RBG (数据面)

物理资源块的集合,用于数据面调度

BWP size (RBs)RBG size (config 1)RBG size (config 1)
1-3624
37-7248
73-144816
145-2751616

REG (控制面)

REG是12个子载波,时间上是1个符号。频域上占用连续的12个子载波,时域上占用1个OFDM符号

REG Bundle (控制面)

REG组是由2,3或者6个REG组成的集合。用于控制面的资源分配。REG Bundle绑定几个REG由高层参数CORESET-REG-bundle-size配置决定

CCE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控制面)

1个CCE = 6个REG,对于273 PRBs,最多有273/6=45 CCEs

Aggregation Level (控制面)

用于给PDCCH分配资源, Aggregation Level = 8, 表示分配的资源占用8个CCE,一个CCE = 6个REG,可以计算占用的子载波 8*6*12=576个,时域上占用一个OFDM。

BWP(部分带宽)

BWP,英文全称为Bandwidth Part,即一部分带宽。我们有时也用Bandwidth Adaptation指代这个技术,即带宽自适应变化。在LTE中,UE的带宽跟系统的带宽保持一致,解码MIB信息配置带宽后便保持不变。在NR中,UE的带宽可以动态的变化。第一个时刻,UE的业务量较大,系统给UE配置一个大带宽(BWP1);第二时刻,UE的业务量较小,系统给UE配置了一个小带宽(BWP2),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即可;第三时刻,系统发现BWP1所在带宽内有大范围频率选择性衰落,或者BWP1所在频率范围内资源较为紧缺,于是给UE配置了一个新的带宽(BWP3)。UE在对应的BWP内只需要采用对应BWP的中心频点和采样率即可。而且,每个BWP不仅仅是频点和带宽不一样,每个BWP可以对应不同的配置。比如,每个BWP的子载波间隔,CP类型,SSB(PSS/SSS PBCH Block)周期等都可以差异化配置,以适应不同的业务。

在NR FDD系统中,一个UE最多可以配置4个DL BWP和4个UL BWP。在NR TDD系统中,一个UE最多配置4个BWP Pair。BWP Pair是指DL BWP ID和UL BWP ID相同,并且DL BWP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一样,但是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可以不一致。

  BWP主要分为两类:Initial BWP和Dedicated BWP。Initial BWP主要用于UE接收RMSI、OSI发起随机接入等。而Dedicated BWP主要用于数据业务传输,Dedicated BWP的带宽一般比Initial BWP大。

一个BWP拥有若干RB/RBG

CC(载波)

一个CC内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BWP

3. 5G NR 空域资源描述

CodeWord 码字

- 来自上层的业务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
– 不同的码字区分不同的数据流,其目的是通过MIMO发送多
路数据,实现空间复用。码字的数量决定于信道矩阵的秩

码字(CodeWord)是一个数据块(TB)编码并做速率匹配后的结果。
 

Layer 层

对单个(CW0)或两个码字(CW0和CW1)进行加扰和调制后得到的附属符号进行层映射,会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层(layer),每一层对应一条有效的数据流。传输层的个数,即层数被称为传输阶或传输秩(rank)

将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天线上( 由于码字数量和发送天
线数量不一致);
 

Antenna Port 天线端口

– 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
关系,可同时对应到一个或多个物理天线上;
– 由用于该天线的参考信号来定义;

- 每个天线端口有一个资源网格

-用于传输物理信道或者信号的天线端口取决于为物理信道或信号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码字数 ≤ 层数 ≤ 天线端口数
 

QCL 准共址

某个天线端口符号上的信道特性可以从另一天线端口推导出,则2天线端口认为QCL;
– 信道特性包括: 平均增益,平均时延,时延扩展,多普勒偏移,多普勒扩展(以上LTE中已
有),空间Rx参数( NR新增);
 

  • 0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NR(New Radio)是5G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主要针对5G网络的物理层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优化。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更好的可靠性以及更好的能源效率。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它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算法开发。同时,MATLAB还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各个领域进行模拟、设计和优化。 因此,如果要去CP(Computer Programming)MATLAB,主要是指将NR的物理层算法和技术实现在MATLAB平台上。这个过程需要对NR的技术和算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 在CP MATLAB的过程中,可以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和工具箱,进行多种模拟和仿真操作。通过编写MATLAB代码,可以实现NR物理层的各种算法和技术,比如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多天线技术、波束赋形等。 CP MATLAB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方式,对NR物理层的性能和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还可以对NR的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之,CP MATLAB是将NR技术与MATLAB编程相结合,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和优化NR物理层的算法和技术。这个过程需要深入理解NR和MATLAB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优秀的编程能力。通过CP MATLAB,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开发5G无线通信技术,为未来的通信领域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