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脑的奥秘——认知发展研究中的那些早期EEG/ERP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

关键词:文献综述、EEG

鉴于以往的推文多聚焦于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在成年个体认知活动探测中的应用,即使偶有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解读,也相对分散,缺乏系统与总体性。本期推文将尝试梳理以儿童为主体的脑电相关研究,重点归纳作为生物标志物的EEG/ERP在评估过往经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预测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中的应用。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动态发展中的脑神经

我们知道,心理学中有一个单独的分支去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发展心理学。而在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点,诞生了名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新领域。顾名思义,该领域从脑神经的层面对认知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以及脑发育与行为能力、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此外,还有名为“neurodevelopment”的术语,指代大脑中与行为表现或认知功能(如智力功能、阅读能力、社交能力、记忆、注意能力等)相关的神经通路的发展。

时间维度下的认知功能评估

发展,是一段时间进程内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设想一条时间轴,现在的时刻为起点的话,往后追溯的经历为过去,而向前展望的是未来。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通过记录人们执行认知任务时的脑电信号,可以了解到大脑的实时激活情况,从而对当时/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脑电技术的这一应用场景是针对“当下”的。

如果我们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人们的过往经历,再对当下的神经活动进行记录,与控制组被试进行比较,就可以了解到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特定经历与体验是如何改变大脑功能的。由于幼年时期的机体及大脑都处于快速发育的状态,神经可塑性得以充分体现,研究这一群体中过往经历对神经活动的影响应是必要且结果显著的。

而如果我们记录当前的脑电信号,在一定时间后再对人们认知功能发生的变化进行纵向追踪,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得到具有一定预测效度的脑电指标。

事实上,以儿童为主体,以上三种类型的脑电研究都有许多相关案例,下面将选取其中的部分角度进行解读与归纳。

MMN成分预测语言能力

谈到MMN(Mismatch Negative)成分,就不得不介绍一下Oddball范式。在经典Oddball范式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刺激: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标准刺激的出现频率较高,而偏差刺激出现的次数较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