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线

回归线
指的是 地球上南、北纬23.5度的两条经纬圈。北纬23.5度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5度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

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地球在围绕 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3′的交角。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这样,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北纬23°30′的纬线上。过了夏至,太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北纬23°30′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30′的纬线上,冬至过后,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到夏至时,再次直射北回归线。南纬23°30′的纬线则是太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1985 年以前 ,地球表面的回归线的唯一标志是我国台湾省嘉义县的“北回归线标”石碑,它表明北回归线从那里经过 。1985年7月15日,我国在广东省从化县又建立了一座高达27.55米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塔身呈火箭形,东、西、南、北各有拱门。塔底正中铺有大理石,以红色玛瑙嵌入中圆点,以示太阳直射位置。顶部是直径为120厘米的铜球,球中间通有圆孔,供太阳直射校验之用。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所在的纬线,其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大约在南纬23度26分。

地理意义
南、北回归线也分别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度减去回归线的度数,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分界线。(参考天文五带)


其他
南回归线(tropic of capricorn)的英文名起源于二千多年前(命名这条线的时候),冬至日太阳直射到此处时,是处在黄道十二宫的摩羯座位置。现在则由于星体运动,而移动到了人马座的位置。

《南回归线》也是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于1939年发表的一部小说。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5度。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5度附近和南纬23.5度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也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度减去回归线的度数,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的英文名起源于二千多年前,夏至日太阳直射到此处时,是处在黄道十二宫的巨蟹座位置,从此回归原处,故应称“回归线”而非“回归线”。现在则由于星体运动,而移动到了双子座的位置。

北回归线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只是在北纬23.5度正负一度的范围内变化。在1976年第十六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决定将2000年的回归线位置定为23度26分21.448秒。

北回归线通过的国家和地区有:台湾、中国大陆、缅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巴哈马、墨西哥等。

北回归线纪念碑

台湾
嘉义县水上乡
花莲县瑞穗乡、丰滨乡
中国大陆
广东汕头
广州从化
广东封开
广西桂平
云南墨江

其他

著名作家亨利·米勒于1934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亦称《北回归线》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以西的鸡笼山南面叫蜈蚣岭的小山丘上,距市区20公里。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 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和云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标志塔。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建成于1986年6月。塔的基座为花岗石砌成的三级圆形平台,平台上的主体建筑是用汉白玉石铺面的“北”字变形为支架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着一个直径五米的地球仪,地球仪的中轴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径为45厘米,长5米的不锈钢钢管。每年农历夏至日正午,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塔时,日影穿过此管,就投射于观赏台中心设置的黑色花岗石圆心上。在观赏台的东西方向上,铺设一条黑色的石板带,标志此线就是北回归线,两边种植温、热带植物。北回归线标志塔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花草,铺设了登山道路,在山巅还建起了“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山海经》神话命名),路旁石壁上刻了很多登山旅游者的诗词。登上邓林亭可以西望牛田洋宽阔的水面,东看古火山鸡笼山。“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名与太阳有关,可参照《山海经》:夸父就是大男子汉的意思。古时干旱,他要征服太阳,追赶太阳,满身淌汗,热渴难忍,饮尽黄河渭水还不止渴,要去饮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丢弃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地处海滨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非常吻合。
 
“回归线”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 百度词典):
1.[Geography] a tropic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