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一些简便使用的方法

1,range()

range()一般用来控制for循环,它同样也可以循环使用每次的序列元素,而不是序列的下标:

看下面的例子:

S = "jkllmghb"

for i in range(0,len(S),2):

  print(S[i])

上面的例子中,在range函数中,分别定义上限,下限和每次循环的步长。

2,enumerate()

enumerate()在每次循环中,返回的是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定指表,两个元素分别是下标和元素

>>> s = 'liub'
>>> for a,b in enumerate(s):
	print(a,b)

	
0 l
1 i
2 u
3 b
>>> 

3,zip()

如果有多个等长的序列,然后想要每次循环时从各个序列分别取出一个元素,可以利用zip()方便实现:

>>> j = [1,2,3,4]
>>> l = ['white','ivory','yellow','seashell']
>>> k = [11,22,33,44]
>>> for (a,b,c) in zip(j,l,k):
	h = (a,b,c)
	print(type(h))
	print(a,b,c)

	
<class 'tuple'>
1 white 11
<class 'tuple'>
2 ivory 22
<class 'tuple'>
3 yellow 33
<class 'tuple'>
4 seashell 44
>>> 

每次循环时,从各个序列分别从左到右取出一个元素,合并成一个tuple,然后tuple的元素赋予给a,b,c

4,循环对象

循环对象是这样一个对象,它包含一个next()方法,这个方法的目的是进行到下一个结果,而在结束一系列结果之后,举出StopIteration错误

当一个循环结构调用循环对象时,它就会每次循环的时候调用next()方法,直到StopIteration出现,for循环接收到,就知道循环已经结束,停止调用next()

open()返回的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对象,包括next()方法。

for line in open('test.txt'):

  print line

相对于序列,用循环对象的好处在于:不用在循环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生成好要使用的元素。所使用的元素可以在循环过程中逐次生成,这样比较节省空间

5,迭代器 iter()

循环对象和for 循环调用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层,就是要将循环对象转换成迭代器(iterator)。这一转换是通过使用iter()函数实现的。

迭代是Python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

迭代器是一个可以记住遍历的位置的对象。

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

迭代器有两个基本的方法:iter() 和 next()。

字符串,列表或元组对象都可用于创建迭代器:

>>> ls = [1,2,3,4]
>>> it = iter(ls)
>>> print(next(it))
1
>>> for i in range(len(ls)):
	print(next(it))

	
2
3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6>", line 2, in <module>
    print(next(it))
StopIteration
>>> 

它包含一个next()方法,这个方法的目的是进行到下一个结果,而在结束一系列结果之后,举出StopIteration(停止迭代)错误

当一个循环结构调用循环对象时,它就会每次循环的时候调用next()方法,直到StopIteration出现,for循环接收到,就知道循环已经结束,停止调用next()

6,生成器 yield

生成器(generator)的主要目的是构成一个用户自定义的循环对象

生成器的编写方法和函数定义类似,只是在return的地方改成yield,生成器中可以有多个yield。当生成器遇到一个yield时,会暂停运行生成器,返回yield后面的值。

当再次调用生成器的时候,会从刚才暂停的地方继续运行,直到下一个yield。生成器自身又构成一个循环器,每次循环使用一个yield返回的值。

def gen():

  a = 100

  yield a

  a = a*8

  yield a

  yield 1000

该生成器共有三个yield,如果用作循环器时,会进行三次循环

for i in gen():

  print(i)

生成器表达式:

G=(x for x in range(10))

生成器表达式是生成器的一种简便编写方式

列表推导:

列表推导(com prehension)是快速生成表的方法,它的语法简单,很有使用价值。

列表推导的衍生过程:

L=[]

for x in range(10):

  L.append(x**2)

用列表推导式表示:

[x**2 for i in range(10)]

列表推导式中使用if-else:

当只有if的时候:

[x*2 for x in range(10) if x>5]

if-else的时候:

[x*2 if x>5 else x for x in range(100)]

lambda函数:

在python里一切皆对象,函数也是一个对象,具有属性,作为对象,可以赋值给其他对象名,或者作为参数传递

例子如下:

f = lambda x,y:x+y

print(f(3,4))

lambda生成一个函数对象,该函数参数为x,y,返回值为x+y。函数对象赋给f,f的调用与正常函数无异。

以上定义可以改写成:

def f(x,y):

  return x+y

map()函数

map()是python的内置函数,它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函数,后面的参数是包含多个元素的表。map()的功能是将函数对象依次作用于表的每一个元素。

例子:

re =map((lambda x:x+3),[1,3,5])

每次作用的结果储存于re表中,在python3.x中,map()的返回值是一个循环对象。可以利用list()函数,将该循环对象转换成列表

filter()函数

filter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也是一个函数对象,它也是将作为参数的函数对象作用于多个元素。如果函数对象返回的是True。则该次的元素被储存于返回的表中。

filter通过读入的函数来筛选数据。同样,在python3.x中,filter返回的不是列表,而是循环对象。

使用方法如下:

>>> def func(a):
    if a > 10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b = filter(func, [98, 100, 107, 108])
>>> for i in b:
	print(i)

	
107
108
>>> 

reduce()函数

reduce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也是函数,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个函数自身能接收两个参数。reduce可以累进地将函数作用于各个参数。如下例:

>>>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 a = reduce((lambda x,y:x+y),[1,2,9,4,5])
>>> a
21
>>> 

验证你们的猜想

sum函数就不用介绍了吧,就是全部加起来的意思

>>> sum([1,2,9,4,5])
21
>>> 

reduce将表中的前两个元素(1和2)传递给lambda函数,得到3。
该返回值(3)将作为lambda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而表中的下一个元素(9)作为lambda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进行下一次的lambda函数的调用,依次调用lambda函数,每次lambda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上一次运算结果,而第二个参数为表中的下一个元素,直到表中没有剩余元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