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决定论,情商决定论,认知决定论,三者关系!

        一个人的特点很多是由后天形成的。就像《人类简史》中所传达出来的一样人类从漫长的升息繁衍中不止把人类的基因副本数不断的增加,还为人类的发展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并发展出很多各种各样的科技。

        在人类社会不断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人们使用文字、语言、图像等来作为知识、科技、文化等的传递媒介。而减少了对于基因信息传递的依赖性,使人类的发展快过基因选择的过程。所以人类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万物之灵。

        而对于个体来说为了满足人类族群对这方面的要求,需要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能力。慢慢的形成了学习,理解,抽象,分解,判断,分析等等能能力。而这些能力承载正更为高级的知识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传递。

        而除了这些人们通用的能力外,一个独立的人类个体怎么区分与其他人类个体呢?通过相貌来分辨?通过声音来分辨?通过姓名来分辨?还是通过DNA进行分辨?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识别一个个体是通过他们所做的事完成的。而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理论介绍

        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们的智商分布曲线就是一个正态分布图一样(有兴趣的可以在google上搜索IQ Score Distribution)。在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在一个相同的水平时,一个个体智力是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而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努力、坚韧不拔的个性。这个就很好的体现了一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对于这些经历从心理上发展出来的应对方法。这一点会体现在一个人的情商中。

        人们有时候不会理解除了智商和情商之外还有什么?作者认为这里就是人们经常会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三观的所养成的过程、认知方法等。这个其实向上承载着社会的文化,传承着知识。就像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学到的元知识、元认知。

对于作者本人来说,作者不是一元决定论的支持者,作者是多元决定论的支持者。

  • 情商决定论

网上非常流行的一段话(但是找不到这段话的出处):

在人的成功的诸多主观上的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左右。

        这个结论和作者在上面的描述有着一些联系,在智商同质化的社会中怎样培养出一个差异化竞争就成了选择。而情商就成了这个选择。这是情商决定论的坚决支持者们所推崇的说法。这其实和浮躁的社会有着不小的关系,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做所有事。那要专家做什么?

  • 智商决定论

        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清华靠智商”,《寒门再难出贵子》都是对于智商决定论的一种讨论。而且根据上面所说的人类智商分布是正态分布。

  • 认知决定论

        认知水平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有了先哲、有了之前的科学家、有了你的父母才有这么认知水平高的社会。而且认知水平在中国是通过人们的言传身教才发现的。没有像教科书中的那样知识。

        它的一个延伸是知识决定论,知识决定个人高度,知识决定个人发展。而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更广泛的一种心理过程。

        举一个例子:前几天在看《清教徒的礼物》时,发现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世界、社会、人都太过于理想化,太过于世外桃源。在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无法实施。后来隔了几天才慢慢的反应过来,这本书的描述是以美国社会为基础的。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在这个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进行了抽象和提炼。我只能是从某个侧面承认我对于社会、对于人性、对于自己的认知还是处于很低的水平。

人生三元论

        组成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认知水平、智商水平、情商水平,都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水平。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科技技术水平。

        上面说了情商,智商,认知的三种决定论。也举了例子,其实从某些角度来看认知决定论是我比较推崇的。像孟母三迁一样,就是为了改变孟子的环境、影响孟子认知体系。但是,真正的做成一件事不知要其中的一项,要三项都兼顾才可以。

  • 情商决定什么?(决心、信心)

        情商确定做事的决心,不屈不挠的能力。它可以保证人们在做事时的决心与信心。决定着是否可以坚持着把一件事做好,做成。

  • 智商决定什么?(怎么做)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 认知决定什么?(做什么)

        认知决定了经验,方法,规范。它最终决定着一个人可以做哪些事。这个跟个人的经历,个人知识体系,个人认知体系都有着息息相关。想现在的知识决定论其实就是认知决定论的一种延伸。
作为在知识密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情商、智商都会进入同质化的阶段,而自己努力提升的特定行业认知就变成了决胜资本

例子:

  • 沟通

        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的人进行沟通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对于一件事有更好认知的人那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而对于不好的认知的人会提出各种反对一件。例如:很多人认为AI是一个高大上的内容,其实现在的AI已经普及化,廉价化了。所有的人都可以看懂,都可以学习。

  • 认为态度能替代方法

        有些人认为态度可以确定一切。这就是典型的情商决定论,不过从中国的历史看就可以得出态度再好也不能阻挡王朝的灭亡。然而现代还是有很多没有认知的人认为方法可以被态度替代。你需要表现的态度很好但是,不通过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工作内容。就会发现成为一个行业内多年前。

  • 合作

        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团队都是社会中的一个,国家都是世界中的一个。不同的个体间关系就两种:合作与对抗。每一个人

  • 关于禁止思考的思考

        对于软件团队应该建立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业界公认的一种实践模式。而对于这种实践模式的执行情况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团队会被迫与各种问题,团队人员的平均认知水平,TL对于学习型组织的认知,业务对于团队维护所做的干扰等。

应用

  • 《清教徒的礼物》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的问题。清教徒相信人性本恶的基本认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智商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并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原教派进行抗衡。

  • 动机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进行自我提升?在人们情商和智商都同质化的基础上对于认知的深入才能真正的提升自我。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总结

        贫穷的本质说明了一件事,人们对于知识的认知存在不同而造成的贫富差距。在不同的层面上体现出认知,智商,情商的统一作用。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同的应对方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 31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