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很正常的,拖延是很正常的,不是病,也不需要刻意的解决。
问题的本质是没有找到人生的驱动力,驱动力会让你不得不做,让你想去做。自然就不存在拖延。
比如,饿了会去吃饭,困得不行会去睡觉,玩游戏可以一直玩。
一、奖赏
《习惯的力量》中说,人的习惯养成分为三个步骤: 暗示,行为,奖赏。
人会对有奖赏的事件有期待,有欲望,会不断的做,不断有奖赏,就会形成习惯。
二、成就感
成就感也是一种的奖赏,它不同于普通的奖赏,我把它分离出来。它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或他人的赞美,在我工作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成就感,这一点很难得。
三、意义、价值
理解了事情的意义和价值,自发内心愿意的去做。先不提能否坚持,它是自我价值追求欲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顶级需求: 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四、即时满足、延迟满足
它属于奖赏,生活中最常见的。即时满足的事会让人上瘾,但大多都是不好的事,如游戏、看电视。延迟满足,很难坚持,过程中很难感受满足,很少有人能做到,如运动、看书、学习。两者都能得到满足,一般延迟满足的事更有意义,甚至能改变人生。
五、监督
他人监督、自我监督。 好朋友、家人、爱人的提醒,自我的反省。
六、危机感
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驱使我们做好准备,它是危险的。当我们意识到这点,自然会本能的去改变。病了才知道运动,无助才知道后悔当初没有努力。 但危机感很容易消失,因为它会让我们神经紧绷,大量消耗能量。 慢慢的又会回到舒适区中,需要时常思考危机,驱动我们努力,但又不能陷入危机感中。
总结
奖赏、成就感、意义、价值让我们想去做。监督、危机感让我们不得不做。多做延迟满足的事,经常反思、反省。加入我们人生的目标,在这些驱动力的驱动下,养成习惯。那时,努力是自然而然的,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成就自我,实现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吧,可爱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