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通信模式介绍

1.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模式

模式图
通信模式图如上面介绍:
1.启动服务器端,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启动客户端,发起请求连接服务器的指定端口。
3.服务器端收到连接请求,建立与客户端通信的socket连接。
4.之后两端都打开两个流,建立流连接之后就可以双向通信。
5.当通信完毕之后就可以各自断开连接。

2.Linux中的一个例子

    server.c
    ——————————————————————————————————————————————————————————————————————
    #include <netinet/in.h>    // for sockaddr_in
    #include <sys/types.h>    // for socket
    #include <sys/socket.h>    // for socket
    #include <stdio.h>        // for printf
    #include <stdlib.h>        // for exit
    #include <string.h>        // for bzero
    /*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
    #define HELLO_WORLD_SERVER_PORT    6666 
    #define LENGTH_OF_LISTEN_QUEUE 20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define FILE_NAME_MAX_SIZE 51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设置一个socket地址结构server_addr,代表服务器internet地址, 端口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bzero(&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把一段内存区的内容全部设置为0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s(INADDR_ANY);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HELLO_WORLD_SERVER_PORT);

    //创建用于internet的流协议(TCP)socket,用server_socket代表服务器socket
    int server_socket = socket(PF_INET,SOCK_STREAM,0);
    if( server_socket < 0)
    {
        printf("Create Socket Failed!");
        exit(1);
    }
{ 
   int opt =1;
   setsockopt(server_socket,SOL_SOCKET,SO_REUSEADDR,&opt,sizeof(opt));
}

    //把socket和socket地址结构联系起来
    if( bind(server_socket,(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
        printf("Server Bind Port : %d Failed!", HELLO_WORLD_SERVER_PORT); 
        exit(1);
    }

    //server_socket用于监听
    if ( listen(server_socket, LENGTH_OF_LISTEN_QUEUE) )
    {
        printf("Server Listen Failed!"); 
        exit(1);
    }
    while (1) //服务器端要一直运行
    {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地址结构client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socklen_t length = sizeof(client_addr);

        //接受一个到server_socket代表的socket的一个连接
        //如果没有连接请求,就等待到有连接请求--这是accept函数的特性
        //accept函数返回一个新的socket,这个socket(new_server_socket)用于同连接到的客户的通信
        //new_server_socket代表了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一个通信通道
        //accept函数把连接到的客户端信息填写到客户端的socket地址结构client_addr中
        int new_server_socket = accept(server_socket,(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length);
        if ( new_server_socket < 0)
        {
            printf("Server Accept Failed!\n");
            break;
        }

        char buffer[BUFFER_SIZE];
        bzero(buffer, BUFFER_SIZE);
        length = recv(new_server_socket,buffer,BUFFER_SIZE,0);
        if (length < 0)
        {
            printf("Server Recieve Data Failed!\n");
            break;
        }
        char file_name[FILE_NAME_MAX_SIZE+1];
        bzero(file_name, FILE_NAME_MAX_SIZE+1);
        strncpy(file_name, buffer, strlen(buffer)>FILE_NAME_MAX_SIZE?FILE_NAME_MAX_SIZE:strlen(buffer));
//        int fp = open(file_name, O_RDONLY);
//        if( fp < 0 )
        printf("%s\n",file_name);
        FILE * fp = fopen(file_name,"r");
        if(NULL == fp )
        {
            printf("File:\t%s Not Found\n", file_name);
        }
        else
        {
            bzero(buffer, BUFFER_SIZE);
            int file_block_length = 0;
//            while( (file_block_length = read(fp,buffer,BUFFER_SIZE))>0)
            while( (file_block_length = fread(buffer,sizeof(char),BUFFER_SIZE,fp))>0)
            {
                printf("file_block_length = %d\n",file_block_length);
                //发送buffer中的字符串到new_server_socket,实际是给客户端
                if(send(new_server_socket,buffer,file_block_length,0)<0)
                {
                    printf("Send File:\t%s Failed\n", file_name);
                    break;
                }
                bzero(buffer, BUFFER_SIZE);
            }
//            close(fp);
            fclose(fp);
            printf("File:\t%s Transfer Finished\n",file_name);
        }
        //关闭与客户端的连接
        close(new_server_socket);
    }
    //关闭监听用的socket
    close(server_socket);
    return 0;
}

下面是client部分 的代码:

client.c
——————————————————————————————————————————————————————————————————————————
#include <netinet/in.h>    // for sockaddr_in
#include <sys/types.h>    // for socket
#include <sys/socket.h>    // for socket
#include <stdio.h>        // for printf
#include <stdlib.h>        // for exit
#include <string.h>        // for bzero
/*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

#define HELLO_WORLD_SERVER_PORT    6666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define FILE_NAME_MAX_SIZE 51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2)
    {
        printf("Usage: ./%s ServerIPAddress\n",argv[0]);
        exit(1);
    }

    //设置一个socket地址结构client_addr,代表客户机internet地址, 端口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bzero(&client_addr,sizeof(client_addr)); //把一段内存区的内容全部设置为0
    client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nternet协议族
    client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s(INADDR_ANY);//INADDR_ANY表示自动获取本机地址
    client_addr.sin_port = htons(0);    //0表示让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空闲端口
    //创建用于internet的流协议(TCP)socket,用client_socket代表客户机socket
    int client_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if( client_socket < 0)
    {
        printf("Create Socket Failed!\n");
        exit(1);
    }
    //把客户机的socket和客户机的socket地址结构联系起来
    if( bind(client_socket,(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sizeof(client_addr)))
    {
        printf("Client Bind Port Failed!\n"); 
        exit(1);
    }

    //设置一个socket地址结构server_addr,代表服务器的internet地址, 端口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bzero(&server_addr,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f(inet_aton(argv[1],&server_addr.sin_addr) == 0) //服务器的IP地址来自程序的参数
    {
        printf("Server IP Address Error!\n");
        exit(1);
    }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HELLO_WORLD_SERVER_PORT);
    socklen_t server_addr_length = sizeof(server_addr);
    //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连接成功后client_socket代表了客户机和服务器的一个socket连接
    if(connect(client_socket,(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erver_addr_length) < 0)
    {
        printf("Can Not Connect To %s!\n",argv[1]);
        exit(1);
    }

    char file_name[FILE_NAME_MAX_SIZE+1];
    bzero(file_name, FILE_NAME_MAX_SIZE+1);
    printf("Please Input File Name On Server:\t");
    scanf("%s", file_name);

    char buffer[BUFFER_SIZE];
    bzero(buffer,BUFFER_SIZE);
    strncpy(buffer, file_name, strlen(file_name)>BUFFER_SIZE?BUFFER_SIZE:strlen(file_name));
    //向服务器发送buffer中的数据
    send(client_socket,buffer,BUFFER_SIZE,0);

//    int fp = open(file_name, O_WRONLY|O_CREAT);
//    if( fp < 0 )
    FILE * fp = fopen(file_name,"w");
    if(NULL == fp )
    {
        printf("File:\t%s Can Not Open To Write\n", file_name);
        exit(1);
    }

    //从服务器接收数据到buffer中
    bzero(buffer,BUFFER_SIZE);
    int length = 0;
    while( length = recv(client_socket,buffer,BUFFER_SIZE,0))
    {
        if(length < 0)
        {
            printf("Recieve Data From Server %s Failed!\n", argv[1]);
            break;
        }
//        int write_length = write(fp, buffer,length);
        int write_length = fwrite(buffer,sizeof(char),length,fp);
        if (write_length<length)
        {
            printf("File:\t%s Write Failed\n", file_name);
            break;
        }
        bzero(buffer,BUFFER_SIZE);    
    }
    printf("Recieve File:\t %s From Server[%s] Finished\n",file_name, argv[1]);

    close(fp);
    //关闭socket
    close(client_socket);
    return 0;
}

open等,fopen等说明
某些注释部分,open,read,write被 fopen,fread,fwrite替换。

说明一下:
fopen, fclose, fread, fwrite, fgetc, fgets, fputc, fputs, freopen, fseek, ftell, rewind等
缓冲文件系统
缓冲文件系统的特点是:在内存开辟一个“缓冲区”,为程序中的每一个文件使用,当执行读文件的操作时,
从磁盘文件将数据先读入内存“缓冲区”, 装满后再从内存“缓冲区”依此读入接收的变量。执行写文件的
操作时,先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待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写入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内存
“缓冲区”的大小,影响着实际操作外存的次数,内存“缓冲区”越大,则操作外存的次数就少,
执行速度就快、效率高。一般来说,文件“缓冲区”的大小随机器 而定。

open, close, read, write, getc, getchar, putc, putchar 等
非缓冲文件系统
非缓冲文件系统是借助文件结构体指针来对文件进行管理,通过文件指针来对文件进行访问,既可以读写字符、
字符串、格式化数据,也可以读写二进制数 据。非缓冲文件系统依赖于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的功能对
文件进行读写,是系统级的输入输出,它不设文件结构体指针,只能读写二进制文件,但效率高、速度快,
由于ANSI标准不再包括非缓冲文件系统,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选择它。

open等属于低级IO,
fopen等是高级IO。

open等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用户程序区的),
fopen等返回一个文件指针。

open等无缓冲,fopen等有缓冲。

fopen等是在open等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用fopen等。

open 是系统调用 返回的是文件句柄,文件的句柄是文件在文件描述符表里的索引,
fopen是C的库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指向文件结构的指针。

以上实例摘自:http://www.oschina.net/code/piece_full?code=675#938 仅供各位学习借鉴。

  • 5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基于c/s模式通信录查询程序含数据库是一种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程序,用于管理和查询通信录信息。该程序包含一个数据库,用于存储通信录信息,并提供客户和服务器的交互界面。 客户通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服务器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信息,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客户可以通过界面操作,对查询结果进行编辑、添加、删除等操作,并将修改后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修改后的信息更新到数据库中。 该程序具有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该程序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扩展和代码维护。 ### 回答2: 基于c/s模式的通讯录查询程序含数据库是一种典型的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程序。该程序主要包括客户和服务器两个部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通讯录的查询和管理。 客户部分的功能包括用户界面展示、数据输入和传输,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界面输入查询条件,如姓名、电话号码等,然后将查询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部分负责接收客户的请求并进行处理。服务器首先接收到客户的查询请求后,从数据库中读取匹配的通讯录信息,并将结果返回到客户进行展示。服务器也可以支持其他操作,如添加、编辑和删除通讯录等。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一个中央数据库来存储通讯录信息。该数据库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或NoSQL数据库(如MongoDB)来搭建。数据库中的表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字段,用于存储用户的通讯录信息。 在通讯录查询程序中,客户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可以使用TCP协议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客户通过网络将查询请求传输给服务器,而服务器则通过网络将查询结果传输给客户。 总之,基于c/s模式的通讯录查询程序含数据库通过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了用户方便地查询和管理通讯录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界面输入查询条件,并从数据库中获取满足条件的通讯录信息。这种架构设计使得程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 回答3: 基于c/s模式通信录查询程序含数据库是一种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程序,用于管理和查询通信录信息。该程序包括两个主要组件:客户和服务器。 客户是用户使用的界面,通过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来查询和管理通信录数据。客户可以提供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让用户轻松地输入查询条件并查看结果。客户还可以包括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添加、修改和删除通信录条目。 服务器是程序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客户的请求。服务器还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从数据库中检索和更新通信录数据。服务器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技术来实现,如Java、Python或C#,并使用适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通信录数据库可以包含以下字段: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地址等。用户可以通过客户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根据姓名、电话号码或其他条件搜索通信录。服务器将接收这些请求,并在数据库中执行相应的查询操作,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 该程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远程访问通信录数据,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连接到服务器,并查找他们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此外,基于c/s模式通信录查询程序还可以提供数据安全性和一致性,因为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进行备份和恢复,并可以设置权限以控制用户的访问。 总而言之,基于c/s模式通信录查询程序含数据库可以提供便捷的通信录管理和查询功能,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更新联系人信息。这种程序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企业内部通讯录、社交网络和在线商务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