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认证系列——DAMA之CDGP认证攻略

目录

一、数据管理知识的核心内容

1、DAMA的车轮图

2、DAMA环境因素六边形

3、语境关系图

 4、数据管理12项原则

二、习题与应用

1、选择题第一套题

2、选择题第二套题

3、第三套题

4、第四套题

 5、第五套题

6、论述题示例


数字化方兴未艾,听了华为老师《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其实还有点懵,反倒是现场感受华为王强老师讲的数据治理,有点津津有味,华为自己也说过他们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其中学的体系的东东就有DAMA,所以我我觉得这套体系也有其过人之处。有空也想写写其他数据治理的东东,把这个CDGP系列先给写完。

一、数据管理知识的核心内容

数据管理的定义有点绕口,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为了交付、控制、保护并提升数据和信息资产的价值,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制订计划、制度、规程和实践活动,并执行和监督的过程。我理解就是管理和提升数据价值的工作,DAMA有句话重点标注:管理数据的责任必须由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两类角色共同承担,这两个领域的人员需要相互协作,确保组织拥有满足战略需求的高质量数据。这句话让我们有理论依据和业务分工。

1、DAMA的车轮图

数据管理的核心知识,有十一项,中心内容是数据治理,按照先后建设的逻辑顺序来看,分别的知识有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架构、数据建模和设计、数据存储与操作、数据安全、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文件和内容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总结起来就是DAMA的车轮图:

2、DAMA环境因素六边形

对于DAMA这套知识体系,如果学过PMP(有时间也想写PMP)的同学应该会觉得很眼熟,PMP总体就是5大过程组、10大知识量领域(最新版的书好像有变更,先用原来那套)。DAMA每一章类似,第一章是总体,其次每一章代表一个知识领域,因为分不同人写的,水平也有所不同,不过整体还不错,而每个知识领域DAMA是通过语境关系图串起来的。

先说下语境关系图的基础,DAMA环境因素六边形(为了用ppt画这个图,折腾了半天):

环境因素六边形很好地描述了人、过程和技术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目标和原则,整本书对应的是业务驱动因素和目标,先从业务实质出发,理解了是什么驱动数据治理,然后才有目标,原则像一个约束条件,限定目标的广度和深度,这个核心也应当运用到做事的逻辑,对战略的学习、目标感的培养是西点军校培养毕业生被认为最有价值的4项内容。

基于目标从人、技术和工具3方面展开。人维度首先是组织和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生态,然后是角色和职责,决定了个人的定位,从范围的维度划分;其次是过程,一看到过程我就想到PMP的五大过程组,相对而言DAMA的过程一是包括的方法,二是包括了活动、方法,先有做事的方法,然后实施的内容就在活动中,和PMP的视角不同,PMP不在乎是什么样的工具,方法和工具本质上是一样的,对视为了有输出而采取的手段,但DAMA可能更偏向于认为需要有承载体,方法务虚一点;最后是技术,技术的手段就是工具,结果就是交付成果,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这套体系是偏向于技术的。

3、语境关系图

语境关系图有点偏学术,看着一张大表还有点不习惯。我觉得这个表有两个好处,一是明确思路,先定义知识领域,然后解决知识领域解决的问题,或者说目标,然后通过业务驱动因素,将知识领域连接到实施领域,按照“”输入+活动=交付成果“的逻辑推进,这个环境中包括供给者、参与者、消费者,这些对象将影响活动和过程,最后便是在过程中考虑技术赋能,方法决定了活动执行的逻辑形态,技术决定了活动的落地形式,跳出这两个维度,加上衡量指标,对中间过程的结果度量。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套体系很适合全面考虑一个领域知识、实践,具有通用性;二是这个体系考虑了两套逻辑,业务和技术,很有进步意义,如果忽略业务看技术,最终的技术没有应用效果,这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业务的形态随着技术变革,已经大有不同,没有技术的支撑,可能连业务都不复存在了,手机就是典型。

不过也得吐槽一下,同一个类别里,方法、工具、度量指标的分类有点问题,哪个维度的划分都有点欠缺,感觉像塞进来的衡量指标。不够谁叫你是专家,我就记好了。

活动是语境关系图的关键,交付成果各项目有所不同,其实大家学这一套体系,就是掌握获得交付成果的方法论。DAMA把活动氛围PCDO,计划、控制、开发、运营,我经常和PDCA循环搞混,反正都有自己的道理,DAMA的控制指的偏向于制度、规范的建设,事中的控制放在了运营中。

 4、数据管理12项原则

所有业务都有系统,所有系统都有数据,要不要都做数据治理,要怎么做,得要有个方向性的东东,我觉得这个东东就是原则,有12项数据管理原则,这个图作了比较好的说明。

(1)数据是有独特属性的资产

数据是有独特属性的资产,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数据是独特的,区别于实物、金融资产,它不会损耗,不过我认为也是会有损耗,只不过没那么明确而已;二是数据是资产,这里的资产指的是会计里的资产概念,强调能带来收益,当然带来收益的多少有点难衡量,但是对比商誉,会发现数据是资产也是有谱的事。

(2)数据的价值可以用经济术语来表示

第二点也是强调数据的价值,这里的经济术语,只提到“想要对其数据做出更好决策的组织,应该开发一致的方法来量化该价值”,我觉得书上的逻辑是说,数据的价值是可以通过描述体现出来,比如用户活跃度等方面的经济术语,只不过有些地方不好衡量,所以你要好好考虑清楚怎么评价。

(3)管理数据意味着对数据的质量管理

管理数据意味着对数据质量的管理,怎么看都觉得是句废话,强调了数据质量。

(4)管理数据需要元数据

这里提到了元数据,血缘关系那一套。

(5)数据管理需要规划

这里指数据架构。

(6)数据管理须驱动信息技术决策

简单说,数据管理依赖或者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要服务数据战略。

(7)数据管理是跨职能的工作

这里强调不仅仅是技术要搞数据管理,还有业务

(8)数据管理需要企业级视角

这里是宏观的概念,数据管理需要能符合全企业的整体需求。

(9)数据管理需要多角度思考

(10)数据管理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同类型数据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特征

(11)数据管理需要纳入与数据相关的风险

(12)有效的数据管理需要领导层承担责任

二、习题与应用

1、选择题第一套题

(1)数据安全的要求来自于哪,实际上是指数据安全的主要需求方是谁,从企业来看,首先是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也就是利益相关者,然后是监管部门,落实到政府法规,然后是商业相关问题,也就是客户的问题,落地到合同义务、专属业务问题,最后是内部,有合法的访问需求,从外到内、从领导到业务的逻辑来看。

 

 

2、选择题第二套题

 

 

3、第三套题

4、第四套题

 

 

 5、第五套题

 

 

 

 

6、论述题示例

(1)数据治理的定义什么?

答:数据治理(DG)定义为对数据资产管理行使权力和控制(规划、监控、和强制执行)。

个人理解,这段话我觉得有三个注意点,一是数据治理的英文是Data Governance,数据管理是Data Manage,按照数据管理的车轮图,可以知道是包括数据治理的,而且数据治理是核心;二是数据治理不直接对数据资产行使权力,而是对数据资产管理作用,和PMP的概念类似,治理是对管理的管理;三是行使权力和控制,体现在活动方面,PCDO,规划、监控、开发和运营,这里的强制执行,有点整合了DO的意思,但我理解用DO展开反而更好。

(2)主数据管理的活动有哪些?

1、识别驱动因素和需求;2、评估和评价数据源;3、定义架构方法;4、建模主数据;5、定义管理职责和维护过程;6、建立治理制度,推动主数据使用。

(3)主数据的实施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循主数据架构;2、监测数据流动;3、管理参考数据变更;4、数据共享协议;5、组织和文化变革。

  • 5
    点赞
  • 3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