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点型数据转换和共用体

如果已将数存入EEPROM,要将其取出合并,方法也是一样,可参考下面的程序。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CtoF(void)
{ float a;
uchar i,*px
uchar x[4]={56,180,150,73};
void *pf;
px=x;
pf=&a;
for(i=0;i<4;i++)
{ *((char *)pf+i)=*(px+i);
}
}
IEEE浮点数的存放格式

对于大小为32-bit的浮点数(32-bit为单精度,64-bit浮点数为双精度,80-bit为扩展精度浮点数),
1、其第31 bit为符号位,为0则表示正数,反之为复数,其读数值用s表示;
2、第30~23 bit为幂数,其读数值用e表示;
3、第22~0 bit共23 bit作为系数,视为二进制纯小数,假定该小数的十进制值为x;

则按照规定,该浮点数的值用十进制表示为:
= (-1)^s * (1 + x) * 2^(e - 127)

对于49E48E68来说,
1、其第31 bit为0,即s = 0
2、第30~23 bit依次为100 1001 1,读成十进制就是147,即e = 147。
3、第22~0 bit依次为110 0100 1000 1110 0110 1000,也就是二进制的纯小数0.110 0100 1000 1110 0110 1000,其十进制形式为0.78559589385986328125,即x = 0.78559589385986328125。

这样,该浮点数的十进制表示
= (-1)^s * (1 + x) * 2^(e - 127)
= (-1)^0 * (1+ 0.78559589385986328125) * 2^(147-127)
= 1872333


把所需要存取的浮点数和一个数组(char i[4])构成一个联合,存取的时候用数组,使用的时候用浮点数,如下:

union myfloat
{
    char i[4];
    float j;
}
写:
EEPROM_WRITE(0,myfloat.i[0]);
EEPROM_WRITE(1,myfloat.i[1]);
EEPROM_WRITE(2,myfloat.i[2]);
EEPROM_WRITE(3,myfloat.i[3]);
读:
myfloat.i[0]=EEPROM_READ(0);
myfloat.i[1]=EEPROM_READ(1);
myfloat.i[2]=EEPROM_READ(2);
myfloat.i[3]=EEPROM_READ(3);
使用浮点数:
float k=myfloat.j;


在进行某些算法的C语言编程的时候,需要使几种不同类型的变量存放到同一段内存单元中。也就是使用覆盖技术,几个变量互相覆盖。这种几个不同的变量共同占用一段内存的结构,在C语言中,被称作“共用体”类型结构,简称共用体。注:在某些书籍中可能称之为“联合体”,但是“共用体”更能反映该类型在内存的特点。
一般定义形式
union 共用体名
{
成员表列
}变量表列;
简单示例
union data
{
int i;
char ch;
float f;
}a,b,c;
编辑本段
共用体变量的引用方式

只有先定义了共用体变量才能在后续程序中引用它,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能引用共用体变量,而只能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成员。
简单示例
union data
{
int i;
char ch;
float f;
}a,b,c;
对于这里定义的共用体变量a,b,c。下面的引用方式是正确的:
a.i (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整型变量i)
a.ch (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字符变量ch)
a.f (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实型变量f)
而不能引用共用体变量,例如:
printf("%d",a); <==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因为a的存储区内有好几种类型的数据,分别占用不同长度的存储区,这些共用体变量名a,难以使系统确定究竟输出的是哪一个成员的值。
而应该写成
printf("%d",a.i); 或 printf("%c",a.ch);
编辑本段
共用体类型数据的特点

1.同一个内存段可以用来存放几种不同类型的成员,但是在每一瞬间只能存放其中的一种,而不是同时存放几种。换句话说,每一瞬间只有一个成员起作用,其他的成员不起作用,即不是同时都在存在和起作用。
2.共用体变量中起作用的成员是最后一次存放的成员,在存入一个新成员后,原有成员就失去作用。
3.共用体变量的地址和它的各成员的地址都是同一地址。
4.不能对共用体变量名赋值,也不能企图引用变量名来得到一个值,并且,不能在定义共用体变量时对它进行初始化。
5.不能把共用体变量作为函数参数,也不能是函数带回共用体变量,但可以使用指向共用体变量的指针。
6.共用体类型可以出现在结构体类型的定义中,也可以定义共用体数组。反之,结构体也可以出现在共用体类型的定义中,数组也可以作为共用体的成员。

  • 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实验目的: 1.了解结构体和共用体的概念和用法; 2.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3.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在程序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结构体是由不同数据类型数据成员组成的一种自定义数据类型数据成员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指针和其他结构体类型等。结构体中的数据成员可以被单独访问和操作。 共用体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它的所有成员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共用体中所有成员的地址都是相同的,因此修改一个成员的值会影响其他成员的值。共用体常用于数据类型转换数据压缩等方面。 实验步骤: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包含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等信息。 2.定义一个共用体类型,包含一个整型变量和一个浮点型变量。 3.在主函数中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和共用体类型的变量,并对它们进行赋值。 4.输出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和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5.修改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并输出修改后的结果。 实验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定义结构体类型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int id; float score; }; //定义共用体类型 union Data { int i; float f; }; int main() { //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并赋值 struct Student stu = {"Tom", 10001, 89.5}; //输出结构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printf("Name: %s\n", stu.name); printf("ID: %d\n", stu.id); printf("Score: %.1f\n", stu.score); //定义共用体类型的变量并赋值 union Data data; data.i = 100; //输出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printf("i = %d\n", data.i); printf("f = %.1f\n", data.f); //修改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data.f = 3.14; //输出修改后的结果 printf("i = %d\n", data.i); printf("f = %.1f\n", data.f); return 0; } ``` 实验结果: ```c Name: Tom ID: 10001 Score: 89.5 i = 100 f = 0.0 i = 1078523331 f = 3.1 ``` 实验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和一个共用体类型,并对它们进行了赋值和输出。同时,我们还修改了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并输出了修改后的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结构体和共用体的概念和用法,掌握了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了结构体和共用体在程序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