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算法题:寻找数组中第k大的元素

这算是一道相当经典的算法题了:

在长度为N的乱序数组中寻找第k(n>=k)大的元素。

扩展思考:如何处理数组中的重复元素?比如,对于数组a={1,2,2,2,3,3,3},第二大的元素应该是3还是2呢?

本文作这种分类:

如果第二大的元素是3,说明在处理第k大的元素时不处理重复的数据,也就是将原数组进行降序排序后,下标为k-1的元素。这种处理方法称之为“不处理重复数据方法”;

如果第二大的元素是2,说明已经忽略重复的数据了,这时候需要首先对a进行去重处理(可以用哈希表),然后再进行讨论。这种处理方法称之为“去除重复数据方法”。

下面的方法都默认为第一种。

(1)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先排序再找

最简单直接的想法是首先进行排序。假设元素的数量不大,比如才几千个,那就可以先进行排序,比如用快排或堆排,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然后取出前k个,于是总时间复杂度为O(NlogN)+O(k)=O(NlogN)。当然这种做法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的,因为题目只要求找出第k大的元素,而不需要数据是有序的。

(2)比较直接的方法:部分元素排序

当k比较小的时候,k趟排序是个比较不错的方法。我们只需要排序最大的k个元素即可,剩下那些元素不需要管。最简单明了的就是在冒泡排序中只进行k趟起泡: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indMaxK(int a[], int n, int k) {
    //进行k趟起泡即可
    if (k == n) k = n - 1;
    bool flag;
    for (int i = 0; i < k; i++) {
        flag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j] > a[j + 1]) {
                int t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mp;
                if (!flag) flag = true;
            }
        }
        if (!flag) break;
    }
    return a[n - k];
}

int main() {
    int A[] = { 5,1,2,2,3,4,3,10};
    int n=8,k =5;
    int result= findMaxK(A, n, k);
    cout << "第" << k << "大的数字为" << result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用上述方法,时间复杂度为O(N*k),适用于k相对于N很小的情况。

(3)快排的分治法

快速排序使用了分治法的策略。它的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数(一般称之为枢纽元),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在枢纽元左边的所有元素都不比它大,右边所有元素都比它大,此时枢纽元就处在它应该在的正确位置上了。

在本问题中,假设有N个数存储在数组a中。我们从a中随机找出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元,把数组分为两部分。其中左边元素都不比枢纽元大,右边元素都不比枢纽元小。此时枢纽元所在的位置记为mid。

如果右半边(包括a[mid])的长度恰好为k,说明a[mid]就是需要的第k大元素,直接返回a[mid]。

如果右半边(包括a[mid])的长度大于k,说明要寻找的第k大元素就在右半边,往右半边寻找。

如果右半边(包括a[mid])的长度小于k,说明要寻找的第k大元素就在左半边,往左半边寻找。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tim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divide(int a[], int low,int high) {
	//随机选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元素
	//左边都是比枢纽元素小的,右边都是比枢纽元素大的
	srand((unsigned)time(NULL));
	int idx = (rand() % (high - low + 1)) + low;
	int tmp = a[low];
	a[low] = a[idx];
	a[idx] = tmp;
	tmp = a[low];
	while (low < high) {
		while (low<high && a[high] >= tmp) high--;
		if (low < high) {
			a[low] = a[high];
			low++;
		}
		while (low < high && a[low] <= tmp) low++;
		if (low < high) {
			a[high] = a[low];
			high--;
		}
	}
	//此时low=high,且low就是枢纽元应该在的位置编号,返回low
	a[low] = tmp;
	return low;
}

int findKMax(int a[],int low,int high,int k) {
	int mid = divide(a, low, high);
	//包括a[mid]的右半边长度
	int length_of_right = high - mid + 1;
	if (length_of_right == k) return a[mid];
	else if (length_of_right > k) {
		//右半边长度比k长,说明第k大的元素还在右半边,因此在右半边找
		return findKMax(a, mid + 1, high, k);
	}
	else {
		return findKMax(a, low, mid - 1, k - length_of_right);
	}
}


int main() {
	int A[] = { 1,2,2,2,3,3,3 };
	int n=7,k = 3;
	int result= findMaxK(A, 0,n-1, k);
	cout << "第" << k << "大的数字为" << result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为O(N*logk)。当然,如果每次选择的枢纽元素都是最坏的那个,时间复杂度就会退化为O(N*k)。

(4)借助优先级队列

前面的解法都可以认为是排序算法的变种,需要对原数组进行多次访问。如果原数组特别大(上百万,甚至上亿),以至于无法存放在内存中,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毕竟访问外存储器的代价太大)。如果k足够小(k个数据足以放入内存),可以借助二叉堆来完成。这种解法在剑指offer中有所提及,先建立一个规模为k的最小化堆,然后每次拿待处理的数组中元素和堆的最小元素(根结点元素值)比较。如果待插入元素大于根结点元素,则在堆中删除根结点,并把待处理的元素入堆。否则可以抛弃这个元素。

下面用STL标准库中的priority_queue来模拟这个过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mp
{
	bool operator()(int &a, int &b) const
	{
		//因为优先出列判定为!cmp,所以反向定义实现最小值优先
		return a > b;
	}
};

int findMaxK(int a[], int n, int k) {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cmp> myqueue;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myqueue.size() < k) {
			myqueue.push(a[i]);
		}
		else {
			//将最小元素与a[i]比较
			int min = myqueue.top();
			if (a[i] > min) {
				myqueue.pop();
			}
			myqueue.push(a[i]);
		}
	}
	return myqueue.top();
}

int main() {
	int A[] = { 1,2,2,2,3,3,3 };
	int n=7,k = 7;
	int result= findMaxK(A, n, k);
	cout << "第" << k << "大的数字为" << result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为O(N*logk),因为二叉堆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都是logk的时间复杂度。上述代码是“不处理重复数据方法”。

如果要求去除重复数据,那用平衡二叉搜索树会更合适。STL标准库中提供的红黑树实现的set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键值索引法

这个方法对原数组a有要求:所有 N 个数都是正整数,且它们的取值范围不太大(假设a的所有元素都位于区间[0,max])。此时可以申请一个规模为max+1的数组count,将count的全部元素初始化为0。然后利用count记录a中每个元素出现的个数。这样就可以在O(N)时间复杂度下找到a的第k大元素。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mp
{
	bool operator()(int &a, int &b) const
	{
		//因为优先出列判定为!cmp,所以反向定义实现最小值优先
		return a > b;
	}
};

int findMaxK(int a[], int n, int k,int max) {
	vector<int> count(max + 1);
	for (int i = 0; i < max; i++) {
		count[i] = 0;
	}
	for (int j = 0; j < n; j++) {
		count[a[j]]++;
	}
	int ind = max;
	while (k > 0) {
		if (count[ind] == 0) ind--;
		else {
			count[ind]--;
			k--;
		}
	}
	return ind;
}

int main() {
	int A[] = { 5,1,2,2,3,4,3,10};
	int n=8,k = 6;
	int result= findMaxK(A, n, k, 10);
	cout << "第" << k << "大的数字为" << result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实在是好,只需O(N)的时间复杂度。但仔细想想,上面代码实现的键值索引法并不一定是O(N)的时间复杂度。确实,一开始构建count数组时,只需访问原数组a一次即可,时间为O(N),但count构建结束后,从count中找到第k大的元素却并不是O(N)时间。大家不妨考虑一种情况:如果max比N大得多呢?比如要找a={1,2,3,100,100}的第3大元素,首先构建一个长度为101的数组,得把数组的全部元素置为0,O(max)。然后用count统计a中每个整数出现的次数,O(N)。最后寻找第3大元素,cout的访问次数为接近100次。因此,这个方法实际的时间复杂度为O(max)。

结论: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ax),当max与N接近时,才能获得较好的性能。若max远大于N,就是个不好的方法。

  • 27
    点赞
  • 13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