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学习方向:经济学(讲究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心理学(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
不可以一心为了用户,人是自私,产品经理就是去处理冲突和取舍、激励和约束。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理性的信念(与真实世界一致,对自我认知的认知)、理性的目标(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最大化)、理性的行动(给定目标条件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用户模型(深入场景、理解用户)、交易模型(厌恶损失、增加福利、激励相容)、决策的思考维度。
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快速迭代(传统行业迭代成本高)、数据(互联网时代可以高效的接收数据)和AB测试。
需求:产品到底为了满足用户的什么诉求,只有面向用户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需求有三个属性:用户价值、愿付价值、企业成本。
经济上分析,效用(满足了什么需求)、成本(直接成本(钱、时间、态度)、交易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学习成本、保障成本)、机会成本)、边际(边际递减(越多相对情绪影响越小,因此选择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其他成本不变时,价格越低需求上升)。
用户模型:预判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要以异质性(每个人不一样)、情境性(受情境影响)、可塑性(因外界而改变)、自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有限理性(有时理性容易判断错误)的用户行为基本单元来研究,并且结合大量真实的个体行为。
一个好的产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企业能做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那些哪些满足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以更多的促成交换,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收益和ROI(投资回报率)。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企业的本质: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生产效率高于市场(至于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效率优于市场提供同等产品的效率,企业才能持续)。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洞察(消息不对称)、试错、偶然性(信息有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大型市场获利机会,一是源于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二是源于关键新技术,三是长期关键因素(比如组织建设能力,企业积累的共同知识越多,企业内部组织效率就会越高。默会知识如果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显性知识,加以包装就可以传播,成为企业共同知识)
组织的效率:共用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运行机制。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成为产品的。但产品有使用价值,却不一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有三个属性,有效用、被认知、稀缺性。
世界上不存在等价交换。一方面,每一次交换,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受益的。另一方面,交换也需要交易成本。在没有强制与欺诈的前提下,选择增加福利,可以给交换创造价值。
马洛斯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从上至下分别是: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产品效用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出预期和参照物)。
智能手机的普及减少了排队带来的交易成本。排队损失时间,原来可以玩游戏。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也可以玩游戏。比如海底捞是智能手机普及的重度受益者。
当产品已经有了1000w用户,那么1000w用户后面无数的潜在用户为什么没有被转化。往往是交易成本导致的,所以只要降低交易成本就可以把用户转化过来。可以理解为促成边际交易和转化边际用户。
如果潜在需求量较大,看到一种新要素,导致未来市场是成长型市场,那么企业有没有优势不重要,只要去做了,先发优势就会成为最大的优势,可以把自己先变成旧体验。产品经理应该追求新体验的最大化。
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认知偏误:归因偏误(三维归因解决方法):情境特殊性(行为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表现不同)、他人一致性(其他行为人在相同情境下是否表现相同)、个体一贯性(行为人在不同时间是否表现相同)。
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用户,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
推动决策落地:合法性、理性说服、鼓舞式诉求、商议、交换、个人式诉求、逢迎、施压、联盟
天赋:深度思考能力、或者超常同理心。
企业也和产品经理一样,当重大新要素催生的动荡大时代到来早期,主要受益来自企业家的冒险,行业走向成熟的后半段才轮到比企业经营质量。当一个业务找到一个高成长方向前,潜在的更大收益来自冒险和试错成本的幸存者偏差,这个时候,优秀的产品经历的优势不明显。所以,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找后期业务,和需要升级的企业双方各取所需。
出海,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产品经理有限的好选择之一。
对于用户需求,请记住,我们永远是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永远比用户快0.5步)
用户体验即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用户的体验因人而异,公司能力也有差异,即使某些方面的用户体验不如对手,依然可以扬长避短,在更多角度针对不同用户群改变用户体验。
产品经理的工作是需要找到真正的用户价值,这就需要长期积累海量用户样本,以及一个正确的思考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用户价值、用户样本量、怀疑精神。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