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哈夫模(Open die)设计要点浅谈
前言:
当遇到图1中的零件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模具结构,如图2,可以叫做分片模或者哈夫模。在设计工艺时,类似于图1中的零件,由于杆中间处的法兰大于杆的直径, 不仅要考虑成形得到所需的零件形状,更要考虑如何将零件从模具中取出。为此,工程师们便开发出这样的一种模具结构。通常这种模具结构都包含一个可以张开和闭合的分片模、一个供分片模活动的外圈、一个用于使分片模张开的销钉、一个用于将分片模顶出使其被销钉张开的顶出器、以及一个在成形过程中使闭合好的分片模轴向运动的弹性元件。其运动过程大致是:首先分片模在冲模的作用下闭合形成成形的型腔,之后冲模继续下行,弹性元件收缩,工件开始成形,冲模回程时,在顶出器的作用下,分片模逐渐被打开,最后零件被顶杆顶出,其运动过程可以从图3中得到大致了解。
图1 零件示意图
图2 分片模示意图
1
2
图3 分片模运动示意图
正文
从图3中,可以看到要使分片模能够正确的运动,要有正确的设计参数。从图中可以看到分片模有一个锥度θ,这个锥角就是一个设计参数;相邻的分片模之间有一个斜槽,而这个斜槽的角度δ也是一个设计参数;分片模从张开到闭合的轴向移动距离∆h也是一个设计参数,它决定了能否将工件取出,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径向移动距离∆r,这是在垂直于轴线的横截面上从闭合到张开的过程中的分片模的径向移动距离,∆h与∆r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即知道其中任意一个值就可求出另一个值。同时销钉的直径d,销钉的长度l,也是设计参数,不同于前几个设计参数,这两个设计参数更多的是取决于分片模的实际结构,之后将会有一个例子进一步解释。
分片模的设计参数包括:
- 锥角θ,通常这个角度取15°
- 轴向移动距离∆h或径向移动距离∆r
- 斜槽角度δ
- 以及销钉直径d和销钉长度l(与具体结构有关)
在这里不做任何解释,直接给出分片模的运动曲线:分片模从闭合到张开过程中,任意对应位置的连线均为一个与主轴共平面且夹角为θ的空间直线,且分片模的每一片的对称面处的外壁均始终贴合外圈的内壁。
如图4可知,
∆r = ∆h∙tanθ
以四片模为例,图5是垂直轴线某个横截面处四片模闭合和张开状态图,图中的D是一个关键的数据,它是张开状态时形成的内接圆,只有当D大于要取处工件部分的最大外径才能将工件取出,也就是D最小值就是取处工件部分的最大外接圆直径。当确定了D以后,就确定了∆r,从而就确定了∆h。设r为闭合状态下分片模的最小内径。图6是图5中E的放大图,使用这个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4 分片模单个片对称面处的几何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