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gis分享者
👨⚕️ 感谢各位大佬 点赞👍 收藏⭐ 留言📝 加关注✅!
👨⚕️ 收录于专栏:gis工程师
🚁前言
WGS84、CGCS2000虽然两者的基本椭球定义参数几乎一样,但是因为两者的参考框架和历元不同,两个坐标系差别在分米级。本文重点对CGCS2000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归纳和辨析。
一、🛶坐标系关系
CGCS2000与WGS84关于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及定向演变的定义都是相同的。
(1)CGCS2000:国家坐标系
CGCS2000坐标是2000.0历元的瞬时坐标,用于各种生产活动,强调统一性、规范性、自洽性、稳定性。
(2)WGS84:卫星导航坐标系
WGS84坐标是观测历元的动态坐标,用于导航,强调实时性、动态性。
两者用途不同,特点不同,但都统一于ITRS坐标系,都对准ITRF框架。可通过历元归算、框架转换互相转换。
CGCS2000区域子网划分法测站分布图
二、🛶参考椭球关系
参心地固坐标系是通过参考椭球的定向、定位,先将椭球固定在地球上,然后将空间直角坐标系安放在椭球上。CGCS2000与WGS84坐标系都属于地心地固坐标系。地心地固坐标系直接将空间直角坐标系固定在地球上。坐标系的定义和参考框架的实现都与椭球无关。由于经纬度坐标使用起来更方便,因此引入一个椭球,安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上。
(1)WGS84椭球与CGCS2000椭球都来自1980大地测量参考系统GRS80椭球,也都做了微小的改进;
(2)两个椭球仅扁率有微小差异,引起同一点的坐标差异小于0.105mm。
因此,在各类软件中如果没有CGCS2000坐标系选项,完全可用WGS84坐标系代替CGCS2000坐标系。在软件中选择一个坐标系,本质上就是选择了该坐标系对应的椭球的参数。
三、🛶坐标实现方式
(1)CGCS2000的实现
CGCS2000通过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500个框架点实现,对准ITRF97框架。
(2)WGS84的实现
WGS84坐标系由26个全球分布的监测站坐标来实现。不同版本的WGS84对应相应的ITRF版本和参考历元。
(3)框架比较
1)CGCS2000实现精度为3cm;
2)WGS84(1762)与ITRF符合优于1cm。
通过以上比较,一般的结论是CGCS2000和WGS84应该符合在±5cm 以内。但是应该注意:
1)这个结论指的是CGCS2000与WGS84参考框架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用户的WGS84坐标之间的差异。
2)这个结论不是通过联测WGS84监测站和CGCS2000框架点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与ITRF间接比较,得到的理论差异。
四、🛶坐标值差异
通过坐标系定义和实现上的比较,认为 CGCS2000和WGS84是相容的、一致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一个点的WGS84和CGCS2000坐标差多少?通常所说的这两个坐标系差几厘米的含义,其实指的是CGCS2000与WGS84参考框架的理论差异,而不是用户坐标之间的差异。
(1)一般情况下,WGS84坐标是观测历元,而CGCS2000坐标是2000.0历元。当前,两个历元相差超过19年,由于地壳运动,坐标相差约0.6m(每年约3cm)。
(2)即便同在2000.0历元,如果WGS84坐标是米级精度,CGCS2000坐标是厘米级精度,不能说米级精度坐标和厘米级精度坐标只差几厘米。
(3)ITRF2014与ITRF97的差异,在2000.0历元约为5cm,在2020.0历元约为15cm。WGS84坐标精度为米级,一般不考虑框架差异。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说只差几厘米。
一个点的WGS84和CGCS2000坐标差异主要来自:历元(框架)不同、精度不同、实现不同。归算到2000.0历元的WGS84坐标和CGCS2000坐标可不做区分。区别在于精度不同、实现方式不同。(此处暂不考虑速度场的误差、高程变化对历元归算的影响。)
六、🛶坐标实现差异
“实现不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1)坐标系的实现不同,包括CGCS2000框架点与WGS84监测站不同,以及对准的ITRF框架不同。
2)坐标的实现不同,包括观测方式不同、约束平差所用的起算数据不同,解算方式不同,施测单位不同等等。
例如一条基线,两次测量的长度不同,就是这条基线长度的两次不同实现。在实践中,用户常常对不同单位提供的同一组控制点的坐标有差异存在困惑。例如,甲局与乙局测出来坐标,即便在同历元(框架)、同精度的前提下,也必然是不同的。引入了“实现不同”的概念后,就可以合理的解释这些坐标之间的区别了。
既然是同精度的坐标,也就没有优劣之分。使用时可以不做区分;也可以依据项目要求,按需使用;可以通过坐标转换,使其统一;也可以对两套坐标加权平均,以提高坐标精度。同样,WGS84和CGCS2000的XYZ坐标都统一于ITRS坐标系。在2000.0历元、同精度的前提下,仅有实现的差别。
五、🛶扁率变化
1)df不引起大地经度变化;
2)df引起大地纬度的变化范围为0(赤道和两极至0.105mm(B= 45°);
3)df引起大地高的变化范围为0(赤道)到0.105mm(两极);
4)df引起椭球面上正常重力的变化范围为0(两极)到0.016×10- 8ms- 2(赤道)。
显而易见,在当前的测量精度水平(坐标测量精度1mm,重力测量精度1×10- 8ms- 2),由两个坐标系的参考椭球的扁率差异引起同一点在WGS84和CGCS2000坐标系内的坐标变化和重力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总结
鉴于在坐标系定义和实现上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CGCS2000和WGS84是相容的;在坐标系的实现精度范围内,CGCS2000坐标和WGS84坐标是一致的。
参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14/02/65719465_1060178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