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流水线步骤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780634    本文只用于作为个人笔记,

 

目录

一、基础背景

1.1 什么是渲染(Rendering)

1.2 什么是流水线

1.3 CPU与GPU的区别

二、渲染管线(Render Pipeline)

2.1 应用阶段(Application Stage)——准备场景和基本数据

2.1.1 基本场景数据

2.1.2 加速算法 粗粒度剔除

2.1.3 渲染设置

2.1.4 输出到显存

2.2 几何阶段(Geometry Stage)

2.2.1 放入显存与Draw Call

2.2.2 顶点着色器(Vertex Shaders)—— 对顶点进行坐标系变换以及着色操作

2.2.3 曲面细分着色器(Tessellation Stage)—— 可选着色器

2.2.4 几何着色器(Geometry Shader)

2.2.5 投影(Projection)

2.2.6 裁剪(Clipping)

2.2.7 屏幕映射(Screen Mapping)

2.3 光栅化阶段(Rasterization Stage)

2.3.1 图元组装(Primitive Assembly)

2.3.2 三角形遍历(Triangle Traversal)

2.4 逐片元操作

2.4.1 片元着色器(Fragment Shader)

2.4.2 逐片元操作(Per-Fragment Operations)


 

一、基础背景

1.1 什么是渲染(Rendering

渲染简单的理解可能可以是这样:就是将三维物体或三维场景的描述转化为一幅二维图像,生成的二维图像能很好的反应三维物体或三维场景(如图):

 

 

 

1.2 什么是流水线

举个栗子,生产一支圆珠笔需要生产笔芯、笔套,然后再组装3个步骤。

非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就是,一个工人在生产完笔芯后,再生产一个笔套,然后再将笔芯、笔套组装成一支圆珠笔。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就是,3个工人,一位专门生产笔芯,一位专门生产笔套,一位专门组装圆珠笔,流水线某个阶段的工人不用关心其他阶段流程是否完成,只需要关心本阶段的产品生产。显然,同样3个工人,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批处理能力更强。

3D渲染流水线也称为3D渲染管道,是显示芯片内部处理图形信号相互独立的的并行处理单元。

 

 

1.3 CPU与GPU的区别

GPU的架构与CPU有极大的不同,这主要归因于两者不同的使用场合。

GPU采用了数量众多的计算单元和超长的流水线,但每一个部分只有非常简单的控制逻辑。尽管计算能力不如CPU,但耐不住人多力量大;这就好比拿出一百道十以内加减法运算题给一百个小学生和一个资深大学教授来做,尽管小学生能力并不如何,但这么多个小学生同时做这些题消耗的总时长,总比一个学识渊博大学教授做要来得快。

 

 


 

二、渲染管线(Render Pipeline)

在渲染流程中,CPU与GPU正如上文一样通力合作渲染图像。在运算过程中,CPU如同进货的卡车不断地将要处理的数据丢给GPU,GPU工厂调动一个个如工人一般的计算单元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最后组装出产品——图像。

 

 

 

 

 

 

2.1 应用阶段(Application Stage)——准备场景和基本数据

这是一个由CPU主要负责的阶段,且完全由开发人员掌控。

在这个阶段,CPU将决定递给GPU什么样的数据(譬如渲染目标场景中的灯光、场景的模型、摄像机的位置),有时候还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譬如只递给GPU可以被摄像机看见的元素,其他不可见的元素被剔除(culling)出去),并且告诉GPU这些数据的渲染状态(譬如纹理、材质、着色器等)。

 

 

 

2.1.1 基本场景数据

2.1.1.1 场景物体数据

  • 物体变换数据: 位置、旋转、缩放等
  • 物体网格数据,顶点位置、 UV贴图等

2.1.1.2 光源信息

  • 光源类型:方向光、点光、聚光等
  • 位置、方向、角度等其他参数

2.1.1.3 摄像机参数

  • 位置、方向、远近裁剪平面
  • 正交/透视(FOV)
  • 视口比例/尺寸等

 

 

2.1.2 加速算法 粗粒度剔除

2.1.2.1 可见光、剪裁

2.1.2.2 可见场景物体剪裁

  • 八叉树
  • BSP树
  • K-D树
  • BVH

 

 

2.1.3 渲染设置

2.1.3.1 绘制设置

  • 使用着色器
  • 合批方式

2.1.3.2 绘制物体的顺序

  • 相对摄像机的距离
  • 材质RenderQueue
  • UICanvas
  • 其他方式等

2.1.3.3 渲染目标——当前渲染操作输出的对象

  • FrameBuffer——输出到真缓存中
  • RenderTexture

2.1.3.4 渲染模式

  • 前向渲染
  • 延迟渲染

 

 

2.1.4 输出到显存

2.1.4.1 顶点数据

  • 位置
  • 颜色
  • 法线
  • 纹理uv坐标
  • 其他顶点数据

2.1.4.2 其他数据

  • MVP变换矩阵
  • 纹理贴图
  • 其他数据

 

 

 

 

2.2 几何阶段(Geometry Stage)

 

 

这一个由GPU主导的阶段,也就是说,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进入了上文所说的“流水线”。

几何阶段将把CPU在应用阶段发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而这个阶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流水线阶段,可以类比理解为工厂流水线上进行的一道道工序。

 

流程图中展现了几何阶段中几个常见的渲染步骤(不同的图像应用接口存在着些许不同,这里以OpenGL为例),其中,绿色表示开发者可以完全编程控制的部分,虚线外框表示此阶段不是必需的,黄色表示开发者无法完全控制的部分(但可以进行一些配置),紫色表示开发者无法控制的阶段(已经由GPU固定实现)。

下面详细解释这几个细分阶段所做的工作。

 

2.2.1 放入显存与Draw Call

在应用阶段,CPU从硬盘中把需要的数据拿出来放进了内存中,经过之前所述的一系列操作后,再打包发给GPU进行进一步处理。

虽然从渲染的角度来看,当CPU把数据传递到显存中后,这些数据在内存中的使命就结束了,可以移除了,但对于一些特殊数据仍然可以“幸存”;譬如游戏中有一面墙,它不仅需要被渲染出来,还需要进行计算物体碰撞,那么CPU在将它的网格丢给GPU后并不会马上把它从内存中移除,因为CPU还需要用这个网格计算碰撞。

在应用阶段,尽管在CPU已经把数据准备得十分充分,但在完成传送任务后,CPU也不能一走了之,它还需要向GPU下达一个渲染指令,这个指令就是Draw Call,由于之前我们已经把这个数据准备得十分完善了,所以Draw Call仅仅是一个指向需要被渲染的图元列表,没有其他材质信息。

这整个过程就好比进货人员把一捆写好了原料信息、加工方法的原材料丢到工厂的仓库后对工人下达命令:“来!加工他!”,而没有必要再啰嗦一次“用XXXXX方法,加上XXXXX工序,再加上XXXXX,来给我加工这个XXXXX。”

 

CPU向GPU发送的指令也是像流水线一样的——CPU往命令缓冲区中一个个放入命令,GPU则依次取出执行

在实际的渲染中,GPU的渲染速度往往超过了CPU提交命令的速度,这导致渲染中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CPU提交Draw Call上。

有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批处理(Batching),即把要渲染的模型合并在一起提交给GPU。打个比方,工厂想要把100根钢筋中间截断,如果发货方采用的方法是一根一根钢筋送给工厂,那速度肯定是相当慢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发货方把这100根钢筋打包送给工厂,这样明显加快了效率。

 

 

2.2.2 顶点着色器(Vertex Shaders)—— 对顶点进行坐标系变换以及着色操作

 

 

顶点着色器是GPU流水线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必需的阶段,这一块可以由开发者完全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这顶点着色器中,我们无法创建或销毁任何一个顶点,也无法得到当前处理的这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关系。因为每次处理顶点都是独立的,不需要额外考虑其他,所以进行这一步速度会相当快

此时,GPU还需要进行模型转化与相机转换(Model- & Camera transformation),在3D渲染中,我们必须要设置一个摄像机来接收图像,这个摄像机的视野决定了GPU最终会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画面,为了方便之后的运算,这里还需要根据视锥体(可以理解为摄像机能够看到的范围)将坐标空间由世界空间映射到摄像机的观察空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的操作有:坐标变换(如动画)、逐顶点色彩处理(如光照、纹理采样)。

 

坐标变换

开发者可以编写程序在这个阶段修改顶点的坐标,诸如流动、摇曳等与顶点位置相关的动画操作都可以实现。下图通过坐标变换改变了原有球的形状。

 

逐顶点色彩信息处理

开发者可以在这个阶段计算每个顶点的光照信息,计算光照、阴影等。图中小球即通过各顶点法向与光源坐标进行了简单的漫反射计算。当然除了计算光照,其他与顶点颜色相关的操作都可以在这个阶段里进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仅仅是“信息处理”,还不是真正的着色,可以理解为“为接下来的着色计算提供一些信息”。

 

 

2.2.3 曲面细分着色器(Tessellation Stage)—— 可选着色器

在这一阶段,程序员可以进行曲面细分操作,看起来就像在原有的图元内加入了更多的顶点

对于一些有大量曲面的模型,进行曲面细分可以让曲面更加圆润;

如果为这些细分的顶点再准备一些位置信息,那么这些细分的顶点将有助于我们展现一个细节更加丰富的模型。这也是贴图置换(Displacement Mapping)的基本思路。

 

在进入Tessellation Stage之前,流水线还将经过Hull-Shader Stage,这是一个可编程的阶段,开发者可以指挥GPU如何对顶点进行细分操作,但还不会真正进行细分,就像是指挥流水线上的工人说:“来,帮我把这给这根钢筋中间打上三个标记,好让后面的工人在上面安上旋钮。”

Tessellation Stage是真正的细分阶段;尽管开发者无法在这个阶段进行编程,但GPU将会根据Hull-Shader Stage中的标记进行细分;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木讷地照着传过来的钢筋上的标记安装上旋钮。

在离开Tessellation Stage之后,流水线将进入Domain-Shader Stage,这是一个可编程的阶段,开发者可以指挥GPU对这些细分的顶点进行坐标计算;就像是指挥流水线上的工人如何调整上一个流程里工人安装上的旋钮,把钢筋摆成想要的形状。

 

 

2.2.4 几何着色器(Geometry Shader)

 

 

 

在这个阶段,开发者可以控制GPU对顶点进行增删改操作。几何着色器与顶点着色器都可以对顶点的坐标进行修改,但几何体着色器并行调用硬件困难,并行程度低,效率和顶点着色器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是要做顶点增、删这些仅仅能用几何着色器实现的效果,那么还是用顶点着色器来完成吧。

 

 

2.2.5 投影(Projection)

尽管至此GPU已经在三维空间中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最终是要在一个二维的屏幕上查看我们渲染出来的图像——这就需要在GPU把三维空间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个过程叫做“投影”,但与数学上的投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阶段中,GPU将顶点从摄像机观察空间转换到裁剪空间(又被称为齐次裁剪空间),为之后的剔除过程以及投射到二维平面做准备。

 

常见的投影方式有:透视投影与正交投影

他们在计算时计算时需要考虑远裁剪平面(Far Clipping Plane)近裁剪平面(Near Clipping Plane);透视投影需要额外考虑视野(Field of View),即视锥体张开的角度,正交投影需要额外考虑尺寸(Size),这个值用于衡量视锥体底的大小。

一遇到空间变换,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矩阵变换,感谢数学家给出的投影矩阵:

具体的推导过程在此不详细叙述。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把顶点从观察空间转换到裁剪空间是一个三维到三维的矩阵变化,但观察公式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四维到四维的矩阵变换;实际上,这里引入了齐次坐标系的概念,在三维中原有的三个分量x、y、z上又额外增加了w分量,使得可以通过矩阵乘的方式为三维坐标实现平移的效果。其次坐标的扩充的方法很简单,对于一个顶点(x,y,z),我们只需要给它增加一个w=1的分量即可,即(x,y,z,1)。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对于任意一个顶点,如果它乘上的是透视投影矩阵,它的w分量将不再是1,而如果它乘上的是正交投影矩阵的话,w分量仍然是1。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透视空间并不是一个欧几里得空间——在透视空间中,平行线会在无穷远处相交,因此数学家们引入了一个额外的w分量来描述这种空间下的坐标,具体的过程此处不赘述。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经过透视投影矩阵变化后,顶点中的w分量变成了一个衡量顶点到摄像机之间距离的参数。而正交投影矩阵的变化应该是最让人舒服的,它直接把空间变化为了一个x、y、z三个坐标都在[-1,1]区间内,w=1的立方体。

 

 

2.2.6 裁剪(Clipping)

在经过投影过程把顶点坐标转换到裁剪空间后,GPU就可以进行裁剪操作了。裁剪操作的目的就是把摄像机看不到的顶点剔除出去,使他们不被渲染到。判断顶点是否可以免受裁剪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满足

在把不需要的顶点裁剪掉后,GPU需要把顶点映射到屏幕空间,这是一个从三维空间转换到二维空间的操作,更符合大家对“投影”的理解。

对透视裁剪空间来说,GPU需要对裁剪空间中的顶点执行齐次除法(其实就是将齐次坐标系中的w分量除x、y、z分量),得到顶点的归一化的设备坐标(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 NDC经过齐次除法后,透视裁剪空间会变成一个x、y、z三个坐标都在[-1,1]区间内的立方体。对于正交裁剪空间就要简单得多,只需要把w分量去掉即可。

此时顶点的x、y坐标就已经很接近于它们在屏幕上所处的位置了,不过还有一个多出来的z分量,不过它也不会被白白丢弃,而是被写入了深度缓冲(z-buffer)中,可以做一些有关于顶点到摄像机距离的计算

 

 

 

2.2.7 屏幕映射(Screen Mapping)

尽管GPU已经得到了顶点的x、y坐标,但他们处于[-1,1]区间中的,GPU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才能把他们映射到我们的1920*1080甚至2560*1440的屏幕。

得到的新坐标系称为窗口坐标系,虽然只需要两个坐标把顶点投射到屏幕上,但它仍然是三维的,这个多出来的z值就是在上面算出来的深度。

 

 

 

 

2.3 光栅化阶段(Rasterization Stage)

 

 

到此,GPU也只是完成了渲染的一半工作,因为现在我们只是得到了一些顶点,他们还不是能被显示在屏幕上的像素。

 

 

 

2.3.1 图元组装(Primitive Assembly)

有些资料把这个过程称为三角形设置(Triangle Setup),不过个人认为叫做Primitive Assembly更为贴切。这个过程做的工作就是把顶点数据收集并组装为简单的基本体(线、点或三角形),有些能构成面,有些只是线,有些甚至没有与之配对的顶点。

 

 

2.3.2 三角形遍历(Triangle Traversal)

 

 

这个过程将检验屏幕上的某个像素是否被一个三角形网格所覆盖,被覆盖的区域将生成一个片元(Fragment)。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像素都会被一个三角形完整地覆盖,有相当多的情况都是一个像素块内只有一部分被三角形覆盖,对于这种情况,有三种解决方案:常用的有

  • Standard Rasterization(中心点被覆盖即被划入片元)
  • Outer-conservative Rasterization(只要被覆盖了,哪怕只有一点也被划入片元)
  • Inner-conservative Rasterization(完全被覆盖才会被划入片元)

值得注意的是,片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像素,而是包含了很多种状态的集合(譬如屏幕坐标、深度、法线、纹理等),这些状态用于最终计算出每个像素的颜色

这一阶段牵扯到了抗锯齿(Anti-aliasing)操作。因为不管用什么划分片元的方法,三角形边缘部分总会显得很锐利。当然,程序员们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抗锯齿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譬如多重采样抗锯齿(MultiSampling Anti-Aliasing,MSAA),这种抗锯齿方法对中心点不在三角形内的边缘处采用不同程度的浓度进行计算。

 

除此以外,GPU还将对覆盖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进行插值计算。因为对于屏幕上的一个像素来说,它可能有着多个三角形的重叠,所以这一步对于后面计算遮挡、半透明等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简单地说,这一步将告诉接下来的步骤,一个个三角形是怎么样覆盖每个像素的。

 

 

 

2.4 逐片元操作

2.4.1 片元着色器(Fragment Shader)

这一阶段被一些资料称为像素着色器(Pixel Shader),不过进行到这一步时片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像素。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将为每个片元计算颜色,这意味着它们很快就能被我们在屏幕上看见了。

这个阶段是完全可编程的;在收到GPU为这个阶段输入了大量的数据后,程序员可以决定这些片元该着上什么样的颜色。

当然,除了自己计算色彩,使用纹理采样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此外,程序员还可以引入更多的信息计算颜色,包括法线贴图、高度图、糙度图等等。虽然片元着色器可以完成很多重要效果,但它仅可以影响单个片元。也就是说,当执行片元着色器时,它不可以将自己的任何结果直接发送给它附近的片元的。

 

 

2.4.2 逐片元操作(Per-Fragment Operations)

对每个片元进行操作,将它们的颜色以某种形式合并(color blending),得到最终在屏幕上像素显示的颜色。主要的工作有两个:对片元进行测试(Test)并进行合并(Merge)

测试步骤决定了片元最终会不会被显示出来。在OpenGL中,主要的测试有:

  • 裁剪测试(Scissor Test)
  • 透明度测试(Alpha Test)
  • 模板测试(Stencil Test)
  • 深度测试(Depth Test)

这个阶段是高度可配置的。

 

 

2.3.4.1 裁剪测试(Scissor Test)

在裁剪测试中,允许程序员开设一个裁剪框,只有在裁剪框内的片元才会被显示出来,在裁剪框外的片元皆被剔除。

 

2.3.4.2 透明度测试(Alpha Test)

在透明度测试中,允许程序员对片元的透明度值进行检测,仅仅允许透明度值达到设置的阈值后才可以会绘制。在OpenGL3.1后这个API被删除了,但你可以在片元着色器中实现类似的效果。

 

 

2.3.4.3 模板测试(Stencil Test)

模板测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测试。在模板测试中,GPU将读取片元的模板值与模板缓冲区的模板值进行比较,如何比较可以由程序员决定,如果比较不通过,这个片元将被舍弃。

譬如图中两个有重叠区域的小球;令左侧小球模板值为3,右侧小球在非重合处模板值为2,重合处模板值为3。现进行模板测试,令左侧小球始终被绘制为红色,令右侧小球满足:模板值与缓冲区相等的绘制为绿色,否则绘制为蓝色。于是我们发现,右侧小球重合处的片元通过了模板测试,被成功绘制为绿色。

 

 

2.3.4.4 深度测试(Depth Test)

在深度测试中,GPU将读取片元的深度值(就是我们前面留下来的坐标z分量)与缓冲区的深度值进行比较,比较方式同样是可以配置的。

用通俗的说法解释,深度测试允许程序员设置如何渲染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如图,对于摄像机,尽管A小球在B小球的后方,但通过修改深度测试,我们让GPU把A没有被遮挡的部分隐藏了,反而让A被遮挡的部分显示出来的。

大量的被遮挡片元直到深度测试阶段才会被剔除,而在此之前它们同样地被计算,这占用了GPU大量的资源。因此有种优化技术是将深度测试提前(Early-Z)。但这带来了与透明度测试的冲突,例如某个片元甲虽然遮挡了另一个片元乙,但甲却是透明的,GPU应当渲染的是片元乙,这就产生了矛盾,这就是透明度测试会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

如果一个片元通过了上面所有的测试,那它终于可以来到合并环节了。

合并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 一种是直接进行颜色的替换
  • 另一种是根据不透明度进行混合(Blend)

而混合操作同样是可配置的,程序员可以设定是把这两种颜色进行相加、相减还是相乘等等,有点像在PS里的操作。

在经过上面的层层测试后,片元颜色就会被送到颜色缓冲区。GPU会使用双重缓冲(Double Buffering)的策略,即屏幕上显示前置缓冲(Front Buffer),而渲染好的颜色先被送入后置缓冲(Back Buffer),再替换前置缓冲,以此避免在屏幕上显示正在光栅化的图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