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日来京寓平安,癣疾又微发,幸不为害,听之而已。
湖南榜发,吾邑竟不中一人。沅弟书中,言温弟之牢骚,吾亦深知之。然以时势论之,则牢骚亦无益;以理论之,则牢骚亦不可有。盖牢骚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凡人之生,无论贫富、贵贱、顺逆,皆有分定。若一遇逆境,便生牢骚,则其心先病矣。心既病,则事必不成。故吾人处世,当以力除牢骚为第一要义。
沅弟书中,又言温弟之才华,吾亦深知之。然才华者,须以谦逊为本。若因才华而生骄矜之心,则其才反为累矣。
望诸弟谨记吾言,力除牢骚,持谦守拙,勿负青春,勿负韶华。
**兄国藩手草**
---
**注释:**
1.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
这是曾国藩对四位弟弟的称呼,分别是曾国潢(澄侯)、曾国华(温甫)、曾国荃(子植)、曾国葆(季洪)。
2. **癣疾又微发**:
曾国藩患有皮肤病(癣疾),信中提及病情轻微,无大碍。
3. **湖南榜发,吾邑竟不中一人**:
指湖南省的科举考试发榜,曾国藩的家乡竟无一人中举。此事引发了温弟(曾国华)的牢骚。
4. **牢骚**:
指因不满或挫折而产生的抱怨情绪。曾国藩认为牢骚无益,反而有害。
5. **分定**:
指命运或天意。曾国藩认为人生境遇(贫富、贵贱、顺逆)皆有定数,不应因逆境而抱怨。
6. **心既病,则事必不成**:
曾国藩强调心态的重要性,认为牢骚会使人心态失衡,进而影响事业的成功。
7. **才华者,须以谦逊为本**:
曾国藩提醒弟弟们,即使有才华,也应保持谦逊,不可因才华而骄傲自满。
8. **持谦守拙**:
指保持谦逊的态度,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曾国藩认为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9. **勿负青春,勿负韶华**:
劝诫弟弟们珍惜青春时光,努力进取,不要虚度光阴。
---
**解读:**
这封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四位弟弟的劝诫信。他针对温弟(曾国华)因科举失利而产生的牢骚情绪,提出了“力除牢骚”的观点。曾国藩认为,牢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会影响心态和事业的成功。他告诫弟弟们要以谦逊为本,珍惜时光,努力进取。信中体现了曾国藩对弟弟们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展现了他对心态管理和谦逊品格的重视。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人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在面对挫折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谦逊和勤奋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