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和选购
内存与外存
内存在电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只不过因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所以通常所说的内存即指电脑系统中的RAM。
内存与储存的差别:大多数人常将内存 (Memory) 与储存空间 (Storage) 两个名字混为一谈,尤其是在谈到两者的容量的时候。 内存是指 (Memory) 计算机中所安装的随机存取内存的容量,储存 (Storage) 是指计算机内硬盘的容量。
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来讲,硬盘应当是计算机的“外存”。内存应当是计算机内部(在主板上)的一些存储器,用来保存CPU运算使用过程中的中间数据和计算结果,当不用这些数据时,它们被保存在硬盘上。在计算机业界,内存这个名词被广泛用来称呼 RAM( 随机存取内存 ) 。
硬盘
硬盘可分为机械硬盘
和固态硬盘
,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品牌、容量、颗粒
品牌(略)
容量(根据需求决定)
颗粒
固态硬盘颗粒有三种类型,分别为SLC、MLC、TLC。
- SLC(Single-LevelCell),即1bit/cell。SLC一个存储单位放1个数据,在技术上来说较难。它的优点是读写速度快,使用寿命较长,擦写寿命约10W次,缺点是价格贵,一般都是企业用的多,普通用户用的极少。
- MLC(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MLC一个存储单位放2个数据,技术难度比SLC小。它的优点读写速度快比SLC略慢,价格适中,寿命适中,擦写寿命约3000次。家庭用户使用最多,大部分SSD都是MLC颗粒的,适合普通家庭用户用。
- TLC(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TLC一个存储单位放3个数据,技术难度最小。它的优点是比传统的HHD速度快,价格较便宜。缺点是3种颗粒当中速度最慢,寿命最短的,擦写寿命约1000次,不过这1000次也够普通家庭用户使用了。
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总线通道、传输协议
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插槽的形状)
SATA
SATA接口是市场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兼容性强,普及度高。
Pin # | 功能 |
---|---|
1 | Ground |
2 | A+(发送) |
3 | A−(发送) |
4 | Ground |
5 | B−(接收) |
6 | B+(接收) |
7 | Ground |
mSATA
mSATA是SATA的缩小版,能提供跟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由于mSATA的体积限制,导致其最高可实现容量略逊于2.5英寸SSD。mSATA主要应用于一些轻薄的笔记本和行业市场。mSATA的最高带宽依然没有摆脱SATA3的速度6Gbps。
mSATA 拥有 Full Size(上图左) 及 Half Size (上图右) 版本,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 接口火起来,反而被更具升级潜力的 M.2 所取代。
SATA Express (略)
SATA Express是一种基于SATA和PCI Express(PCIe)而来的高速计算机总线,坊间的非官方缩写SATAe。用于SATA、PCIe存储装置,最初是作为SATA3.2版标准发表。带宽最高可达16Gbps。
M.2接口
M.2前身为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是一种计算机内部扩展卡及相关连接器规范。
M.2 SSD具有三种类型缺口:B Key、M Key、B&M Key。
- B Key型缺口对应Socket 2规格插槽,能采用SATA或PCIe x2接口讯号。
- M Key型则是与Socket 3插槽对应,是为高速固态硬盘特别规划,只支持PCIe但是信道能配置为x4模式。
U.2 (略)
U.2是一种2.5英寸SSD的接口,原先叫SFF-8639。设备端的U.2线是一端接在SATA电源上,一端接在U.2硬盘的数据口,理论上U.2接口带宽走PCI-E 3.0 x4,传输速度高达32Gbps。
总线通道
不同的总线决定了不同的速度,需要区分总线通道标准和接口速度。
SATA(略)
PCIe
在传统SATA硬盘中,当我们进行数据操作时,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再将数据提取至CPU内部进行计算,计算后再反馈给内存,最后写入至硬盘中;而PCIe接口就不一样了,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省去了内存调用硬盘的过程,传输效率与速度都成倍提升。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两种通道理解成两辆相同的汽车,PCIe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驶,而SATA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崎岖山路上行驶。很显然,PCIe SSD的传输速度会远大于SATA SSD。
总线标准 | 版本 | 带宽 | 理论速度 |
SATA | 1.0 | 1.5Gb/s | |
2.0 | 3.0Gb/s | ||
3.0 | 6.0Gb/s | ||
PCIe | 2.0 x2 | 10Gb/s | |
2.0 x4 | 20Gb/s | ||
3.0 x2 | 16Gb/s | ||
3.0 x4 | 32Gb/s |
传输协议(交通规则)
AHCI
NVMe
相互关系
接口类型(插槽) | 总线通道 | 带宽 | 传输协议 | |
SATA、mSATA | SATA 1.0 | 1.5Gbps | AHCI | |
SATA 2.0 | 3.0Gbps | |||
SATA 3.0 | 6.0Gbps | |||
M.2 (NGFF) | B Key (Socket 2) | SATA 1.0~3.0 | ||
PCIe 2.0 x2 | 10.0Gbps | NVMe or AHCI | ||
PCIe 3.0 x2 | 16.0Gbps | NVMe or AHCI | ||
M Key (Socket 3) | PCIe 2.0 x4 | 20.0Gbps | NVMe | |
PCIe 3.0 x4 | 32.0Gbps | NVMe | ||
B & M Key |
某度上的内容不一定是准确的,混淆的忽略掉,参考即可。
混淆一:M.2包含的类型不止Socket 2和Socket 3两种类型。
混淆二:NGFF是M.2的曾用名,并不是M.2包含NGFF。

固态硬盘的连续读写速度、随机读写速度
- 连续读写速度就是持续读写一个文件的速度,在拷贝大型文件的时候,优势最明显,如果不是经常拷贝大型文件的话,不管连续读写速度如何,是看不出太大差别的。
- 那么最能影响用户体验的,其实是随机读写速度,或者叫4K读写速度。因为在磁盘内读取文件的时候一般是随机的,比如系统或游戏在读取写入记录文件时,4K随机读写速度就是读取或写入随机分别的数据,这才能体现出硬盘硬盘的真正性能。
因此在选择固态硬盘时,更要看中硬盘的4K随机读写速度。
RAM、ROM、内存还有硬盘,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四个步骤选购固态硬盘
SSD固态硬盘选购指南
thinkpad E540加装固态硬盘&原装正版系统迁移
联想E540电脑如何增加ssd固态宝硬盘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安装-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分别如何安装SSD详细图文教程
M.2接口 通道SATA,PCI-Ex2,PCI-Ex4,B key,M key,B&M key,NVMe,AHCI都是什么
NGFF、M.2、PCIe、NVMe概念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