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镜器件(DMD)呈现不同灰度(强度)原理的验证实验

介绍

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是一种全数字化的平板显示器件,它将反射微镜阵列和CMOS  SRAM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如图1所示。DMD上的每个小镜子可以看做光开关(Ⅰ),能够沿对角线实现正负12度的反转,我们一般认为正(Ⅱ)为开状态(On-state),负(Ⅲ)为闭状态(Off-state)。同时它还存在一个上电状态(不加载任何图片),每个小镜子不会任何偏转(Ⅳ)。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加载一张图片到DMD上,如图2所示,在开状态方向你将看到图像与你加载的图片相同,在闭状态方向也能看到图像,只是与加载的图像相反(如图3)。

图1

      

图2

图3

更具体的介绍,大家有兴趣请参考:

https://wenku.baidu.com/view/ae6947f6fad6195f302ba68c.html

数字微镜器件及应用

问题

那么,对于每个像素的灰度,DMD是如何实现这个像素点所反射的光强呢?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每个小镜子每秒钟可以翻转数千次,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强度实际上是在一段时间内光强的累积(积分)。于是我猜测如果一个像素的灰度大小为x(8比特图像)。那么在小镜子的一个翻转周期T内,是否有开状态存在的时间为(x/256*T),闭状态存在的时间为则为T-(x/256*T)???于是我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

首先创造256种灰度图片,如下图4所示。然后选择一些实验器材。有激光器、扩束镜、DMD、光电传感器、示波器。其中光电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是否有光照(特定波长),它的灵敏度在微妙量级。无光照时,示波器会检测到一个高电平信号,有光照出现时,示波器会检测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如图5所示光路。

图4

图5

结果

我们得到了不同灰度图像的脉冲响应。如图6所示。具体细节如图7所示。在一个周期内(大约4毫秒),低电平(有光照)的出现时间占整个周期的比例基本等于x(此时加载图像的灰度)/256.证明了所提出的问题。

图6

图7

### LabVIEW 中将三维图片导入 DMD 的方法 在 LabVIEW 中实现三维图像向 DMD (数字微镜器件) 的传输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读取三维数据文件、处理这些数据以便适应 DMD 显示需求以及配置相应的硬件接口来控制 DMD 设备。 #### 数据准备阶段 为了使三维图形能够在 DMD 上显示,通常需要先将其转换成适合该设备渲染的形式。这可能涉及到将原始模型简化为一系列二维切片或帧序列[^1]。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来说,可以采用专门软件预先完成此操作并保存为特定格式的数据集供后续调用。 ```matlab % 假设已经有一个函数可以从外部源加载3D对象作为矩阵形式 VoxelData = load_3d_model('path_to_your_file'); ``` #### 图像预处理过程 一旦获得了表示物体内部结构的体素化描述之后,则需进一步调整其尺寸大小使之匹配目标投影区域的实际物理参数;同时还需要考虑亮度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优化最终视觉效果[^2]。 ```c++ // 对体积数据进行缩放和平滑处理, 使其更适合于DMD展示. void preprocessImage(float* voxelData,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depth){ // 缩放逻辑... } ``` #### 控制信号生成部分 最后一步就是创建适当的指令流去驱动实际硬件工作了——通过编程设定好每一时刻下各个镜子的状态变化情况(开/关),以此构建起完整的动画播放流程图谱[^3]。 ```cpp // 设置DMD控制器的具体行为模式 void configureDMDDisplay(DMDController& controller, float* processedImageData){ // 配置细节...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