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optosis,即细胞焦亡,又称炎症程序性细胞死亡。小伙伴们可能要说了,“Wow~字都认识,话是真没听懂”。
首先呢,它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即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按照预定的程序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也就是说,这是完全自愿的高尚牺牲!
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包括: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凋亡(Ap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和铁死亡(Ferroptosis)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小 M 往期的细胞死亡相关推文,此处就不再赘叙。
其次,细胞焦亡是一种炎症形式,其由促炎信号触发并与炎症相关[1],可经微生物感染或宿主因素引发,最常在细胞内细菌或病原体感染时发生[2]。它是由炎症小体的活化及炎症性半胱天冬酶 (Caspases) 的激活引起的(炎症小体往期回顾:炎症小体:免疫炎症领域热门选手)。
细胞焦亡会发生细胞肿胀、细胞膜起泡等细胞溶解现象(类似坏死),涉及多种以炎症和细胞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包括自身炎症综合征、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和脑缺血等。
图 1. 细胞焦亡与其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3]。
▐ 细胞焦亡过程[4]:
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不同,它是由炎症小体的活化及炎症性半胱天冬酶的激活引起的,通常与感染、疾病和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焦亡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病原体感染、炎性小体的形成与活化等[4]。
图 2. 细胞焦亡概述[5]。
如下所述
1. 病原体感染:病原体进入宿主细胞,被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 (PRRs) 识别,如 Toll 样受体 (TLRs)、NOD 样受体 (NLRs) 和 RIG-I 样受体 (RLRs) 等。
2. 炎症小体形成:识别到病原体的细胞会激活炎性小体。典型的炎性小体包括 NLRP3、ASC 和 Caspase-1。激活后的 NLRP3 与 ASC 结合,继而招募 Caspase-1,形成炎性小体。
3. Caspase 蛋白活化:炎性小体的形成将导致 Caspase-1 的活化。活化的 Caspase-1 能够切割并激活一系列底物,如炎症性细胞因子前体 (如 pro-IL-1β 和 pro-IL-18) 和 Gasdermin D。
4. Gasdermin D 活化:活化的 Caspase-1 切割 Gasdermin D,产生 N 端和 C 端两个片段。其中活性的 N 末端片段可以穿透细胞膜,形成孔道。细胞膜孔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液体和离子的快速流动,使细胞发生肿胀。
5. 细胞膜破裂与炎症:膜孔道的形成会致使细胞破裂。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被迫吸收外界离子和水分,同时向外释放细胞内容物,如炎症因子 IL-1β 和 IL-18。这些炎症因子将进一步引发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
6. 细胞碎片及清理:聚集在焦亡细胞附近的周围的巨噬细胞会清理最后的战场,清除细胞碎片,帮助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