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 实战:(底层原理) ES写入索引数据的过程 以及优化写入过程

Elasticsearch在写入索引数据的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

写入过程(底层原理概述):

  1. 路由与分发

    • 当数据被写入时,Elasticsearch会根据文档ID和预先定义好的索引分片规则进行路由,确定数据应该写入哪个具体的主分片。
  2. 内存Buffer

    • 数据首先进入内存缓冲区,这里的缓冲区指的是Lucene内部的一个索引缓冲区,暂存待索引的文档。
  3. 事务日志(Translog)

    • 同时,所有的写操作也会被记录到translog(事务日志)中,用于在Elasticsearch重启或发生故障时恢复未持久化到磁盘的数据。
  4. 自动刷新(Auto-Refresh)

    • 默认情况下,Elasticsearch每隔一定时间(refresh_interval)会自动刷新缓冲区中的数据,将其转换为一个新的不可变的Lucene索引段,然后把这部分数据刷到文件系统缓存中,使其可被搜索到。这意味着Elasticsearch提供了近实时搜索的能力。
  5. 段提交(Flush)

    • 随着缓冲区越来越大或满足其他条件(如translog大小超过阈值),Elasticsearch会触发一个flush操作,将内存中的索引段持久化到磁盘,并清除translog的旧日志,新建一个translog文件。
  6. 副本同步

    • 主分片将新产生的索引段同步到关联的副本分片上,副本分片同样执行上述过程,保持与主分片数据的一致性。

优化写入过程:

  • 批量写入(Bulk API)
    使用Bulk API可以显著提高写入效率,它允许用户一次性发送多个索引、删除或更新请求,减少了网络传输开销和上下文切换成本。

  • 调整refresh_interval
    如果不需要近乎实时的搜索能力,可以适当增加refresh_interval,减少不必要的刷新操作,从而提升写入性能。

  • 禁用自动刷新
    在大批量导入数据的场景下,可以临时关闭自动刷新功能,待数据导入完成后重新开启。

  • 合理设置索引设置
    包括但不限于内存缓冲区大小、translog刷新策略等,可以根据实际硬件资源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 优化文档结构
    减少冗余字段和不必要的分析过程,可以加速索引构建速度。

  • 使用管道流(Pipeline)预处理数据
    如果数据需要复杂处理才能入库,可以利用Ingest Node的Pipeline功能进行预处理,减轻索引阶段的压力。

  • 监控与负载均衡
    监控集群状态,避免单个节点过载,适时调整分片分布,确保集群负载均衡。

总之,针对Elasticsearch的写入性能优化,关键是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通过合理配置、API优化、硬件资源优化等多种手段,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写入。

  • 5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