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字典的释义是:专心注意;精神贯注。
我个人理解的是:用力屏蔽无关的事物,全身心力地专门注意一个事物。
你关心的,才能注意到,注意到了,才能故意地注意,进而全身心力地专门注意。
关心的才会注意到。比如我在地铁的时候,旁边的人说话很大声,我却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内容,因为他们说的我不关心,我下意识屏蔽了。但如果嘈杂的人群中有人提到了”周盛欢“三个字,即使他们离我很远,我仍然能听得很清楚,并且会感到强烈的震动--因为那是我生命中出现频率最高、最关心、最熟悉的字眼。
专注是主动的行为。沉浸于小说、电影、游戏之中不算专注,虽然过程可能非常顺畅和吸引人,但那种体验是受到外部精心设计的引导和操控,是被动的接受。太过顺畅的过程是没有记忆点的,看过的电影和小说可能半年后就忘光了,留不下一丝痕迹。解数学题、物理题、编程难题,这些不顺畅的过程,反而令人印象深刻,使人进步。这样看来,不顺畅的过程才是有积累有意义的,而顺畅的过程只是浪费时间。
解决难题的专注,才是真正的专注。虽然那时候人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大脑像高速公路上的车轮转的一样快,人的心思是和问题搏杀的。看小说、电影的时候人们也是专注的,但那没有思考、没有提问,有的只是情绪波动和源源不断的快感,那是一个不受外界打搅的放松的享乐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专注”了,沉浸于小说、电影、游戏的“专注”不算专注,虽然它符合字典上所定义的片面的专注,但实际上那种缺乏主动、思考、挑战的“专注”,称为“沉迷”更合适。
专注的力量
专注的工作效率更高,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人们专注时,可以将全部认知资源集中于单一任务,这也使得工作者能够更细致地处理任务中的细节,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是超越其他人的关键。长此以往,你会逐渐赢得他人的信赖,这份积累的信任终将回馈给你巨大的价值。
专注可以带来幸福感和快乐,当你极度专注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干扰,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是最高级别的快乐。想一想吧,别人做事的时候极为痛苦,而你做事竟然是因为快乐,那他当然竞争不过你,不是么?这就是胜过绝大多数人的“秘诀”。
因为专注,所以成功。绝大部分人的失败都来自于分心,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下这个项目,一下那个项目,本质上是不断的0-1,没有意义,等你还在0-1的时候,别人已经1000000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将一个项目死磕到底。就像卖油翁说的那样:无他,唯手熟尔。为什么?因为不断进攻同一个项目,那么你的成功率就会一直提升,从1%到2%、3%、4%....就像射箭那样,第一次射的怎么样,不要紧,下一次射的比上一次准确就好,这一次偏左,那下一次就往右移动一点,这一次偏右,下一次就向左调整,一次次的逼近,终将走向成功。几乎所有领域都是如此,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到精通甚至到第一的过程。编程写作亦是如此,通过一次次的迭代,终将成为专家。所谓专家,也就是在那个领域重复次数和投入时间是你的几万倍而已,再没有更多的秘密了。创业,不停地创创创,就会创成功,投资,不停投投投,最终就会投成功,前提是你别死亡,失败的风险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
几乎所有有价值的产出都来自于专注。写文章需要专注,写代码需要专注,弹钢琴需要专注,。。。例子太多列举不完,总之这一原则跨域众多领域和活动。
一切伟大来自专注。山姆奥特曼专注于技术和创新的不懈追求,于是YC推动整个硅谷的创新生态,影响了全球创业格局;乔布斯专注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于是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马斯克专注于新能源,于是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那么不专注呢?会怎样?
分心可能导致工作绩效下降,无法完成任务,从而连累同事,引起同事厌恶,在客户心中失去信任,甚至导致失业。还有更严重的呢,因为无法专注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毫无建树,甚至一辈子生活在他人的鄙视之中,最终郁郁终生。
那么,如何做到专注呢?
我在看网课的时候发现,如果只是眼睛盯着屏幕看,那么顶多一个小时就会走神,但是,如果我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或者一边敲代码,那么就可以持续专注几个小时。后来我才了解这个叫多感法,
多感法是什么?它就是:同时刺激多个感官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来增强学习体验和效果。说白了,你最好是同时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做。通过这种方法来逼迫自己进入专注状态,不仅如此,多感法还有加深记忆的作用,它会让你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还有更绝的方法呢,据我亲身经历,我发现进入专注状态最猛的方法是:挑战难题。我每次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都是头脑发热、口干舌燥、兴奋、紧张的...只要那个问题没有解决,我就茶不思饭不想。这个原理是,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与奖励和快感相关的神经递质。大脑期待下一次解决难题的奖励。
总结一下:
如果你记不住那么多,就记七个字
1、多感法
2、挑战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