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ESD静电防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静电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静电的许多功能已经应用到军工或民用产品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分离、静电复印等。然而,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却又成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一种危害,造成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子设备的ESD也开始作为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1.静电成因及其危害

静电是两种介电系数不同的物质磨擦时,正负极性的电荷分别积累在两个特体上而形成。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其中一个趋从于另一个吸引电子,因而二者会形成不同的充电电位。就人体而言,衣服与皮肤之间的磨擦发生的静电是人体带电的主要因之一。

静电源与其它物体接触时,依据电荷中和的机理存在着电荷流动,传送足够的电量以抵消电压。在高速电量的传送过程中,将产生潜在的破坏电压、电流以及电磁场,严重时将其中物体击毁,这就是静电放电。国家标准中定义:静电放电是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特体互相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GB/T4365-1995),一般用 ESD表示。ESD会导致电子设备严重损坏或操作失常。

静电对器件造成的损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隐性损坏在当时看不出来,但器件变得更脆弱,在过压、高温等条件下极易损坏。

ESD两种主要的破坏机制是:由ESD电流产生热量导致设备的热失效;ESD感应出过高电压导致绝缘击穿。两种破坏可能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发生,例如,绝缘击穿可能激发大的电流,这又进一步导致热失效。

除容易造成电路损害外,静电放电也极易对电子电路造成干扰。静电放电对电子电路的干扰有二种方式。一种是传导干扰,另一种是辐射干扰。

2.数码产品的构造及其ESD问题

现在各类数码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电路板却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并都或多或少的装有部分接口用于人机交互,这样就存在着人体静电放电的ESD问题。一般数码产品中需要进行ESD防护的部位有:USB接口、HDMI接口、IEEE1394接口、天线接口、VGA接口、DVI接口、按键电路、SIM卡、耳机及其他各类数据传输接口

ESD可能会造成产品工作异常、死机,甚至损坏并引发其他的安全问题。所以在产品上市之前,国内或国外检测部门都要求进行ESD和其它浪涌冲击的测试。其中接触放电需要达到±8kV,空气放电需要达到±15kV,这就对ESD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数码产品中ESD问题解决与防护

3.1 产品的结构设计

如果将释放的静电看成是洪水的话,那么主要的解决方法与治水类似,就是。如果我们设计的产品有一个理想的壳体是密不透风的,静电也就无从而入,当然不会有静电问题了。但实际的壳体在合盖处常有缝隙,而且许多还有金属的装饰片,所以一定要加以注意。

其一,用的方法。尽量增加壳体的厚离,即增加外壳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或者通过一些等效方法增加壳体气隙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或者大大减少ESD的能量强度。

通过结构的改进,可以增大外壳到内部电路之间气隙的距离从而使ESD的能量大大减弱。根据经验,8kVESD在经过4mm的距离后能量一般衰减为零。

其二,用的方法,可以用EMI油漆喷涂在壳体的内侧。EMI油漆是导电的,可以看成是一个金属的屏蔽层,这样可以将静电导在壳体上;再将壳体与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地连接,将静电从地导走。这样处理的方法除了可以防止静电,还能有效抑制EMI的干扰。如果有足够的空间,还可以用一个金属屏蔽罩将其中的电路保护起来,金属屏蔽罩再连接PCBGND

总之,ESD设计壳体上需要注意很多地方,首先是尽量不让ESD进入壳体内部,最大限度地减弱其进入壳体的能量。对于进入壳体内部的ESD尽量将其从GND导走,不要让其危害电路的其它部分。壳体上的金属装饰物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需要特别注意。

3.2 产品的PCB设计

现在产品的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都是高密度板,通常为4层板。随着密度的增加,趋势是使用6层板,其设计一直都需要考虑性能与面积的平衡。一方面,越大的空间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摆放元器件,同时,走线的线宽和线距越宽,对于EMI、音频、ESD等各方面性能都有好处。另一方面,数码产品设计的小巧又是趋势与需要。所以,设计时需要找到平衡点。就ESD问题而言,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关于GND布线的设计以及线距,很有讲究。有些产品中ESD存在很大的问题,一直找不到原因,通过反复研究与实验,发现是PCB设计中的出现的问题。为此,这里总结了PCB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1)PCB板边(包括通孔Via边界)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3mm;

(2)PCB的板边最好全部用GND走线包围;

(3)GND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4)Vbat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5)重要的线如ResetClock等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3mm;

(6)大功率的线与其它布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2mm0.3mm;

(7)不同层的GND之间应有尽可能多的通孔(VIa)相连;

(8)在最后的铺地时应尽量避免尖角,有尖角应尽量使其平滑。

3.3 产品的电路设计

在壳体和PCB的设计中,对ESD问题加以注意之后,ESD还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产品的内部电路中,尤其是以下一些端口:USB接口、HDMI接口、IEEE1394接口、天线接口、VGA接口、DVI接口、按键电路、SIM卡、耳机及其他各类数据传输接口,这些端口很可能将人体的静电引入内部电路中。所以,需要在这些端口中使用ESD防护器件。

以往主要使用的静电防护器件是压敏电阻和TVS器件,但这些器件普遍的缺点是响应速度太慢,放电电压不够精确,极间电容大,寿命短,电性能会因多次使用而变差。所以目前行业中普遍使用专业的静电抑制器来取代以往的静电防护器件 。静电抑制器是专业解决静电问题的产品,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比其他产品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它由Polymer高分子材料制成,内部菱形分子以规则离散状排列,当静电电压超过该器件的触发电压时,内部分子迅速产生尖端对尖端的放电,将静电在瞬间泄放到地。它最大特点是反应速度快(0.5ns1ns)、非常低的极间电容(0.05pf3pf),很小的漏电流(1μA),非常适合各种接口的防护。

因为静电抑制器具有体积小(06030402)、无极性、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现在的设计中使用静电抑制器作为防护器件的比例越来越多,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该器件尽量放置在需要保护的端口附近;

2、到GND的连线尽可能短;

3、所接GND的面积尽可能大。

ESD 的问题是众多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中有不同的方式来避免对电路的危害。由于现在的数码产品体积小、密度大,在 ESD 的防护上有独到的特点。通过大量的静电测试实验证明,采用本文的设计方法处理,将一个原本± 2kV 放电就会死机的产品加以保护和改进,在± 8kV 的静电放电情况下依然可以稳定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静电防护效果。随着电子设备使用的日益广泛, ESD 设计是每一个结构设计工程师和电子设计工程师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通过不断总结与学习, ESD 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ESD静电放电是指当两个物体之间的电荷差异突然释放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的现象。静电放电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触摸金属物体或摩擦物体都有可能引发静电放电。对于电子器件和电路来说,静电放电可能对它们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需要进行ESD保护。 ESD保护电路的设计就是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损害,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ESD保护电路通常位于输入/输出(I/O)端口或物理层接口的周围,其中包含了多种组件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ESD电流和电压对器件的影响。 常见ESD保护电路设计包括: 1. 阻抗匹配电阻:通过连接合适的电阻来匹配输入/输出端口和ESD保护器件之间的阻抗,以降低静电放电的影响。 2. 双向二极管:在输入/输出端口和地之间添加双向二极管,以限制静电放电的电压。 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将MOSFET作为ESD保护器件,当静电放电时,其工作在击穿区域,以提供更好的电压保护。 4. 雪崩二极管:雪崩二极管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能够承受较大的静电放电电流,用于保护敏感电子器件。 5. 差分设计:差分设计通过使用两个相互耦合的信号线路来增加抗干扰能力,减小静电放电的影响。 总之,ESD保护电路设计主要是为了降低静电放电对电子器件和电路的损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和器件,以确保在静电放电时稳定地将电流和电压引导到可控制的水平。 ### 回答2: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指由于静电积累导致的突然放电现象。当物体带有不均匀的电荷分布时,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通常,人体的静电放电电压可达数千伏,而设备和电子元件往往只能承受几百伏的电压。如果静电放电直接作用在电子设备上,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故障。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需要设计ESD保护电路。ESD保护电路可以在静电放电瞬间迅速吸收并分散大部分放电能量,从而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ESD保护电路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点: 1. 快速响应:ESD保护电路需要能够快速地响应静电放电,使其释放能量而不是直接冲向受保护设备。 2. 低电压保护:ESD保护电路应该能够稳定地将静电放电电压限制在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通常要求在几十伏至几百伏之间。 3. 高电流吸收:ESD保护电路应具备足够的吸收电流能力,以确保能够迅速吸收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电流。 4. 长寿命:ESD保护电路应该能够多次承受静电放电的冲击,而不受到损坏。 常用的ESD保护电路设计包括二极管保护、变压器耦合保护、无阻抗保护等。二极管保护是将二极管连接到受保护设备的输入和地之间,当ESD放电时,二极管会将电流短接到地。而变压器耦合保护则利用高耐压变压器将ESD电流耦合引入地,起到保护作用。无阻抗保护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稳压二极管,能够在ESD静电放电时,快速吸收电流并稳定输出电压。 综上所述,ESD静电放电是由于静电积累而引发的突然放电现象,而ESD保护电路的设计则旨在保护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ngeleed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