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会埋头苦干,你会变得愤世嫉俗
在工作这么多年以来,见过不少埋头苦干的人,同时也是抱怨丛生的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抱怨领导不是伯乐,抱怨公司升迁机制失灵……
为什么埋头苦干的人最后成了愤世嫉俗的人?我后来才想明白。没有人是不求回报的,但是有人明骚,有人闷骚。埋头苦干的就属于这种"闷骚"的,我一度也是闷骚的,孤芳自赏的。
埋头苦干的人因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从而变得愤世嫉俗。其实他不知道,别人不是不认可他,而是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特长和奇思妙想。
可能部分埋头苦干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但是,领导没有时间去探索每个人的具体进展。同事也没有义务像伯乐一样,去窥视自己身边的每个人。你可能的确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最完美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是身边的所有人,等到的往往是"没有任何进展"。这种情况下,你的靠谱指数为0,谁会把机会给你呢?
❤
2、如果你在身边找不到比你强的人,换个地方
成长怎么来?第一是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平台。就和历史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兴盛与衰落一样,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国势上升,民众都受益。国势衰落,则民众都受损。公司也是这样。
成长的第二条就是来自于你身边的牛人。我从上学到公司都是这样,身边一旦有出类拔萃的同学或者同事,自己就一定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可能一开始自己还跟不上牛人的节奏,有点灰头土脸。但是一旦身边有这样一个目标,你的水平想不提高都难。
所以,对我而言,如果一个环境无法让自己成长,那就应该果断地离开。而身边没有牛人的地方,就是一个无法让你成长的地方。
❤
3、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这才是正轨
如果你本身价值7000元月薪,那么6000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数字。绩效考评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横向比较。如果同样是贡献价值7000元的人,一个拿8000,一个拿6000。如果你是领导,你会给哪个人加薪,不景气时会辞掉哪个人?而如果这个价格低一些的人,在8小时之外还非常努力,经常能表现出更好的潜质?
如果你足够努力,总是能让"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的高性价比状态保持下去,那么持续的上升渠道就在你面前。
❤
4、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缺点,去发现并放大自己的优点
在"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这个选择上,我也困惑了好多年,后来,逐渐明白,所谓的"长"和"短",如果历经岁月后还是"长"或"短",那个东西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是你与生俱来的个人根本属性。
后来在做HR的时候,发现我们不需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去寻找一个适合的人,一个优点你很看重,缺点你可以接受,能力匹配岗位需求的人。
那么木桶效应呢?那个对组织更有效。不过即便是组织,你难道没发现,每个NB的好公司,优缺点也都很明显吗?做符合自己DNA的事情时,最得心应手;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笨手笨脚。
人生苦短,多花时间放大自己的优点吧。一个优点足够明显的人,才是可以成事的人。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的人,反而可能是很平庸的人。
在工作这么多年以来,见过不少埋头苦干的人,同时也是抱怨丛生的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抱怨领导不是伯乐,抱怨公司升迁机制失灵……
为什么埋头苦干的人最后成了愤世嫉俗的人?我后来才想明白。没有人是不求回报的,但是有人明骚,有人闷骚。埋头苦干的就属于这种"闷骚"的,我一度也是闷骚的,孤芳自赏的。
埋头苦干的人因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从而变得愤世嫉俗。其实他不知道,别人不是不认可他,而是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特长和奇思妙想。
可能部分埋头苦干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但是,领导没有时间去探索每个人的具体进展。同事也没有义务像伯乐一样,去窥视自己身边的每个人。你可能的确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最完美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是身边的所有人,等到的往往是"没有任何进展"。这种情况下,你的靠谱指数为0,谁会把机会给你呢?
❤
2、如果你在身边找不到比你强的人,换个地方
成长怎么来?第一是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平台。就和历史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兴盛与衰落一样,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国势上升,民众都受益。国势衰落,则民众都受损。公司也是这样。
成长的第二条就是来自于你身边的牛人。我从上学到公司都是这样,身边一旦有出类拔萃的同学或者同事,自己就一定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可能一开始自己还跟不上牛人的节奏,有点灰头土脸。但是一旦身边有这样一个目标,你的水平想不提高都难。
所以,对我而言,如果一个环境无法让自己成长,那就应该果断地离开。而身边没有牛人的地方,就是一个无法让你成长的地方。
❤
3、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这才是正轨
如果你本身价值7000元月薪,那么6000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数字。绩效考评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横向比较。如果同样是贡献价值7000元的人,一个拿8000,一个拿6000。如果你是领导,你会给哪个人加薪,不景气时会辞掉哪个人?而如果这个价格低一些的人,在8小时之外还非常努力,经常能表现出更好的潜质?
如果你足够努力,总是能让"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的高性价比状态保持下去,那么持续的上升渠道就在你面前。
❤
4、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缺点,去发现并放大自己的优点
在"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这个选择上,我也困惑了好多年,后来,逐渐明白,所谓的"长"和"短",如果历经岁月后还是"长"或"短",那个东西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是你与生俱来的个人根本属性。
后来在做HR的时候,发现我们不需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去寻找一个适合的人,一个优点你很看重,缺点你可以接受,能力匹配岗位需求的人。
那么木桶效应呢?那个对组织更有效。不过即便是组织,你难道没发现,每个NB的好公司,优缺点也都很明显吗?做符合自己DNA的事情时,最得心应手;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笨手笨脚。
人生苦短,多花时间放大自己的优点吧。一个优点足够明显的人,才是可以成事的人。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的人,反而可能是很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