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踢猫效应”陷阱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坏情绪,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踢猫效应的故事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里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坏情绪,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某个店里,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员大声喊道:“服务员!你过来!你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服务员一边赔着不是一边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服务员再把这些轻轻推到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能不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在旁边的一个顾客看到这一场景,笑问服务员:“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服务员笑着说:“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去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却用和气来交朋友!”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好心情也一样,所以,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好心情延续下去呢?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慰籍与鼓励。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大悟。
  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这很具挑战性。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整个空间。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这个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踢猫效应的启示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我们接不接受,至少批评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犯了错误,会使我们引起警觉。只要我们注意,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就会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评指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批评能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使批评错了也能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无须因为受了批评而生气。批评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应该善待批评。
  古人说: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一个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就能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若听不进批评,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错误,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生活中有人批评,是一个人的福气。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踢猫效应与日常管理


  “踢猫效应”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主要指企业各个层级在开展工作时,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按层级依次传递下去,从而给许多不相干的人带来消极的影响,影响其工作效率。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管理者受到来自内外各个方面的影响时,往往会将负面情绪带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带来的后果就是造成日常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不仅阻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士气和凝聚力。管理者的负面情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绪低落,不愿沟通。情绪低落的管理者,往往对工作缺乏热情、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在工作时毫无热情,与下级缺乏沟通导致下级难以领会其意图,致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是情绪烦躁,焦躁不安。在这种情绪状态下管理者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在开展工作时颠三倒四,造成日常工作混乱无法正常进行。这样情况往往会使下级自我效能感降低,在接受新任务时会产生紧张感。
  三是情绪激动,无法克制。在情绪冲动状态下,往往会给下级带来强烈的情绪及工作压力,下级工作的自主性会大大降低,工作过程中面临沉重的心理负担。
  管理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原因。首先,根据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所以,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欠佳时,就会影响到情绪。其次,人际交往也会影响到情绪。作为管理者,其人际交往范围较广,不仅要管理下属,也在接受上级的管理,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最后,管理者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也会影响到情绪。作为管理者,需要有相应的工作能力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自身能力水平无法胜任,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同时如果管理者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无法自我调整,也会产生负面情绪。
  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竞争激烈现代社会,管理者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晋升压力,管理者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长期的高消耗、高紧张状态,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往往是困扰管理者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以及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等—些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并带到工作中。

  • 1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hang.Vo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