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书札

《乌合之众》书札

  • 个人性格的消失情感朝着群体的方向发展,是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的显著特征,而这种特征在形成的时候,并不需要大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同时出现在某个特定的地点。

  • 无意识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有机体的生活中,同样也在智力活动中占有重要作用。

  • 群体的特征

    • 群体中的个人会因为自己身边有着很多的人,因此认为自己掌握了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群体感情就会占据重要地位。而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就会失去这种力量,失去安全感,收敛自己的所作所为。
    • 群体具有传染性。群体中,任何一种情绪和行为都会有所传染。这种传染性非常强烈,在群体中的人会轻易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人本性无关的态度,可以说是身不由己的。
    • 群体中的人,如果是独处的,显然更加能够思考,减少受到的影响。
  • 群体的智力低于独处的个人,但是利用情感而引起的能力,群体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或许变得更好,或许更糟,这都由群体被暗示的方式决定。

  • 群体是易怒、易受暗示、多变、冲动、带有种族的特点。

  • 群体总是处于无意识的边缘,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如同那些没有理智的人一样。感情粗暴直接,不懂反省和自我批评,容易轻信他人。

  • 所有离奇的传说和故事,他们的诞生和流传都是群体的功劳。

  • 集体观察并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是最高的错误率。

  • 群体的证词毫无价值。逻辑学的论文会根据大多数人的一致性意见得出结论,来证明一个事实。但是,群体心理学表明,逻辑学的论文可能需要重写,一件事情证明的人越多,就越是不可靠。特别是某件事情有成千上万的人看见了,那么事实的真相很可能与这些人所说的截然相反。

  • 被记录在书籍上的传说,并不可靠。群体根据时间和种族的不同,对这些传说进行了不断地改变。

  • 群体表现出的情感,其倾向不是主要特点,简单化和夸张化才是。

  • 群体是缺少责任感的。

  • 群体的感情被夸大,所以普通的感情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越是极端的感情,越是能够打动他们。演说家想要吸引人群,就必须夸大其词、煽动感情,斩钉截铁地将一些有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论调,不会给听众任何考虑的时间。

  • 当个人进入群体的时候,群体的道德同样会改造个人。

  • 对于群体来说,暗示带给他们的观念,只有极端并且简单的才是最重要的。

  • 领头人并不一定是思想者,往往是行动者。

  • 不管是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社会信仰,还是对一本书、一个人或一种观念的信奉,信仰的创建永远依赖于群体中的伟大领袖的作用。

  •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是无名的信徒发起的。

  • 主导群体的灵魂,并不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而是服从和被奴役的本能。

  • 一个断言越是简短有力,证据和证明越是匮乏,其威力就越强大。

  • 8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