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学习笔记

1、树(Tree)

每个元素我们叫作“节点”;用来连线相邻节点之间的关系,叫作“父子关系” 。

  • A 节点就是 B 节点的父节点,B 节点是 A 节点的子节点

  • B、C、D 这三个节点的父节点是同一个节点,互称为兄弟节点

  • 没有父节点的节点叫作根节点(E);

  • 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叫作叶子节点或者叶节点(G…L)

2、二叉树

二叉树,顾名思义,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叉”,也就是两个子节点,分别是左子节点右子节点

  • 除了叶子节点之外,每个节点都有左右两个子节点,这种二叉树就叫作满二叉树
  • 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都靠排列,其他层都是满二叉树,这种二叉树叫作完全二叉树

2.1 存储二叉树

2.1.1 基于引用的二叉链式存储法

每个节点有三个字段,其中一个存储数据,另外两个是指向左右子节点的指针 。

2.1.2 基于数组的顺序存储法

如果节点 X 存储在数组中下标为 i 的位置,下标为 2 * i 的位置存储的就是左子节点,下标为 2 * i + 1 的位置存储的就是右子节点 ,同理 下标为 i/2 。

非完全二叉树:

## 2.2 二叉树的遍历
  • 前序遍历:对于树中的任意节点来说,先打印这个节点,然后再打印它的左子树,最后打印它的右子树。

  • 中序遍历:对于树中的任意节点来说,先打印它的左子树,然后再打印它本身,最后打印它的右子树。

  • 后序遍历:对于树中的任意节点来说,先打印它的左子树,然后再打印它的右子树,最后打印这个节点本身。

  • 二叉树遍历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前序遍历
void preOrder(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System.out.println(root.data);  // 打印 root 节点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ln(root.data);  // 打印 root 节点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ln(root.data); // 打印 root 节点
    }
    class Node {
        public String data;  //节点数据
        public Node left;  //左孩子
        public Node right;  //右孩子
         public Node(String data) {
                this.data = data;
            }
    }

2.3 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要求,在树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每个节点的值,都要小于这个节点的值,而右子树节点的值都大于这个节点的值 。

2.3.1 查找操作

先取根节点,如果它等于我们要查找的数据,那就返回。如果要查找的数据比根节点的值小,那就在左子树中递归查找;如果要查找的数据比根节点的值大,那就在右子树中递归查找 。

   public Node find(Node node,int data) {
        Node p = node;
        while (p != null) {
            if (data < p.data) p = p.left;
            else if (data > p.data) p = p.right;
            else return p;
        }
        return null;
    }

2.3.2 插入操作

如果要插入的数据比节点的数据大,并且节点的右子树为空,就将新数据直接插到右子节点的位置;如果不为空,就再递归遍历右子树,查找插入位置。

public void insert(int data) {
  if (tree == null) {
    tree = new Node(data);
    return;
  }
 
  Node p = tree;
  while (p != null) {
    if (data > p.data) {
      if (p.right == null) {
        p.right = new Node(data);
        return;
      }
      p = p.right;
    } else { // data < p.data
      if (p.left == null) {
        p.left = new Node(data);
        return;
      }
      p = p.left;
    }
  }
}

2.3.3 删除操作

  •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没有子节点;

  •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要删除的节点只有一个子节点(只有左子节点或者右子节点);

  •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要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

public void delete(int data) {
  Node p = tree; // p 指向要删除的节点,初始化指向根节点
  Node pp = null; // pp 记录的是 p 的父节点
  while (p != null && p.data != data) {
    pp = p;
    if (data > p.data) p = p.right;
    else p = p.left;
  }
  if (p == null) return; // 没有找到
 
  // 要删除的节点有两个子节点
  if (p.left != null && p.right != null) { // 查找右子树中最小节点
    Node minP = p.right;
    Node minPP = p; // minPP 表示 minP 的父节点
    while (minP.left != null) {
      minPP = minP;
      minP = minP.left;
    }
    p.data = minP.data; // 将 minP 的数据替换到 p 中
    p = minP; // 下面就变成了删除 minP 了
    pp = minPP;
  }
 
  // 删除节点是叶子节点或者仅有一个子节点
  Node child; // p 的子节点
  if (p.left != null) child = p.left;
  else if (p.right != null) child = p.right;
  else child = null;
 
  if (pp == null) tree = child; // 删除的是根节点
  else if (pp.left == p) pp.left = child;
  else pp.right = child;
}

3、红黑树

  • 根节点是黑色的;
  • 每个叶子节点都是黑色的空节点(NIL),也就是说,叶子节点不存储数据;
  • 任何相邻的节点都不能同时为红色,也就是说,红色节点是被黑色节点隔开的;
  • 每个节点,从该节点到达其可达叶子节点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具体实现参考红黑树

4、递归树

递归的思想就是,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来求解,然后再将小问题分解为小小问题。这样一层一层地分解,直到问题的数据规模被分解得足够小,不用继续递归分解为止。

如果我们把这个一层一层的分解过程画成图,它其实就是一棵树。我们给这棵树起一个名字,叫作递归树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