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题:HNU暑期训练第一场第三题——Ninja Map

题目链接:
Ninja Map

题目大意:给定n行n列条垂直交错的直线,形成n*n个交点(编号:1~n*n),给出各交点之间的相邻关系,求出任意一个符合该相邻关系的图

解题思路:
通过各交点度的关系,最外一层的交点度为2或3,根据这个关系从度为2的一点出发,dfs遍历,求出最外一层,然后对求出的交点的相邻点度数依次减一,从而我们可以继续循环求出第二层(即当前的最外层),记录每个交点处于第几层,先把第一行存入二维数组,然后根据每个位置所属层数,以及相邻关系,求出剩下的行。

AC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int> edge[10005],ret;
int ans[105][105],du[10005],vis[10005],deep[10005],vis2[10005];
int n,cnt,s,temp,d;

void init(){
    memset(ans, 0, sizeof(ans));
    memset(du, 0, sizeof(du));
    memset(vis, 0, sizeof(vis));
    memset(vis2, 0, sizeof(vis2));
    memset(deep, -1, sizeof(deep));
    for(int i=0; i<=10000; ++i) edge[i].clear();
    cnt = 0; d = 0;
}

void dfs(int u){
    vis[u]=1;
    ret.push_back(u);
    deep[u] = d;
    temp++; cnt++;
    int sz = edge[u].size();
    for(int j=0; j<sz; ++j){
        int v = edge[u][j];
        if((du[v]==2 ||du[v]==3) && !vis[v]){
            dfs(v);
        }
    }
}

void solve(){
    while(1){
        for(int i=1; i<=n*n; ++i){
            if((du[i]==2||du[i]==0)&&!vis[i]) {
                s=i;
                break;
            }
        }
        temp=0;
        dfs(s);
        int len=ret.size();
        for(int i=1; i<=temp; ++i){
            int u=ret[len-i];
            for(int j=0; j<edge[u].size(); ++j){
                du[edge[u][j]]--;
            }
        }
        d++;

        if(cnt>=n*n) break;
    }

    for(int j=0; j<n; ++j){
        ans[0][j]=ret[j];
        vis2[ret[j]]=1;
    }

    for(int i=1; i<n; ++i){
        for(int j=0; j<n; ++j){
            int dd=min(j,n-1-j);
            dd=min(dd,n-1-i);
            dd=min(dd,i);
            for(int k=0; k<edge[ans[i-1][j]].size(); ++k){
                int v = edge[ans[i-1][j]][k];
                if(!vis2[v] && deep[v]==dd) {
                    ans[i][j]=v;
                    vis2[v]=1;
                }
            }
        }
    }


    for(int i=0; i<n; ++i){
        int j;
        for(j=0; j<n-1; ++j){
            printf("%d ",ans[i][j]);
        }
        printf("%d",ans[i][j]);
        if(i<n-1) printf("\n");
    }
}

int main(){
    init();
    scanf("%d",&n);
    int u,v;
    for(int i=0; i<(2*n*n-(2*n)); ++i){
        scanf("%d%d",&u,&v);
        edge[u].push_back(v);
        edge[v].push_back(u);
        du[u]++; du[v]++;
    }
    solve(); 
    return 0;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次小班课的主是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指不同速度和容量的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1. CPU内部寄存器:CPU内部寄存器是速度最快、容量最小的存储设备,一般用来存储CPU执行指令时需要的数据。 2. 高速缓存:高速缓存是一种速度较快、容量较小的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以便CPU能够快速地访问它们。 3.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容量最大、速度较快的存储设备,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主存储器通常采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制成。 4.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一种容量较大、速度较慢的存储设备,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例如硬盘、光盘、U盘等。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存取速度与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有关。如果数据在CPU内部寄存器或高速缓存中,则访问速度最快;如果数据在主存储器中,则访问速度较慢;如果数据在辅助存储器中,则访问速度最慢。 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局部性原理:利用程序和数据的局部性原理,将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存放在高速缓存和主存储器中,以提高访问速度。 2. 缓存策略:采用合适的缓存策略,例如LRU(最近最少使用)策略、FIFO(先进先出)策略等,以尽可能地减少缓存的失效率。 3. 多级存储器:采用多级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以在速度和容量之间达到平衡,提高系统性能。 本次小班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